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悬棺葬及其族属

2021-08-23张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3期

张敏

摘 要: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种独特的安葬方式,遍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近年来考古队在湘西地区调查发现了大批的悬棺葬,文章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历史文献信息等对其族属进行探讨。

关键词:湘西地区;悬棺葬;族属

0 引言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葬式中的一种。即人死后,亲人将其尸骨放入木棺,再将木棺架于临江悬崖峭壁凿孔插桩的木桩上,或者置于天然的岩洞中、崖缝内,或者置于人工开凿的岩洞内。墓口位置一般与河面垂直距离20~100米,与山顶距离也有几十米。这种葬俗流行于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棺”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人顾野王记武夷山“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一语。1948年,芮逸夫在《僚为仡佬试證》一文中首次把“悬棺葬”作为专有名词提出。关于实行悬棺葬的原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推断:有的学者认为把逝者的尸骨安放在最高的地方是至孝的表现,越高就越吉祥;有的学者认为是部落首领为了显示其显赫身份和地位的安葬方式;有的学者认为是为了防止仇敌破坏逝者的棺材;有的学者认为是为了防止鸟和野兽对逝者的侵扰;有的学者认为是为了便于保存遗体;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为了节约耕地资源;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古人对山岳崇拜的体现,是为了使逝者的灵魂更快地到达极乐世界。

迄今,已在湘西地区发现了上百座悬棺,主要集中于沅江流域(主要集中在泸溪)和其支流酉水流域(主要是保靖、永顺、龙山、古丈)。最早记载湘西地区悬棺葬的是唐朝张鷟的《朝野佥载》,其文中卷十四云:“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既终身不复祀祭。初遭丧,三年不食盐。”

1 湘西调查发掘的悬棺葬综论

湘西地区与湖北、重庆和贵州交界,位于酉水中游和武陵山脉中段,本文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该地区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旧属五溪地区。《后汉书·马援传》载:“武陵有五溪,谓雄溪、酉溪、沅溪、辰溪、武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历史上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被称为“五溪蛮”。南宋朱辅《溪蛮丛笑》叶钱序云:“五溪之蛮,皆盘砖种也,聚落区分,名亦随异,沅其故壤,环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瑶,曰僚,曰伶佬,曰仡佬,风俗习气,大略相似。”

1.1 酉水流域的悬棺葬

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地酉水沿岸石灰岩陡峭岩壁上悬棺葬遗迹颇多。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从西起龙山里耶、东至永顺镇溪乡长约200千米的酉水河两岸仍旧保存有悬棺葬洞穴50多座。保靖和永顺是湘西地区悬棺葬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从保靖县城的保靖大桥至永顺县柏杨乡南渭村仅长约20千米的酉水河岸绝壁上仍然保留有悬棺葬洞穴25个。

1.1.1 龙山

龙山县里耶镇新寨村酉水崖壁的仙人洞悬棺葬,2004年在洞中发现了古人遗骨,根据遗骨拼接出的古人高约1.85米,经考古推测遗骨应该是万年以前里耶猿人的残骨。同治《龙山县·古迹》:“龙山仙人版,在县南一百八十里的隆头镇右,石山壁立,下临大江,高百余丈,山腰一洞,洞口横木匣,长数尺。相传乾隆初年因雨有人至山顶缒而下,启视皆古篆文字,遂称仙迹。仙人洞,在县西二十余里,岸峦壁立,下瞰深潭,山半有洞,左右攀跻无路而朱栏罗列洞口,相传内有盘盂杯箸之属,皆金银为之以为仙人居。”

1.1.2 保靖

酉水悬棺葬分布最为集中的是保靖县境内的酉水流域,主要分布在乳香岩、三角滩、盔甲滩及其支流清水江的永和、依子卡、略水等地的两岸峭壁上,有20多座。

乳香岩位于保靖县龙溪乡酉水河四方城遗址对岸。距酉水河面约4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分布有多座悬棺葬。湘西州考古队于1975年对乳香岩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资料显示,乳香岩墓室结构比较简单,除部分墓室内有小龛外,其余墓葬均无其他装饰,并且墓葬大小也不等。出土有两块残棺板,两块腿骨,一副银质手镯,残留18层丝绸、麻质衣料,一块“人”字形竹垫。《保靖概览》记载:“乳香岩,在邑东南八里,绝壁临江,岩半有方穴庋木匣,历久不朽,又号‘仙人木。舟中可望,今犹宛存。”《保靖县志》记载:“仙人木,在县东北六里乳香岩河岸绝壁上,洞口横有木箱一个,名曰‘仙人木。到今舟中望之,宛然犹存。”

盔甲滩位于保靖县龙家乡柳树湾酉水河岸。距离酉水河面高10~30米的峭壁处共有5座悬棺葬。墓室结构比较单一,但分布相对集中。墓葬早已被破坏,没有留下任何遗物。

阔洞位于酉水南岸,与盔甲滩隔河相望,属保靖梅花乡。经人工修凿过的自然洞穴,洞上方较圆,洞底平坦,长约3米多,洞口高1.5米左右,在西距阔洞200~300米的山岩上分布着4个人工开凿的方洞,这些洞现在距水面约10米,有的洞穴人工开凿痕迹十分明显,犹如新近凿成。

三角滩位于酉水北岸保靖县龙溪乡,在距水面2~10米处的岩壁上有4个人工开凿的方洞,其中一个已接近水面。洞上宽1.1米,下宽0.9米,洞底有很厚的淤泥,洞上方的两角各凿有一个深0.1米的小圆洞,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保靖、永顺酉水两岸的人工开凿的方洞上方几乎都凿有这样的两个小洞,其含义和用途目前还不清楚。

猫儿瞟老鼠位于保靖县梅花乡酉水河岸,共有2座(M7、M8)人工开凿的悬棺葬。其中M7墓呈长方形,长4.95米,宽1.65米,高3.5米,仅残留一大堆砾石与鸟的遗骨。

小鹞子位于保靖县梅花乡酉水河南岸的峭壁上,其中M9墓内左右壁分别人工开凿有一长0.13米、宽0.12米、深0.13米的长方形小龛和直径0.2米、深0.17米的圆形小龛。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高2.4米,宽2.2米,深1.58~2.1米。该墓结构比较规则,是整个小鹞子墓群中较大的一座,但是早期被破坏,现今无遗物残留。

1.1.3 永顺

永顺县柏杨乡南渭村酉水河北岸的箱子洞,洞口在距离酉水河面约50米高的峭壁上,洞门处各有高0.1米、宽0.2米、深0.13米的3个岩槽,是人工开凿,洞口高2.8米、宽3.25米、深1.8~2.1米,洞内有20~30厘米厚泥土淤积。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箱子洞中曾出土棺木、人骨、棺钉、铜、银、一枚宋代“天圣元宝”以及一枚“崇宁重宝”等文物。为古代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铁、犀角等制成。《新唐书》记载:“一品、二品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可推测箱子洞出土的银是唐朝九品至七品官员的佩饰。《湖南通志》记载:“仙人舟在永顺南渭州(永顺古丈等县在宋代属南渭州)河岸,石壁嶙峋,中县一舟一棺,世传为仙人迹。”《永顺县志》记载:“仙人舟在南渭州河岸,石壁空中悬船一只,相传仙人遗迹……又他札蛤蟆口石壁高数丈,下临深潭,口内有古棺三,左右二色黝黑,中独殷红若。”

1.2 沅江流域的悬棺葬

箱子岩在泸溪县城南5千米左右的上堡乡沅江东岸,距水面20~30米的峭壁上有4个人工开凿的不规则方洞,以前每个洞中均放置有棺木,20世纪50年代,因找矿、熬硝等原因洞内棺木被毁坏扔掉,目前箱子洞已成空洞。凌纯声在《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一文中说道:“今之沅水沿岸,在泸溪浦市之间有一地名箱子崖,至今尚有两三具赭色棺柜存在,古往今来过客多见之。此为崖葬痕迹无疑。”作家沈从文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他的文章《泸溪·浦市·箱子岩》中对泸溪沅江两岸的悬棺葬遗迹进行描述:“这个断崖洞如沅水流域许多河滨悬崖一样,都是石灰岩做成的。这个特别著名的悬崖是在泸溪浦市之间,名叫箱子岩。那种赭色木柜一般方形木器,现今还有三五具好好搁在崭削岩石半空石缝石罅间,这是真的原人居住遗迹,还是古代蛮人寄存骨殖的木柜,不得而知。”清朝王旭《滇行日录》亦云:“行四十里过泸溪县,又三十里过辛女岩,壁立脚点水中如刀削然,石色青黄……本壁多窍穴,最异者山半穴内如箱如船如楣栏,谛视皆以木为之。或云仙灵所窟,或云諸葛武侯藏粮于此,其说法不太可信,其距水面二十余丈,决非人力所能到。”民国《泸溪续县志》地理志二《沿革·古迹》记载:“辛女岩,城南三十里,岩山高立,岩内夹一石头,相传是高辛民的女儿在这里化成石头。床机岩,与辛女岩隔江相对,有机床一具,乘船一支,悬吊在洞内,古人云是辛女的遗迹,下有深潭,深不可测,有人又称此洞为辛女洞。仙人屋,由古城到浦市傍江悬岩高坎中,架木作屋,一层重一层,远看好像楼,人称仙人屋。沉香船,又叫海船,在桐木坳,不知年月,船悬在陡岸半腰中,如今完好,我县十二景致内的石壁仙舟。”

2 我国悬棺葬的族属问题

关于我国悬棺葬的族属问题,笔者认为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越、濮系统民族及其后裔的葬俗,两者都属于南方苗蛮系统。在古代,人们总是将死后一切看成和活着一样,所谓“事死如事生”。许多葬俗在民族志当中都有记载,如狩猎民族的树葬、游牧民族的风葬、水上民族的水葬、农耕民族的土葬,悬棺葬也是如此。由考古发掘资料及历史文献资料可知,悬棺葬分布在南方,其早期的本质特点是崖洞葬、独木船葬,应与苗蛮集团曾长期居住在山洞里出行乘舟有密切关系。理由如下。

2.1 从族称上看

濮越人之“濮”字,从水从人,许慎《说文解字》也有说“濮”字从水,说明濮人就是“水人”,是水上人家。

2.2 从历史文献记载资料上看

《左传·昭公十九年》有“楚子为舟师以伐濮。”的记载。

《吕氏春秋》记载:“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谪越也,坐而至,有舟也。”

《淮南子·主术训》记载:“汤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于舟,而浮于江湖。”

《越绝书》说:“勾践喟然叹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

《汉书·严助传》记载:“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笡竹之中,习于水斗,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

《后汉书·南蛮列传》中有关盘瓠传说的记载:“所处险绝,习于水……风丽震晦,使者不得进,好入山壑,不乐平旷。”

《后汉书·南蛮西南蛮列传》记载:“盘瓠高辛氏之女,‘走入南山,止于石室中。”“巴郡……巴氏之子生于赤穴。”

张平子《蜀都赋》记载:“四川在绵巴中,百濮所充。”

《隋书·南蛮传》载:“南蛮杂,与华人错居,曰蛋,曰儴,曰狸,曰獠,曰竾,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谓百越也。”的记载。

《太平寰宇记》记载:“宋代黔南土僚,江山险峻……礼异俗殊,以岩穴为居止。”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僚俗》记载:“僚在左右江溪洞之处,俗谓之山僚,依山林而居。”

元李京《云南志略》记载:“土僚蛮……从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巅岩之上,以先堕者为吉。”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秃僚蛮(土僚蛮之音译)……从死焚尸,用小匣盛其余骸,携之至高山山腹大洞中悬之,俾人、兽不能侵犯。”

《大清一统志·贵阳府》记载:“克孟,牯羊苗,择悬岩凿穴而居,不设床弟,构竹第上下,高者百仞。”

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操舟条说”有写“越人善用舟”。

《滇系·蒲人篇》记载:“蒲人即古百濮……以竹娄负背上,或傍水而发达地区,不畏深渊,能浮以渡。”

2.3 从考古遗址看

今广西北部山区仍有贴崖洞为屋(半建在洞内,半露在洞外)的残余洞居形态。

以上资料表明,只有洞居民族中的这部分险居水处的苗蛮文化才是南方悬棺葬这一独特葬俗的创造者。历史和考古资料表明,福建武夷山和广西左右江地区的悬棺葬所用的棺具头尾上翘,形状和现今江河所使用的小木船相似。江西的贵溪,湖北恩施州、利州和宜昌,重庆的秭归和巫溪,以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棺具,虽不如福建武夷山显著,但是棺身和盖是用一段整木剖成两半刳制而成的,极像简易的独木舟,也属于船的一种。据历史文献记载,湘西地区的泸溪县有“石壁仙舟”,永顺县南渭州有“仙人舟”,这些记载可能都是船棺的反映。在泸溪桐木坳沅江畔悬崖石壁和岩洞中有许多悬棺葬的遗迹,在一处岩石层里罅隙中至今还存有一只保存完好的小船,是否为船棺,还不确定。从出土的类似船形棺来看,船形棺的出现正好反映出了险居水处民族的特性。一些晚近代类型的悬棺葬如长江上游、西江上游及境外的实行悬棺葬的民族,并非都是洞居水处文化,这说明悬棺葬作为一种族体性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以后,就有很强的历史延缓性。同时,晚期悬棺葬中崖壁上架桩式的逐步出现、独木棺上体现的舟船特征的逐步消失、板棺出现等都说明了悬棺葬民族洞居水处这一重要行为方式的改变,崖洞葬用船棺这一悬棺葬的原始特征也在逐步淡化变迁。

悬棺葬的分布地域、埋葬习俗以及其于苗蛮文化社会生活习俗的相似性,都可以反映出它们可能源于苗蛮集团所含的民族。

3 湘西悬棺葬的族属

笔者认为湘西悬棺葬的主人为濮僚之后裔。南北朝(420—589)以前,湘西僚人的情况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南朝刘宋时(420—478)僚人就已经与酉溪(五溪之一,今酉水,在今湖南沅陵,流入沅江)一带的少数民族有了联系。唐代溪州(今湘西保靖,古丈,永顺,龙山)等地就有濮人,即土僚或仡佬。到宋代(960—1276),辰州(今湖南沅陵县)、黔阳(今湖南黔阳县)、靖州(未与通道合并前的湖南靖县县境)已居住着很多仡佬人。这些资料表明湘西地区在宋时就有了仡佬人。

晋张华《博物志·异俗篇》记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多在西水流域。”指今天湖南省的西北部,汉代至晋代居住在湘西地区的诸民叫僚子。

《逸周书·五会解》记载,“卜人以丹沙。”晋代孔晁注云:“卜人,西南之蛮,丹砂所出。”宋代王应麟补注云:“即濮也;沙,今作砂。”杜佑《通典·食货典》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均记载,唐制进贡朱砂、水银及光明砂的有辰州、溪州、锦州等地。据此推断,唐代溪州有濮人,即土僚或仡佬。

唐刘伯庄《史记音义》记载“濮在楚西南”,指今天湘西地区。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锦州浦县(今湘西保靖),县东,西各有石城一,甚险固:仡僚反乱,居人皆保其土。”保靖县位于酉水河的中段,而悬棺葬又多集中于此,据此推测,隋唐时期生活在湘西酉水地区的僚人应该是仡佬人。

《宋史·蛮夷传》记载:“宝元二年,辰州佶僚三千余人款附,以州将张昭鼓招辑有功,进一官。”从湘西苗族的《古老话》得知濮人是在湘西定居最早的一个民族,仡佬、仡僚、仡偻均为古代濮人的后裔,皆属僚。南宋朱輔《溪蛮丛笑》记载:“(仡佬)死者诸子照水内,一人背尸,以箭射地,箭落处定穴。穴中藉以木,贫则已。富者不问岁月,酿酒屠牛,呼团洞。发骨而出,易以小函,或架崖屋,或挂大木,风霜剥落,皆置不问,名葬堂。”这明确指出了仡佬族的悬棺葬葬俗。

《朱子全书》卷五十记载:“见说溪洞蛮瑶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侗族),而其最轻捷者曰描(苗族)。”

明代田汝成在《炎微记闻》和《边行国闻》文中说:“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以木主若圭,罗树其侧,号曰‘亲家殿。”

清代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考》载:“泸溪仡佬居上五都之大章、小章、大西老、烟竹坪,下五都六保之洞庭山等寨和乾州之下溪口、铁枕岩、把布、把金、上下百户各寨,共计寨落百数十处。其民非苗非土,盖别一类也。”据《苗防备览》记载,永顺古丈坪龙鼻嘴、古丈坪床机坡、半坡、永顺县城南的白岩洞、德胜坡等地都有仡佬族居住。由此推断,清朝末年湘西地区还分布有很多仡佬族。

综上所述,清代仡佬族的分布地域主要在湘西地区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古丈县、泸溪县等地,与湘西地区现存的悬棺葬分布地区基本相同,有力地证明了湘西悬棺葬与仡佬族有紧密的联系。

湘西的仡佬族从明代以后,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通商贸易、文化渗透等,有较多机会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随着历史车轮前进,其中一部分逐渐被强大的汉族或苗族同化,最后融入汉族和苗族当中。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地区虽然没有划仡佬族为单一少数民族,但是现今吉首市、泸溪县、古丈县等地却有一种自称为“所”、他称为“仡佬苗”的人。仡佬苗因其部分汉化程度较高,有时也被称为“熟苗”。仡佬苗与清代仡佬族地理分布基本一致,与湘西沅江流域及其支流酉水流域悬棺葬的分布也基本一致,这就更进一步说明湘西地区的悬棺葬与五溪蛮中的僚人及其后裔仡佬族有关。现今泸溪县、辰溪县和沅陵县境内沅江两岸的悬棺葬被当地人称为“仡佬苗坟”,花垣县吉卫等地河流两岸的悬棺葬被当地人称作“濮僮洞”,有力表明湘西地区的悬棺葬可能与濮僚或者其后裔仡佬族有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湘西地区悬棺葬的族属应为仡佬族。清初以来湘西仡佬族由于缔结婚姻、与其他民族杂居、通商贸易和不断迁徙等原因,现在的湘西地区已经不见仡佬族。■

参考文献

[1]潘世雄.对岩葬几个问题的探讨[G]//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2]凌纯声.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M]//“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0.

[3]陈明芳.中国悬棺葬[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4]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朱辅.溪蛮丛笑[M].四库全书本.

[6]茵逸夫.僚为伦佬试证[M]//“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8.

[7]席克定.贵州松桃、岑巩悬棺葬清理记[G]//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8]曾文琼.试论悬棺葬的族属和性质[G]//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9]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0]朱世学.鄂西南悬棺的时代与族属考辨[J].四川文物,1993(2):16-20.

[11]王晓宁.鄂西的悬棺葬[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47-53.

[12]罗二虎.魂归峭壁县棺与崖葬[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13]严奇岩,杨鸿.武陵山区崖葬的分布及族属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6,34(5):65-70.

[14]谢心宁.湘西酉水流域崖墓考察[G]//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15]曹学群.湖南西部古代仡佬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3(3):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