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丽君:信息设计正处在体系性变革阶段

2021-08-19王丽君

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智能网虚拟现实数字

王丽君,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曾为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始人和负责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美术、数字媒体艺术。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有《物之银幕狂欢——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美学思维》《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造型创意思维》《数字媒体影像视听语言》等学术专著9本,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课题,以及2013、2020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参加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交叉学科课题。

王丽君教授认为,当代的信息设计正处在体系性变革阶段,她更加关注信息设计中的数字信息跨平台应用、多感官通道中的信息传达,以及满足用户多种维度的复杂需求等。能够胜任当代信息设计的人才,在具备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对设计师的非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就需要在艺术、工学、文学等多学科领域一专而多能,学科交叉互涉的知识体系是实现信息设计系统化和生态化的必然构架。

《设计》: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以及您的学术研究在信息设计方面有哪些探索?

王丽君: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在信息设计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等专业开设了信息设计、信息可视化、界面设计及交互设计等相关课程,依托不同的设计领域进行了针对性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在信息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我们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扩展信息设计的广泛载体,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些强势工科专业,进行了信息艺术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学术前沿研究和横向设计合作,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交互”、“虚拟现实媒体娱乐”、“智能媒体与数字表演”这三大应用系统中对信息设计的方法及应用进行研究探索,致力于在数字媒体创意和设计相关领域内的建设和研究中取得开拓性研究成果,为相关产业提供创意系统化的方案和服务。同时,我们力争建构开放式的交叉学科体系以及复合型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我的团队在“智能网联汽车交互系统”、“虚拟现实媒体娱乐系统”、“智能媒体与数字表演系统”平台中的信息设计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将特定系统的内在状态通过视、听、触等信息载体在人的多感官通道中整合呈现,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中用户的多种维度复杂需求。

《设计》: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您在“智能网联汽车交互系统”的信息设计方面所做的研究。

王丽君:我们在“智能网联汽车交互系统”的信息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与我校的机械与车辆学院电动汽车院士团队合作,针对“未来车联网环境下智慧座舱交互和车辆云端服务”进行信息设计。目前我和电动汽车院士团队的孙超教授联合培养博士后一名,杜衣杭博士后2013年曾在我的指导下获得了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2020年他获得了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复合型学科背景对于交叉性研究有相当的优势,目前他负责专攻相关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申报和完成。

此外,由孙超教授指导的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我指导的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研究生共同组团参加了2021年第四届“东风梦想车”中国青年汽车创意设计大赛,团队所设计的概念汽车应用了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信息系统,作品最终获得了“全国优秀作品奖”和“最佳院校组织奖”奖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驾驶人的工作负荷,使驾驶者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车辆的控制权,而系统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透明度与驾驶者功能状态相匹配的关键。我们根据智慧座舱中信息设计和驾驶者认知资源之间的耦合规律,从多感知通道整合的角度优化系统状态信息在交互媒介中的传达,并在动态驾驶监控作业任务下对驾驶者行为进行校准。传统车载交互媒体的设计更多的是从系统功能出发,所传达的信息倾向于理性而客观的系统信息,缺乏个性化和情感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5G通信技术的兴起,智慧座舱中的车载媒体为驾驶者提供了沉浸式驾驶空间。

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在于车联网系统,我们设计的“ Y O U RCockpit智慧座舱”可以随驾驶者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特质形成车的自感状态下的个性,同时车的“个性”数据能够同步被储存在智能化数据云端,当驾驶者换到其他车辆驾驶时,能够做到“换车不换心”。智能网联汽车交互系统中的“云”是一个能将驾驶人偏好、车辆情感模型和海量情景信息存储在云端的信息系统,在存储功能以外还包括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和信息重构,既是“储存云”,更是“智慧云”。硬件上采用可变阻尼技术,辅以可自定义角度的座椅和后视镜等,提供完整的个性化体验,软件上贯徹将车视为“伴侣”的设计理念,根据平时使用传感器获取的驾驶者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不再被动式地听取指令,而是主动地进行优化和建议,为驾驶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个性化驾乘体验。车窗被设计为AI增强现实的智能显示终端,涵盖了社交、浏览、沟通、分享和互动等功能,车窗的“汽车社交”模式为车联网时代的智慧座舱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我们和机械与车辆学院的合作将“智能媒体设计”与“车辆系统工程”相结合,以“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座舱”的信息设计方案为依托,提出了“未来车载媒体”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未来车联网环境下智慧座舱交互和车辆云端服务”系统中去。

《设计》:您在“虚拟现实媒体娱乐系统”的信息设计方面的探索是如何进行的?

王丽君:“虚拟现实媒体娱乐系统”信息设计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与我校光电学院翁冬冬教授的VR技术团队合作中开展,翁教授的VR技术在国内居于顶尖地位,可以应用在国防、医疗和文化等不同领域,而我们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的重点是VR娱乐产品的叙事和艺术创作研究。在VR娱乐产品设计中,虚拟现实系统以新型显示及人机交互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虚拟空间中的艺术信息设计,为用户提供关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在叙事空间中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多幅图像合成到一个共同的叙事空间中,采用不同的平面变换模型,如仿射变换模型、透视变换模型和三次立方变化模型进行匹配,然后再利用全方位平面和图像坐标之间的估算几何关系,将虚拟影像融合在一个全方位空间中。

首先,VR媒介颠覆了以平面景框为起点的构图、景别和蒙太奇等传统影像媒介的封闭式语境,转向了场域式开放性动态全景空间,叙事的话语权从作为叙事主体的创作者转向了原本作为叙事客体的体验者,蒙太奇语法被沉浸者的主观认知和视点调度的顺序所取代,凸显出影像媒介叙事语言需要更新替代的问题。诗性和艺术性是VR媒介创作的灵魂,也是其叙事语言修辞服务的对象,我们从叙事学的角度开展VR媒介语言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试图消除VR媒介在人文艺术学领域中的盲区,以弥补其艺术表现性在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上的欠缺,为数字时代新媒介理论奠定一定的学术基础,就此项研究我申报了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VR媒介叙事研究》。

其次,VR娱乐产品用户的信息选择性大都注意机能、觉醒水平及认知资源容量,但可能会限制交互体验任务中的沉浸度和交互任务的绩效。在“虚拟现实媒体娱乐系统”的信息设计中,我们尤其拓展了虚拟现实媒体系统的人因工效学研究范围。数字虚拟空间中的多通道信息设计正是利用了人的多感觉整合机理,将来自不同感知通道的信息相互作用并整合为统一的、连贯的和有意义的知觉。虚拟系统所提供的动态场景中的信息设计,需要满足用户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并在认知核团中形成注意回路。当数字虚拟空间中多源非一致性信息并发,面对相互叠加的信息,编码的有效性将有助于在感知通道中消除由信息过载而引起的疲劳感和消极情绪。在虚拟现实媒体交互任务中,遵循绩效与信息整合的内在本质关系,根据最优匹配的沉浸度校准策略,我们提出与用户认知资源相匹配的数字虚拟空间信息表达的方法及理论,利用多模态时空同步沉浸式媒体开展多感知通道的虚拟空间信息优化,实现虚拟系统信息与用户认知资源相耦合的设计目标。相关研究我主持申报了自然基金项目《虚拟现实媒体沉浸度的生成计算与多通道表达》,在“轻型大视场头盔式显示装置”、“移动增强现实”、“三维显示机理以及舒适度评测”方面的大量成果基础之上,推动虚拟现实媒体设计与人因工效学的交叉研究,更深入地进入三维显示及虚拟现实计算系统领域,推动虚拟现实系统的技术进步,将其研究特色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在虚拟现实媒体娱乐产品中,高度拟真的第一人称观看模式和完全自由的移动系统会为使用者带来极度强大的沉浸式体验,但是由于配套操作产品的缺失和使用者自身作为“本体”的概念被弱化,使用者的恐惧感会随之增强,尤其是空间中的过度自由和无实际引导的环境也可能导致使用者本身的目标信息模糊。除了重视视觉性的画面仿真以外,构成沉浸感的“交互仿真”与为玩家提供目标的“行为引导”信息也尤为重要,这些成为VR产品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我们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徐凡设计的VR游戏《魔法学社》中就针对以上提到的两个信息设计问题进行了尝试。除了传统的VR眼镜外,他在设计中追加了可视化的“手势感应信息系统”,并为了防止操作上的冲突将传统手柄改为了单手手柄,将双手的行为分离为两种概念:“控制”与“运动”,人们的惯用手作为增强体验的“控制主轴”,而非惯用手则用于传统媒介的“底层运动”。在游戏行为中,移动和互换系统信息界面都会作为玩家的本能存在,于是将这种本能行为归于传统媒介,而正式的游玩“解谜/战斗”则由手势感应去构成,并且在环境规划中加强符合游戏内在审美的信息引导系统,从而提高玩家的沉浸感和清晰感。

《设计》:听说您在北京理工大学不仅是设计学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还是数字表演一级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导师,那在数字表演这方面的信息设计又是如何进行的?

王丽君:“智能媒体与数字表演系统”的信息设计主要与我校计算机学院合作,计算机学院的丁刚毅教授2008年主导申报成立了数字表演一级交叉学科,多年来和设计与艺术学院联合培养数字表演专业数字智能媒体创意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其专业特色是通过数字化的虚拟演示达到表演信息管理,为大型文艺汇演等数字文化产业提供创意系统化的方案和服务。在我们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我名下目前有四名数字表演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大多为本科艺术类专业背景,但在研究生阶段要学习数值分析、矩阵分析、图形引擎、人群建模、智能媒体计算和仿真技术等多门计算机类相关课程。

基于智能媒体的数字表演系统是将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与表演艺术相结合,将“表演空间—表演实体—表演行为”的数字建模、大规模人群仿真计算、实时并行渲染、表演过程仿真、表演和谐人机界面、协同表演等方法,用于解决大型文艺排演、辅助创意编排、三维全景展示、交互式指挥排练及其信息管理的系统性和效率性。“智能媒体与数字表演系统”能够实现交互式智能表演创意及自动智能创意的生成,在面对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演出需求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中表演创意的信息传达和信息管理的效能。

大型表演中导演的创意策划是形成表演视觉盛宴的精髓所在,而其创意策划是导演特定艺术风格和针对特定表演艺术家及表演目标的框架性体现。北京理工大学首创性地将导演创意与数字化仿真技术相结合,使导演创意能够根据特定表演目标和特定表演形式形成预演框架,根据视听信息的表达需要进行创意延展和模块编排,最終形成导演的创意策划在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中的表达。创意信息的设计与管理包括表演策划流程、表演结构、形式分工、节点划分、内容关联表现及层次知识应用,利用机器系统认知学习及强化学习等技术,实时动态预览导演表演方案在先期表演素材中的创意思维模式架构,研究实现导演在特定表演目标下,对知识、素材、表演逻辑的创意策划组织模式建模,为表演创意提供框架性和知识关联性的支持,实现创意智能评估和选择,并对舞台空间建模与动态仿真以及舞台表演的准确与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文艺表演的数字化信息设计与管理,也是信息设计和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特殊应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设计》:您关注当今的信息设计有哪些前沿性特点?信息设计交叉融合了哪些学科的知识?对设计人在知识储备、技术能力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王丽君:当代的信息设计正处在体系性变革阶段,我更加关注信息设计中的数字信息跨平台应用、多感官通道中的信息传达,以及满足用户多种维度的复杂需求等。

信息设计需要融合设计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类、戏剧影视学、传播学、哲学、文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门类的知识,将产品设计放置在以用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框架下,最大限度地攫取各类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有效的信息表达途径。

能够胜任当代信息设计的人才,在具备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对设计师的非技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就需要在艺术、工学、文学等多学科领域一专而多能,学科交叉互涉的知识体系是实现信息设计系统化和生态化的必然构架。

猜你喜欢

智能网虚拟现实数字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到来
智能网联汽车为冬奥会添动力
答数字
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北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规模将超千亿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数字看G20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