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盆地到高地 把准高质量发展之脉
——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撷萃

2021-08-14徐天宝

山东国资 2021年6期
关键词:南充宜宾产业园

□ 本刊记者 徐天宝

潮涌巴蜀,动能澎湃。

位于大西南的四川省,近年来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努力打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新高地,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2.38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6万亿元,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4.4%增加至4.8%。

从盆地到高地,四川的发展新高地是如何打造的?6月6日至11日,《山东国资》参加“‘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采访团,从成都出发,先后走进宜宾、南充、雅安、德阳等地,访园区、探企业、观产业,聚焦四川企业抢抓机遇、锐意创新的新路径、新气象,切身感受四川崛起之“新”、之“智”、之“力”、之“美”。

四川之“新”:践行新理念新格局

“以前,我以为西部发展产业只是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但到了宜宾,才发现西部城市也可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感慨地说,他已将自己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宾三江新区,推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技术链和产业链发展。

6月7日,采访团首站走进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在浓郁的酒香中品味“世界名酒”五粮液背后的川企力量。

宜宾,位于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水源、土壤、温度、气候尤其适宜酿酒有益微生物的繁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评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宜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诞生于此的五粮液,荟萃三江之美,散发浓郁醇香。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

据了解,2016年宜宾仅有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万人大学生数45.8人,远低于四川省162.35人的平均水平。

如今,宜宾三江新区的大学城、科创城拔地而起。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的核心区和大学城、科创城的承载区,截至2021年5月,宜宾三江新区已落地12所高校、12所产研院和2个院士工作站,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增加到7万人,跃居川南第一、全省前列。

在“双城”赋能下,宜宾的GDP增速从2018年四川第二,飙升至2019年、2020年的四川第一,经济总量由全省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在没有增加财政压力的情况下,宜宾三江新区实现了无中生有、跨越突破,成为“四川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四川之“智”:打造智慧产业园区

6月9日,采访团走进南充临江新区的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这是以大数据和高科技为依托的现代智能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以物联网芯片、可穿戴设备、卫星高频头、太赫兹安防检测设备和大数据配套设备制造为核心的业务,是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智慧产业园区。

走进园区,“智慧”二字无处不在。在产品展示区,一个呈圆柱体的科技装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要走进该装置的玻璃门,停留短短1秒,显示器就能在2秒内呈现出人体图像,金属、陶瓷、粉末、液体等违禁品以不同颜色的圆圈清晰标注,一览无余。这,就是华讯方舟的“黑科技”得意之作——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

“相较于传统金属安检仪,我们这款产品更快、更准、更好。目前已在深圳宝安机场投入使用。”据四川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李军霆介绍,“快”,即两秒就可快速成像;“准”,即除了金属物品,连粉末、液体都可精准识别;“好”,即辐射小,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去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第三个省级新区“南充临江新区”。规划区内区位交通优良,山水资源丰富,拥有五大国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四川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两大开发平台,聚集川东北金融中心、大数据中心和全国首个电网备调中心资源要素,成为吸引高端企业与人才引领南充大城崛起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

目前该区已签约高端产业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680.9亿元,成功落户中科九微、三环电子、华西建筑产业园等“3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正依托吉利汽车、九天真空、太极制药等知名企业,全力培育汽车汽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前身为南充地区红旗制药厂,始建于1969年。“我们可以算是南充土生土长的企业。”6月10日,公司董事长李林接受采访时,话语里有着朴实的骄傲。2014年,公司整体搬迁至西充县多扶工业集中区,长期制约发展的产能瓶颈问题得以彻底解决,集团10年实现产值10倍增长。

“南充临江新区开创升级新区和现代城市发展全新模式,力争成为最有勇气创新的城市。”南充市相关负责人自信地向采访团介绍。

四川之“力”:创新引领新实力

“数聚成渝,首选雅安”!6月10日,采访团走进雅安,探访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这是四川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性价比最优的数据中心,也是四川省首个直连国家互联网一级骨干节点的多运营商网络接入的园区。

据介绍,6月28日,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将迎来开园两周年。两年间,建成4栋“五星级”数据机房,面积超11万平方米,机架规模达到1.2万个,上架率超过60%,在建数据机房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先后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认证;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绿色数据中心等级评估”的“白金级”认证;获得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深圳华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的“碳中和”认证。已吸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长城超云、农信社、易华录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累计签约大数据及关联项目117个,入驻企业83个,协议总投资超450亿元。一座具有新经济特色、容纳20万人的“中国雅云数字科技城”正在西部迅速崛起。

而位于雅安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各类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据介绍,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将于2021年开园,2025年整体建成运营。

“截至目前,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工程1.5公里主干道通车,18000平方米仓储用房、45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智慧物流中心、招商中心的主体施工及粮食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并将陆续投入使用。”川藏物流园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栋说,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力争建成集仓储物流、产业孵化、休闲购物、餐饮娱乐、酒店住宿、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产业园。

数据显示,四川省的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工业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8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了2020年的60%,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1.6万亿元。

四川之“美”:再展生态巴蜀秀

巴蜀天下秀。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在宜宾,五粮液之美,美在青山绿水,美在绿色生态。在五粮液生态环保湿地公园,此前已经处理达标的水,经过再次净化,超越了岷、沱江排放标准,以清水回归自然。

五粮液生态环保湿地公园

自1909年五粮液得名以来,这个举世闻名的民族品牌,持续投入打造世界最美的生态酿酒产区,加快创建“零碳酒企”。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国家“绿色工厂”,五粮液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加强生态基础设施、绿色信息平台、能源节能减排、绿色有机生态产业链等建设,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能力;紧扣时代命题,积极推进宋公河(五粮液段)生态湿地建设项目、五粮液园区整体规划改造升级等生态项目,推动流域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在南充,中法农业科技园,远方丘陵青翠绵延,近处秀美嘉陵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整个智能温室被打造成为一台气候控制计算机,番茄苗可以长到接近房顶,工人们坐升降车到半空中去摘!”园区负责人说起今年10月将在这里种植的水果番茄,令人神往。据介绍,这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半封闭式全智能温室,对高坪乃至川东北地区的现代科技农业产业发展都将起到助推作用。

据了解,南充中法农业科技园区是南充市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共同商定合作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被列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园区总规划面积5.5万亩,主要发展有机食品加工,并与观光旅游、康养水镇相结合,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完善、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基地。尤其农业科技园区里的湿地,它的前身是被采砂人挖得千疮百孔的江滩,园区重新规划改造为凤仪湾湿地,如今已成了候鸟的天堂。

在雅安,森林覆盖率73.9%,被称为天府之肺。雅安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雅雨、雅鱼、雅女“三雅”。这里的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鱼子酱产量四川第一,95%的鱼子酱产品出口到国外,覆盖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供米其林三星、迪拜帆船酒店等全球50多家顶级餐厅。去年,润兆渔业的鱼子酱产量达24.1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近8%,实现年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

“全球市场上近8%的鱼子酱是我们供应的。只有雅安这样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出被誉为‘黑色黄金’的世界顶级鱼子酱。”公司副总经理傅文杨向采访团介绍。在他身后,160多口直径20米的圆形标准化全流水鱼池里,一条条上百斤重的鲟鱼正在自由地游弋着……

西部崛起,巴蜀发力。

巧合的是,就在采访团结束行程3天后,6月15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强调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创新驱动正在成为巴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芯”,一幅巴蜀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观察

为什么是四川?

□ 本刊记者 徐天宝

“噫吁嚱,危乎高哉!”

说到四川,大家就会想起李白诗篇中的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偏居西南的四川,在资源、交通、科技等不占优势的前提下,为什么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一路凯歌甚至一骑绝尘?为什么是四川?对于山东国企来说,到底要向四川学习什么?

在四川采访,所见所闻,除了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强化创新驱动之外,让记者耳目一新的,是四川的发展自信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

“争创副中心城市”是各地发展的热门话题。四川省委、省政府不设门槛,不先入为主,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让各市州树立自信,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百花齐放。对于各市州来说,自信来自哪里呢?

比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四川第四的宜宾市,要想赢得竞争,仅依托传统产业未必能脱颖而出,必须发展新兴产业,弥补短板。三江新区提出“双城建设”战略之初,引来的是一片质疑声:有没有那么多钱建大学城?搞不搞得成?建起了大学城,专家教授愿不愿意来?面对质疑,宜宾市委、市政府坚定自信,必须用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来推动经济发展,才能拥有与国内外先进产业比肩、与世界对话的水平。

四川的新区之“新”,新在政策利好,新在规划超前,更新在营商环境优质。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南充的临江新区努力为企业提供“三到”优质服务。“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宜宾的三江新区推行“终身保姆、贴身管家、私人定制”服务理念——落户新区的每一个企业,都有对应的“保姆”和“管家”。走访企业时,无论企业反映了什么问题,都先收集起来,回来后再分发给对应的部门处理,不允许出现“这问题不归我们管,你们找其他部门反映”的情况。

“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群众舒心、企业暖心、发展同心”“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四川的新区正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夯实四川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从盆地到高地,四川的高质量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并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真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才会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猜你喜欢

南充宜宾产业园
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