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大学生村官文化引领研究

2021-08-24戴鸿斌王彦昊刘星星龚曾豪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村官村民农村

戴鸿斌 王彦昊 刘星星 龚曾豪

(江苏海洋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69)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其目的是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各行各业优秀人才,而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习总书记也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存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可见其重要性。当然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只有切实分析这些问题,探讨解决路径,提出解决策略,才能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村官角色“赋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部署,其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破解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十九大要求以培养人才为基石,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目前,农村由于文化事业投入不足、人才稀少、村内群众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并不强,而大学生村官具备高学历、高热情、高素质等特点,对于新农村的推动、新文化的引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但是迎来了一个国际难题——新冠肺炎防疫问题。这次疫情的发生是一种不可抗力,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不稳定的潜在风险。大学生村官初入新征程就面临这场艰难的“战疫”,他们在这场无硝烟的疫情战争之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就成了首要问题。

1.1 找准定位的自知者。疫情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让大学生村官从一个享受国家政府服务的学生快速转变为一个为人民为社会出力的奉献者,角色的转变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责任,因此大学生村官必须快速找准自身定位,进行自我“赋新”,及时且迅速的融入全新的角色。

1.2 积极行动的领头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要冲在第一线,年轻的党员干部更要冲在第一线,冲在基层的第一线,充分展示出年轻党员蓬勃的朝气和必胜的信心。同时在防疫一线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熟悉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农村实际,及时了解党的防控部署和疫情防控常识,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宣传,并配合好上级安排的各项排查任务,耐心细致地做好人员登记,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塑造出一个“待得住”、“有担当”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1.3 创新进取的开拓者。习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疫情的防控也是如此,排查工作中我们运用了许多创新手段,如细化网格管理、利用互联网传播防疫常识、手机监控行程等。利用这些新手段,我们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更要从中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创新进取的开拓者。

2 大学生村官文化引领面临的实际问题

大学生是一群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人,尽管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探索中不断成熟完善,但文化引领关键在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多数面向现代化较高的城市,对于农村的文化、生产结构、生态文明都不熟悉,短时间内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难以融入基层,同时工作经验缺乏,有些人去了农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增加了农村的工作负担。

2.1 能力有限。大学生村官主要来源于应届毕业生,他们刚出校门,读书期间没有足够时间接触社会,社交能力较差,突然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无从下手,又不能很好的融入基层,不能与村委积极互动,导致工作脱离实际,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用不上,难以高效的展开工作,长此以往,村民对“新村官”的期望值也渐渐降低,他们自己的信心也逐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2.2 思想功利。很多大学生只是把村官工作当成一个获得更好出路的跳板,思想上不能扎根农村,日常管理服务中缺乏积极性,加上大学生村官仅仅是一个村里特设的岗位,非官非民,处境尴尬,大学生村官已然成为通往事业单位的“工具”,这样的思想反而增加了政策的功利性,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是人才的浪费、资源的浪费,对乡村振兴以及农村先进文化引领实际意义不大。

2.3 村民偏见。农村普遍对大学生村官有所偏见,认为刚走出校园的孩子干不成事,来了也是混日子,不如投资项目来的实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不予重视,不给他们做事的权利,对他们缺乏信任,边缘化大学生。这样的偏见不但让大学生寒心,也对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文化引领产生极大的阻碍。

3 推动大学生村官文化引领的对策建议

3.1 政策宣传做到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更应注重于各大高校,让有志于此的学生了解政策的内容和实质,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优秀应届生加入到大学生村官的队伍当中。严格把控聘任通道,对报考人员进行严格考核,鼓励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放手干,大胆闯,解除其后顾之忧。也要避免将下乡作为“跳板”的大学生入职。

村内宣传同样重要,大学生要帮助村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行党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家家户户,引领村民构建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让村民充分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

3.2 任职指导建立好。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任职指导机制,让大学生尽快融入工作。大学生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需要专人指导排忧解难,建立大学生任职指导机制,成立帮扶小组,给予大学生生活工作上的帮助,组织大学生与村民面对面沟通,让大学生有归属感、认同感,更能加强其信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3 文化引领切实际。大学生村官应怀揣梦想,有目标,有担当,不能喊着响应国家号召的空口号,却无作为,工作中要切合实际,通过真抓实干的不懈努力,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与村民村干部的交往要切合实际,熟悉地方的民风民俗,放低姿态向村民村干部请教,加强沟通,拉近与村民村干部的距离,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了解村子的“自己人”、发展村子的“真专家”。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素质的优势,努力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知识,宣传新时代新思想,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文娱表演、集体活动等接地气的方式,在宣传新文化的同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当地特色文化发展。同样,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扶贫的工作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应因地制宜,围绕当地传统文化,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引导农民创业致富。如今网络高速发展,电商、微商发展迅速,大学生如果将互联网思维与农村特色文化相结合,努力研究农村生产方式,寻求产品营销新模式,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4 结论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现新兴农村文化,因此要结合农村发展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尽情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习总书记在谈到他7年的知青生活时说,基层的艰苦生活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自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什么事都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因此我们更应该坚定大学生村官文化引领的伟大事业,磨练人才的同时,谱写新农村发展新篇章,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猜你喜欢

村官村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唱村官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假如我不是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