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助力疫情精准管控工作思考

2021-08-24赵国庆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测绘管控病例

赵国庆

(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内涵丰富,其不仅包含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而且涉及空间数据库技术等诸多内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规范化的使用测绘地理信息,能有效保证疫情管控的精准程度,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1.疫情精准管控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价值

1.1 掌握病例范围轨迹

在疫情精准管控工作中,掌握病例的范围至关重要;若无法确定病例活动范围,则会增加了疫情的危害程度和管控难度。新时期,在病例范围轨迹管理中,系统化的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实现病例患者的动态追踪,这样不仅能准确掌握病例患者本人的具体信息,而且能清晰获得患者的活动轨迹范围,此外,基于该技术掌握病例患者别接触人群、所到区域后,还能科学合理地进行疫情传入原因分析,实现疫情的溯源管理。从疫情管控过程来看,要掌握病例范围轨迹,就必须重视比例基本的采集,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下,可通过高清摄像机获取病例资料,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编辑、数据管理、操作及显示输出等诸多功能软件的支撑下,进行比例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数据表达的系统管理,这样能在精准掌握患者活动范围空间消息,实现病例对象和疫情的高效化、精确化管理[1]。后疫情时代下,要进一步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疫情精准管控中的应用效果,还应在确定病例患者活动范围后,及时进行病例患者密切接触群体的检查和隔离处理,这样能避免疫情在隐性条件下的大范围传播,提升疫情精准管控的效率和质量。

1.2 实施疫情动态评估

开展疫情动态评估,细化区域管理是疫情精准管控的内在需要[2]。结合国家抗疫实际可知,分区域隔离和管理能更有效地遏制疫情传播,减轻疫情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在抗疫、防疫工作中,我国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精确化地开展各省市地区的区域管理,同时对各区域进行疫情的动态评估,这实现了高、中、低风险区的有效区分,有效地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实现了特定区域内人民群众的警示管理。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具体应用中,我国各省多以市、县为成图单元,然后以乡镇街道为网格,构建疫情动态管控区域图,并在具体的区域管理图上划分高、中、低风险区。在疫情管控中,结合区域疫情危险程度,差异化的采用管控手段,这不仅提升了疫情管控效果和质量,减少了疫情传入风险的发生,而且为后期复工复产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有效地实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协同统一。

2.疫情精准管控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1 疫情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疫情精准管控的首要工作内容,其对于疫情防控效果具有深刻影响。从疫情管控过程来看,疫情评估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系统全面地掌握被评价对象的范围轨迹,了解被评价对象是否是病例患者的密切基础对象,这些资料数据的获取、分析难度较大,若对这些信息数据处理不当,则极易造成疫情风险评估精度的下降。

新时期,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工作,能有效地提升疫情风险评估的效率和精度。一方面,在疫情管理中,可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做好省市、县区的数据交互工作,这样能在了解新冠疫情整体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掌握本地区疫情发展情况,然后结合具体评估结果,实施本地区的分区、分级管理,这确保了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及时性。另一方面,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疫情风险评估后,可结合区域的风险等级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区域疫情防范对策,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如针对疫情较为严重的高、中风险区,应从城市居民生活、社会生产实际等诸多方面开进行疫情防控,通过较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手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而对于疫情防控效果突出,处于低风险区的地区,可在持续关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开展复工估产工作,这种差异化的管控模式适应了疫情防控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合理性。

2.2 疫情流动追踪

疫情流动追踪是防控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直接关系着疫情的防控效果,对于缩小疫情传染范围,保证人民群众具有积极作用。譬如,在春节期间,我国短期人口迁徙活动频繁,人口流动性极爱都熬。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1月23日时,武汉市作为疫情高风险去宣布“封城”,但是在此之前,离开武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500万,这些离开武汉的人们是否患有新冠肺炎人们并不确定,这给全国各地的人民带来极大的威胁。此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需系统追踪这些流动人口的去向。

在武汉流出人口动态追踪中,我国开始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疫情流动追踪,在该技术下,疫情管控工作者以区域和时间为维度,系统化的计算离开无害人口的流动情况,并绘制春运期间的人口迁移热力图,实现了人口流动轨迹的动态把控[3](见表1)。在百度地图迁移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工作人员还能在分析流动人口来源地,目的地的基础上,实现人口权益规模指数、迁移规模趋势的准确分析和计算,这为各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譬如,早在2020年1月29日,我国就通过微信平台,设计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相同形成在线查询”的小程序,在这个小程序的作用下,每位曾在春节期间流动的人们均能通过查询自己的车次、乘车时间和地区,明确自己是否与新冠肺炎患者通行,这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效性。

表1 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武汉流出人口动态追踪统计

2.3 疫情变化监督

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在疫情时代下,需严格监督疫情的变化情况,结合疫情风险程度做好有序复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分区分级的要求开展精准复工复产工作;这为我国后疫情时期的疫情防控和复工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4]。在新时期,应科学合理的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各地区疫情变化情况的精准监控,根据不同风险地区的变化情况开展复工工作。如对于低风险区而言,其应在将防疫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境外输入方面,全面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而对于中度风险区而言,应结合本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实施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的动态调整;而对于高风险区而言,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集中防控工作,避免疫情的再次传播。譬如,在后疫情时期,我国各地区逐步开展复产复工工作,但从6月以来,广州市出现境外输入患者,增加了本地区疫情防控的风险性,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疫情风险评价,将广州荔湾区东漖街、冲口街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再次对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这避免了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提升了疫情防范效果与质量(见图1)。

图1 疫情变化监督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疫情精准管控中的案例应用

结合疫情精准防控实际可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准确评估各地区疫情风险程度,而且能实现病例的动态追踪,此外,规范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实现疫情变化情况的有效监测。以广州疫情精准防控工作为例,在发现本市有外来输入病例患者后,广州市立即启动新冠疫情精准管控预案,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结合病例范围轨迹,对本市各地区进行疫情风险评价,经评价,确定东漖街、冲口街、东沙街等5个区域为中度风险区,对这些区域进行封闭式管理。随后在疫情流动追踪和风险变化监督中,本省通过“广州本地宝”微信公众号更新疫情精准管控情况,在该公众号平台下,广大市民能及时了解涉疫重点小区和场所、解封区域、风险等级名单、疫苗接种情况等,有效地提升了疫情防控管理质量,确保了广州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结语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疫情精准管控效果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结合疫情精准防控实际,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疫情风险评估、动态追踪和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才能有效地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保证疫情精准管控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需要。

猜你喜欢

测绘管控病例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病例”和“病历”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失控还是管控?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