APP下载

胜利油田红色教育基地:我为祖国献石油

2021-08-24通讯员陈天婧

中国石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长廊纪念碑

□ 本刊记者 符 慧 通讯员 陈天婧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被称为“国民经济血液”的石油资源严重匮乏,“国家缺油”成为最大的困难。1958年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石油勘探工作应从战略方面考虑问题,选择突击方向是第一个问题,要重视对松辽、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勘探。党中央决策,石油地质勘探实施“战略东移”。

1961年4月16日,华八井试油日产原油8.1吨,在华北平原首次喷出第一股工业油流,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1962年9月23日,营二井试油求产,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刷新了全国单井日产最高纪录,证明了东营地区蕴藏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从此,华北平原开始了惊天动地的石油大会战。坨11井的诞生,宣告了“华北贫油论”的彻底破灭。之后,相继发现大港、华北、冀东、中原等大油田,彻底改写了“中国贫油”地理版图。

60年里,胜利油田坚持自主创新,形成复式油气区(带)理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丰富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对发展世界石油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60年里,胜利油田曾连续9年稳产3000万吨以上,连续20年稳产2700万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2.5亿吨,相当于现在我国6年的产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胜利油田红色教育基地充分诠释了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生动展现了广大干部员工战天斗地、负重奋进的峥嵘岁月,诠释了“爱国、创业、创新、开放”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彰显了石油石化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为国找油、产业报国的家国情怀,以及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2020年12月,胜利油田功勋井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胜利油田红色教育基地由华8井教育阵地、营2井教育阵地、坨11井教育阵地和胜利油田优良传统展厅等四部分组成。

华八井是华北平原第一口见油井,1961年4月16日,获日产原油8.1吨的工业油流,一举粉碎了“中国华北无油论”,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营二井于1962年9月23日获得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的前身“九二三厂”由此得名。坨11井于1965年1月31日试油放喷,日产原油1134吨,是我国第一口“千吨井”,位于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胜利村附近,胜利油田也因该井位而得名。胜利油田优良传统展厅是在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总体要求建设的,完整展示了胜利油田60年艰苦创业历程,集中展现了胜利油田功勋井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要展区

华八井是华北平原第一口见油井,胜利油田发现井。华八井教育阵地主要包括华八井井口、纪念碑广场和文化长廊。纪念碑采取“圆座方台”造型,整体像一座巍巍矗立的钻井井架。碑座正面镌刻着国务院原副总理、石油部部长康世恩的题词“华北油区第一口发现井—华八井”;背面镌刻碑文;南北两侧分别为“钻井施工”和“采油取样”汉白玉浮雕;纪念碑西侧设立“我为祖国献石油”立体文字。连通井口的文化长廊,陈列着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为国找油的艰辛历程。井口矗立着油梁式抽油机,周边设立“油言油语”展板,这些从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石油格言,代表了胜利人心声。

营二井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井,胜利油田前身“九二三厂”由此得名。营二井教育阵地主要由翻书型日历雕塑纪念碑、营二井井口、浮雕形象墙、文化长廊及新能源工程四部分组成。纪念碑整体是一座翻书型日历雕塑,上面雕刻了营二井开发简史。井口正南方是“胜利之光”砂岩文化浮雕,展示了营二井钻探、胜利油田第一辆满载原油的汽车驶出“胜利门”等重要事件。井口西侧为文化长廊,通过“承接中国东部找油希望”“承启华北突破大场面”“承载胜利精神印记”3个篇章,记述了油田勘探开发早期的历史。井口周边为新能源工程,是胜利油田打造的营二井碳中和示范区。

坨11井是我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教育阵地包括千吨井纪念碑、文化长廊、坨11井井场三部分。文化长廊详细介绍了千吨井精神、坨11井勘探开发历程、工艺技术的发展、工作管理理念等内容,集中展现了石油工人以国为重、以苦为荣、“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宝贵精神。纪念碑有11级台阶,碑体设计高度为11米,寓意胜利石油人伴随坨11井精神奋勇前进。井场位于基地东侧,目前仍在正常生产。

胜利油田优良传统展厅占地1500平方米,分为“历史不能忘记”“我为祖国献石油”“从胜利走向胜利”3个篇章,详细记录了胜利油田60年的光辉岁月和发展历程。展厅集中陈列了油田功勋井及油田勘探开发历程重要节点留存的珍贵资料和各类实物。综合运用浮雕、圆雕、沙盘等表现方式,通过400多幅图片、2万多上版文字,记录了胜利油田60年来求索找油、艰苦创业、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科技创新、踏上新征程等重要事件。

观众反馈

胜利油田红色教育基地自今年以来接待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党员干部员工、社会人士约5万人次参观。顾伟清 摄

胜利油田2021年新入职员工吕志忠:

胜利油田红色教育基地,让我对胜利油田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里就像一扇通往历史的门,让我从最真实的一面触摸到胜利油田那些慷慨激昂、令人振奋的石油精神,让我从内心激发出认同感,产生了情感共鸣,更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长廊纪念碑
胜利油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胜利油田为例
纪念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漫画长廊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