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藏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监测与保护

2021-08-23代倩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3期
关键词:温湿度

代倩雯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保管单位,其保存环境直接影响着文物的健康,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文物的两个最基本且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调节和控制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是文物保管部门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结合避暑山庄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馆藏文物库房和展厅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数据监测,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文物藏品;温湿度;数据监测;保护建议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文物保护环境达标要求,要求加大藏品的保护力度,“实现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文物预防性保护成为国际共识和基本原则,做好温湿度的监控是预防性保护的关键。任何材质的文物都有其适宜的温湿度范围,超过这个范围文物本体就会出现病害。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始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经过历时四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证实其文物类别丰富,共计32个类别,藏品数量2万余件(套),年代纵向跨度大,文物材质繁杂,来源清晰,其科学及历史价值都弥足珍贵。这些藏品通过几代文博人的精心呵护基本完整地传承至今。如何更好地保存延续和充分展示它们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把控好文物保存环境,有效地保管好这些珍贵的遗产是我们这代文博人的职责,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针对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文物保管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的监控,来降低藏品受到危害的风险,建立完善的预防性保护体系。

1 温湿度对文物的影响

影响文物寿命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文物自身的老化过程,自然因素包括存放环境、气候的变化、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灰尘、虫蛀鼠咬、霉菌繁殖等,其中气候变化中温度、湿度是最基本的,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也是其他诸多危害因素的助推剂,严重威胁文物的使用寿命,加速文物衰败—损坏—消失。温湿度对不同材质的文物作用机理反映的物理特征是不同的,有机类文物在高温环境下会收缩、翘曲、变脆、断裂,高湿环境下则会为微生物霉菌提供有利的生长与繁殖环境,对书画、皮革、丝织材料的文物形成破坏,但有机类文物也不是环境湿度越低越好,依据“湿胀干缩”效应,空气湿度过于干燥会使文物材料的力学强度降低,如漆木器,木质家具的榫卯会开裂,改变文物的原来形状,反之则会导致文物膨胀。无机类文物如铜器、铁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氧化锈蚀,在器物的表面形成一层绿色结晶粉末,如不及时处理,文物会很快溃烂。

除此之外,温湿度发生波动或急剧变化对文物的破坏作用也不容小觑。“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南北温差大是我国气候的一大特征。文物保护科研工作者经长期观测试验,目前公认我国博物馆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标准数值:温度范围为15~25℃,日较差不得高于2~5℃;相对湿度范围为45%~65%,日波动值不得大于5%”。①

温湿度对文物至关重要,我们也庆幸它是可控的,可以通过人为干预使温湿度保持在文物适宜的范围内。因此对文物存放环境温度、湿度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控制适宜稳定的温湿度环境,是降低文物劣化风险、延长文物寿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2 温湿度监测与分析

文物藏品保存环境包括博物馆建筑空间之外的室外环境、覆盖整个博物馆建筑空间的大环境以及库房、展厅等室内空间为代表的小环境,还有以展柜、储藏柜、包装囊匣空间为代表的微环境。因此需要使用温湿度计和自动温湿度仪对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地上文物库房室内空间、地下文物库房室内外空间、文物储藏柜内、囊匣内及展区中的全封闭展室、半封闭展室做全方位的温湿度监测记录,重点展示如下:

①2017年8月15日天气晴朗,对地下有机类文物库房室内外空间、储藏柜内、囊匣内温湿度進行监控(表1)。开启空调系统后各个方位温度变化1℃左右,趋于平稳。库房室外空间、库内地面、墙角相对湿度变化显著,波动在1%~7%,人为干预效果显著,储藏柜内及储藏柜内囊匣相对湿度无明显变化。11号库储藏柜内接近地面的36层抽屉,在该季节相对湿度高达80%,由于是封闭空间,开启空调对其效果也不明显,实际中相对湿度超过65%对有机类文物伤害较大,因此,以铁质轨道为例,采取接近地面三层抽屉不存放文物的措施,能很好地起到隔潮的作用。

②对地上5号库房7月连续5天在上班时间开启空调系统温湿度监测情况如下(表2)。7月受外面大气候影响,气温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从表2中可见通过库房空调系统的控制,温度、相对湿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温湿度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有利于文物的保存。

③对地下5号库囊匣8月至12月抽查的温湿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从表3~表5中的数值显示囊匣内温湿度变化趋于平稳,可见这种微环境是文物存放的理想环境,适宜不同材质文物的存放,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首选。

④楠木殿10月温湿度监测情况如下(表6)。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潮湿多雷阵雨,秋季凉爽,雨量集中,年降雨量在402.3~882.6毫米,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总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0%。表6的监测数值显示半封闭展区10月的温湿度受外面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基本达到国内对藏品环境行业标准。

⑤数值监测结论。文物保存环境温度的高低,很大程度受库外温度状况的影响,库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小,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库外晚2~3h。温度作为一种单一因素对文物材料性能的影响不很明显。

空调设备的调控对库房内小环境的作用明显,可以使文物保存环境在适宜的指标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监测数值可以看出最理想的恒湿恒温环境是包装在囊匣中的微环境,无论室外温湿度在全年四季如何波动,即使采用空调、除湿机等人工调控,对这种微环境影响也很小。

全封闭、半封闭展区温湿度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大,温湿度日波动幅度较大,相对平均湿度超过10%,对有机类文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不定期的更换展览。

通常在文物保存环境中,低温条件下较有利,但陶器、玻璃器除外,要遵循“宁干勿湿,宁冷勿热”原则,杜绝暴冷、暴热、忽干、忽湿,一旦给文物选择了一个与馆外大环境温湿度接近的相对“稳定适宜”的温湿度标准,就要维持这个标准不变,不要盲目改变温湿度,要把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 小结

通过上述对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的监测,为进一步提升文物保存和保护管理的科学技能,建议配备更完备的温湿度监控设备,建立预防性保护风险周期管理体系,继续做好温湿度的监测调控,充分掌握其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达到病害可诊断、险情可预警、风险可预报、趋势可预测的监测目的。建立对文物本体检查、清洁、除尘、消毒台账,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及轻微损伤。

恒温恒湿设备对解决文物所处环境温湿度问题效果较好,但鉴于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在现阶段不易全面实施,因此可以从调节文物所处的微环境入手。囊匣中的微环境受外界影响小,能够保持恒湿恒温的环境,建议博物馆在优先考虑珍贵文物的前提下,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囊匣的制作,这个方法经济实用,在调节温湿度的同时还能起到防震作用。但注意尽量将文物放在储藏柜的中上层,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

文物保管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无论哪一方面出现了错误,都会对文物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害,影响文物保管工作的进行,所以一定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保管人才,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文物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准确把握不同材质的藏品所适宜的温湿度,并能够根据藏品的状态及时调节,避免损害藏品的危害发生。

综上所述,温湿度对文物藏品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必须将馆藏环境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落实到日常文物的保管工作中去,充分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做好文物藏品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有效降低并防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博物馆藏品造成危害,保护和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温湿度
温湿度对药房中药配方颗粒及传统中药饮片的影响分析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婴幼儿房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种手术方舱分区采集控制温湿度的系统设计
利用CrIS红外高光谱卫星数据反演大气温湿度廓线的研究
档案库房温湿度记录统计及调控
高光谱红外探测仪温湿度廓线在华东地区的真实性检验
一种简易温湿度测控系统
Mixly开源项目设计20:温湿度检测装置
卷包车间大屏幕显示温湿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