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 2021年中国校企协同创新大会高峰论坛

2021-08-19冯翔慧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关村产学研产教

◎ 本刊记者 冯翔慧

7月27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平台主办,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发展中心承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与环球网协办的“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高峰论坛暨2021年校企协同创新大会在京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为主题。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平台理事长马德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华、常务副秘书长丁玉贤,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楠,贵州民族大学校长王林,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李富忠,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黄河燕,丽江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钱金栿,百度AI生态部总经理刘倩,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负责人吴文亚及院校各部门主要领导、教师,企业界及媒体界代表350余人出席大会。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平台秘书长吴井军主持会议。

吴岩司长作了《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的主旨演讲。他以时代需求、战略应答、总体思维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生动地阐述了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的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抓理论、建专业、改课程、变结构及促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六个抓,一服务”,推行高校“金课”,淘汰“水课”的总体思路。他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工程科技改变世界、工程教育引领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师红利支撑国家发展、铸造大国重器。时代需求呼唤工程教育创新,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出未来工程发展趋势和未来工程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做好战略应答需要深化新工科建设,抓理论、建专业、改课程、变结构、促融合,在轰轰烈烈到扎扎实实中再深化。他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一场变革,学生需求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就要建什么样的大学,而不是依据学院现有师资,建设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总体思路有三:一是探索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二是探索高校组织模式变革的新路径;三是探索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的新路径。他谈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新工科建设的一项战略布局,要探索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路径、高校组织模式变革的新路径、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的新路径,重点任务是通过六抓一服务(抓专业、抓课程、抓教材、抓技术、抓实践、抓教师、服务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本刊记者苏楠摄影)

马德秀在致辞中指出,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大形势背景下作出的判断;高校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组织者与积极推动者。期待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期待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科技难题的协同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为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好高水平的现代产业学院,培养现代化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服务,本次会议特意邀请了教育部吴岩司长为大会作主旨演讲。

王建华表示,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跨越,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的风云变幻,面临着数字科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芯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天科技等新科学、新技术全面介入人类生活的转折时期,历史重任和现实挑战,都在鼓舞着、激励着、推动着我们从教育出发,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教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模式,共同促进校、企、学高效益共赢,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在现代教育领域,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作为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是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

杨楠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产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是重要的创新项目源。中关村软件园非常重视和高校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的创新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服务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发展创新,产业快速迭代都对人才供给提出了要求。

贵州民族大学王林校长、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黄河燕分别就《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现代产业学院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分享。

在研讨会环节,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李富忠就“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百度AI生态部总经理刘倩对“以产教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等课题、丽江文化旅游学院院长钱金栿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示交流中心负责人吴文亚对“中关村智能化产业学院建设”分别进行了交流研讨。

为了让大家对大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大会最后安排了圆桌论坛环节,由中关村软件园工程实践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卢文静担任主持。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信息学院院长王震江、包头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马占飞、安顺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庄中文、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吴建生、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胡斌等多位特邀嘉宾通过交流探讨,各抒己见,共同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协同育人”话题进行了畅谈。

与会代表深有感触地说,本次会议是教育界和产业界共谋建好现代产业学院之策、共商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之举的一次盛会。吴岩司长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入解读令大家耳目一新,脑洞大开。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现实,构筑同心,奋进新时代,加强产教融合,为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关村产学研产教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