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代玉雕创作中材质属性的探索

2021-08-19钟灿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翡翠玉雕玉石

钟灿文

(湖南 岳阳 414000)

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在杨伯达的《巫玉之光》一书中,对玉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把玉文化分成了三个阶段:巫玉时代、王玉时代、民玉时代。

那么玉文化进入当代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传统玉雕制作应该归纳在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在工业革命以后,近代制作玉器的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电动机器应运而生,但是传统做玉的方式和内容,思考的问题都没有改变。只是工具进步了,速度更快了而已。而如今已经是信息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最能感受到的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和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关系,人们开始生活在互联网之中。

当下很多玉石艺术创作者在做一些探索,创作方式,种类,材料都很丰富。有一批学院毕业从事玉石创作的群体,他们很敏感的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探索对玉石雕刻的另一种可能性。

2015 年创作的《新物种——起源》(如图1 所示),是钟灿文玉雕创作的里程碑。作品探讨网络和人的关系,网络无孔不入,犹如活体,是网络钻进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也在渴望钻进网络世界?作品的中间主体是可以旋转的,在展览的形式上也有突破,采用悬挂的方式展览在空间的中央位置,让观者可以360 度的观看作品,大大拓展了传统玉雕的空间性。

图1 钟灿文《新物种——起源》翡翠 木100cm*60cm*30cm 2014 年

李腾的作品《寻——石》(如图2 所示)长度达到9 米,在尺寸空间上有极大的突破,以社会性关系为出发点,利用传统翡翠材料为依托,阐述了微妙的社会层次变化关系。

图2 李腾《寻——石》翡翠9m 2016 年

钟灿文的《超脑》(如图3 所示)探索人与互联网的关系,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改变对生命的认识。《链接》《进化·净化》是探索人的信仰在网络世界中的状态。

图3 钟灿文《超脑》翡翠 铜 千层石 50cm*20cm*15cm 2016 年

这些作品相比于传统玉雕,从题材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性探索,更重要的是观念性表达,材质的属性是弱化的。记得一次和雕塑艺术家王瑞琳交谈玉石创作,他很幽默的说:“也想过尝试玉石材料创作,但是玉石不听话”,我们哈哈同笑。因此,不是什么作品都可以用玉石来表达。让玉石作品的材质属性回归本质需要深入慎重的思考。

钱亮有比较多的玉石作品是材质属性的回归。《心灵皂》更多从玉文化的角度出发,彰显“儒有澡身而浴德”的静心体悟。

他与康悦合作的《玉·见45000 转计划》(如图4 所示),是对“传统”玉器创造性转化的系列尝试,在去市场化和形象寓意的过程中,彰显有意味的形式空间,于创新中遇见过去,在传承中预见未来。这些材质属性是无法消磨替代的。

图4 钱亮、康悦《玉·见45000 转计划》翡翠

门工作室的《不为玉碎,宁为瓦全》(如图5 所示)作品是用一块翡翠磨成粉末,然后借助中国传统的造像工艺,把这些玉石粉末重构一片瓦。如果脱离玉石的材质属性,那么这个作品就很难成立。

图5 门工作室《不为玉碎,宁为瓦全》玉石粉25cm*18cm*1cm 2016 年

史金淞的作品《144.58 牛顿·米》作是一个安装在电动不锈钢机械底座上的玉头,在底座的动力原理下,它以每分钟16 次的频率不断地撞击面前的那堵墙。这里的墙和玉头材质是艺术家特定的选择,不能随意替换,用普通石头来撞击,意义就没有那么深刻。

2008 年1 月,在成都某奢华年会上,梁克刚用最新创作的作品“新玉器系列翡翠手铐”铐住自己冲入开幕现场表演行为作品“奢华之囚”(如图6 所示)作。 同样离不开玉这个媒介传达的意义。

图6 梁克刚《奢华之囚》翡翠

《触》(如图7 所示)是探索人和玉的关系,玉是神圣的,人渴望得到,爱不释手,然而将他的形态改变,不再是经验中的感受,变得有攻击性,使人产生恐惧和距离感,那种陈旧的经验被打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材质属性更重要的传达了作品的含义,因此不能脱离玉石媒介。

图7 钟灿文《触》翡翠玛瑙 不锈钢 2016 年

钟灿文的作品《弃物》(如图8 所示),表达的是材质的转换。把丢弃的试管换成玉石,材质改变以后,弃物变宝物,传达出反作用力的意义,然而玉石材质的属性恰恰是作品主要支柱。

图8 钟灿文《弃物》翡翠 钢铁 2016 年

龙兴语创作的《赌石》(如图9 所示)表现了玉石行业赌石情景。把已知的玉石用水泥重新包裹起来,二次赌石传达了更深刻的社会问题。作品本身就是把赌石的含义放大传达给观众去思考。如果换成其他的材质,那么这件作品的意义就难以传达。

图9 龙兴语《赌石》翡翠 玛瑙 水泥 2016 年

在当代,艺术是一种开源的呈现方式,玉石创作也是多元发展,很多的艺术家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玉石作品的多样性。许多作品也突破了材质的界限,上升到更主观的意识形态领域。如何在材质属性上回归本质需要更多的思考,材料属性的不可替代性是玉石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看玉石作品创作者的个人意志可以任意改变玉石的形式,但是材质属性是不可消磨的,强行消磨会弱化作品的本体意义。时代在变迁,文明向前发展,期待更多的好作品呈现,一起共同探索玉石作品的另一种可能性。

猜你喜欢

翡翠玉雕玉石
翡翠湖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一只翡翠手镯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游翡翠湾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