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缉拿癌症,重在选对“利器”

2021-08-23兰哓雁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利器肠癌B超

兰哓雁

对于癌症早期患者来说,由于癌细胞尚未转移,有机会借助于手术刀将其“一锅端”,从而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为此,笔者就几种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方法进行介绍,供读者在做健康检查时参考。

缉拿肺癌的“利器”:低剂量螺旋CT

无论男女,癌症排行榜上的首位都非肺癌莫属。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究其症结,吸烟、被动吸烟、厨房油烟等难脱罪责。

缉拿“利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过重建形成一个三维的立体清晰影像,可发现毫米级别的早期癌——癌性肺结节。以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出绝大部分肺癌。建议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每2年做一次肺部螺旋CT筛查。年龄5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可每年做1次肺部螺旋CT筛查。

溫馨提示:请勿用胸部x光片来筛查肺癌,也不主张采用胸部增强CT。

缉拿胃癌的“利器”:胃镜+胃组织病理活检

胃癌在癌症排行榜上排位第四,有“重男轻女”倾向——每3个胃癌患者中有2位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加工肉类、烟熏与烧烤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癌。

缉拿“利器”:胃镜和胃组织病理活检。它们被誉为筛查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的“金标准”,最大优势是医生可较为准确地分辨是否发生胃黏膜改变、息肉或其他新生物。建议高风险人群,如45岁以上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有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者,胃溃疡、胃息肉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有吸烟、嗜酒、喜食高盐或腌制食品者等,每年做1次胃镜检查,其他人群可每2~3年做1次胃镜检查。

温馨提示:常规体检中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只是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初筛的一种方式,不能确诊胃癌。

缉拿肠癌的“利器”:肛门直肠指检+结肠镜

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等,在癌症排行榜上排名第三。嗜吃红肉与高温油炸食物、大量饮酒、排便不畅等问题有可能导致肠癌。此外,肠息肉患者发生肠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出5倍,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患癌可能性,较一般人高出5~10倍,有肠癌家族史者患肠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

缉拿“利器”:肛门直肠指检加结肠镜。无论您是老中青哪一代人,一旦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如便意增多,次数变勤,可每次排便量又不多,或者根本没有粪便,只排出一些黏液或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等感觉;大便条形变细,或形状改变,呈扁形,或上面有划过的沟槽;大便带血、腹部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就要怀疑是否是肠癌作祟,应及时到医院做肛门直肠指检,或进行结肠镜检查。无上述变化者,45岁到50岁间应做1次肠镜,50岁以上每2~3年做1次肠镜。

温馨提示:如果您大便带血切忌随意将其认作痔疮,需要经医生进行肛门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排除了肠癌,方可确认为痔疮出血。

缉拿肝癌的“利器”:腹部B超+甲胎蛋白

肝癌在癌症排行榜上居第六位。肝癌的患病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摄入黄曲霉毒素、酗酒、吸烟等因素关系密切。

缉拿“利器”:腹部B超加甲胎蛋白。腹部B超最为常用,能较早发现肝部问题,若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测结合起来,对肝癌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可帮助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现异常,则需要进一步做CT(增强)或磁共振检查,多可确诊。建议40岁以上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乙肝或丙肝患者,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豆类者,长期酗酒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等,每半年做1次筛查,普通人群可将其列入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中。

温馨提示:腹部B超发现肝内肿块影,需要与肝囊肿、肝血管瘤及肝脓肿等区分开来。

缉拿胰腺癌的“利器”: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检查

胰腺癌居于癌症排行榜第十三位,由于部位特殊,隐藏深,难以进行早期筛查,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

缉拿“利器”:肿瘤标志物检测加影像检查。肿瘤标志物为癌抗原19-9(CA19-9),它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等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胃肠道相关抗原。癌抗原19-9对胰腺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腹部彩超可以发现直径2厘米以上的肿瘤,腹部薄层增强CT、磁共振可发现1厘米以上的肿瘤,且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有无淋巴结或肝转移,以及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以便制定手术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高风险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者,早期可做腹部超声检查(B超),加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CA19-9,每年1次。若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或B超检查异常,需要进一步做磁共振或CT、超声内镜检查。

缉拿乳腺癌的“利器”:B超+钼靶

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以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皮肤出现“酒窝征”等为信号,自查如用手触摸或用眼观察乳房,有助于早期发现。

缉拿“利器”:B超加钼靶。超声对肿块较为敏感,与钼靶检测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建议女性40岁以后每1—2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既往其他癌变以及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30岁起即可进入筛查程序。钼靶可在40岁以后纳入每年一次的体检项目,必要时加做磁共振。

温馨提示:不推荐CT和红外线检测。

缉拿宫颈癌的“利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它与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相关,以阴道出血,包括接触性出血(如做妇科检查或过夫妻生活时出血)与绝经后出血为主要症状。

缉拿“利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该检测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

温馨提示:HPV筛查只是对病因的检查,不能作为宫颈癌的确诊方法。

缉拿前列腺癌的“利器”:直肠指检+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前列腺癌属于男性的“专利”,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六位。男性55岁后发病率升高,70~80岁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尿线细、射程短、尿流缓慢、尿流中断、尿后滴沥、排尿不尽、排尿费力等,易与前列腺增生混淆。

缉拿“利器”:直肠指检、直肠超声检查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PSA)检测。盆腔CT检查对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低于磁共振。建议50岁以上男性至少每年做1次血清PSA检测。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的男性应从45岁开始,每3~6个月做一次血清PSA筛查。

温馨提示:不可依赖腹部彩超。腹部彩超难以查出早期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价值也很低。

猜你喜欢

利器肠癌B超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讴歌新利器
写字的尴尬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