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首款纯电动疫苗流动接种车投入使用等

2021-08-13

发明与创新 2021年21期

我国首款纯电动疫苗流动接种车投入使用

图/《科技日报》

5月16日,湖南省衡阳珠晖区茶山坳镇堰头村的文化广场里,停了辆特别的“大巴车”。车子停着不走,但排队的“乘客”却不见少。原来,村民们并非要搭车出行,而是依次等候上车接种新冠疫苗。而这也是我国首台移动式纯电动低入口智慧疫苗接种车,也是我国第一款投入使用的纯电动疫苗流动接种车。

这款接种车根据新冠疫苗接种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由衡阳智电客车联合南华大学共同研发。车内设置了5个疫苗接种台及处置台疫苗冷藏系统、车载接种系统,可实现智能化和网联化,并能及时与疾控中心监控系统连接,实时向监控系统反馈信息。截至目前,该接种车已申报多项专利。

湖南发布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

为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5月17日,湖南省发布了《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综合防控工作指南(2021版)》(下称《指南》)。

综合2016—2020年各县市区的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类型,将9个县(市、区)列为野生蘑菇中毒高风险区。按风险级别,《指南》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指导各地有效预防,努力把蘑菇中毒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中毒发生,降低病死率。

湖南省食安委、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疾控中心每年将根据中毒事件起数或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中毒场所等因素,及时动态调整风险等级。

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星下线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5月13日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时刻——首颗卫星下线。

该条卫星智能生产线于2019年启动建设,目前已具备正式投产运行条件,产线具有“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等典型特征,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满足1吨以下小卫星年产240颗总装集成测试的需求。

据悉,卫星智能生产线建成后,我国小卫星的生产效率将提高40%以上,单颗面积需求将减少70%以上,单星生产周期将缩短80%以上,人员生产效率将提升10倍以上。

新型纳米凝胶让农药不再遇雨无效

近日,西南大学传出消息称,由该校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孙现超研发的新型材料纳米凝胶,其高黏附性能让农药不再怕被雨冲走。相关成果已由《农业食品化学》在线发表。

研究团队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出一种纳米凝胶,该凝胶具有较高的叶面黏附强度。将抗病毒化合物包裹在纳米凝胶中,喷洒在农作物叶片表面后,凝胶会让农药有效成分附着在作物叶片上,以可控速度长时间缓慢释放。针对植物病毒,凝胶能够提升抗病毒药剂长时间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的能力。

实验显示,在实际农业生产应用中,该纳米凝胶不仅能够匹配现有农药喷施策略,还可降低雨水冲刷所致药物流失比例,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且凝胶的原料能够降解,可进一步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并为新型绿色农药制剂的开发和多功能农药的应用提供新策略。

我国超精密测量技术冲破“封锁线”

近日,由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与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所研发的国产化高端产品——数字化激光干涉仪进展顺利。据介绍,该项目研究成果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PV值测量等核心指标及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也突破了国外对超精密测量技术的封锁,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

目前,该项目成果完成了数字化激光干涉仪的工程化,研制出多种口径的商业化检测仪器,实现产学研用的完美结合。相关产品及技术已经在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应用,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端检测仪器在市场的占有率,推动高精密检测技术发展。

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常德下线

图/新湖南

5月17日,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LW2340-180在位于湖南常德的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下线。这款风电动臂塔机最大起重力矩为23 400千牛·米,创下风电塔机世界纪录,堪称风电吊装装备的国之重器。

这款风电动臂塔机最大起重量达180吨,独立吊装高度创下180米的行业新高。该塔机安装拆卸效率高,运输便捷,可覆盖6兆瓦及以下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工作期间可抗6级大风。该塔机运用数字化技术,且智能化程度提升,可实时监测、反馈相关工况信息,从而保障高空作业人员安全。

我国首座移动式光伏发电站投运

图/《科技日报》

5月13日,来自中国石化西北油田(下称“西北油田”)的消息称,该油田油服中心自主研发的首座移动式光伏发电站试运行成功,这也标志着西北油田向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该移动式光伏发电站利用闲置的井场光伏板和蓄电池建造,采用并网、离网双模式。可实现偏远井场无人值守,并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77吨,节约人工成本约11万元。

作为西北油田清洁能源发展的先驱项目,移动式光伏发电站秉持零投入、零污染、高回报建设原则,采用“退井还林”闲置设备,自主设计安装,现已完成了项目的一期示范工程建设。未来还将建设二期、三期工程,计划将绿色环保工作站用电全部改为光伏发电,成为名副其实的环保工作站。

“最强大脑”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发布

5月21日,天津大学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了一款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这台搭载了“最强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成为可守护交通隧道的“安全卫士”。

目前,我国隧道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但隧道在建设和运营中可能产生混凝土衬砌开裂、破损、脱落等问题,隧道内的火情、照明不良、路面积水也可能引发伤亡事故。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高频度、高强度的巡检。

天津大学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开发的这台新型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拥有一颗“最强大脑”:它由执行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和运维系统四部分组成。机器人通过搭载高清红外相机与多类型传感器,结合激光扫描、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实时采集信号分析处理,从而实现对隧道结构、内部环境、工作设备和交通运营等状态的综合性、全天候监测。

空中可移动全息图能与人类互动

前不久,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在空中创造出可移动的全息图像。这项技术为人们的沉浸式体验打开了新大门,使人们可以与共存于其周围空间的类似全息的虚拟物体进行互动。

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使得创造出围绕日常物理物体旋转、爬行甚至爆炸的动画内容成为可能。而且这些图像是真实存在于物理空间的,人们可以从空间中任何角度看到它们。

为了证明这一原理,研究人员创造了在空气中行走的虚拟棍状人物,并让一名学生将手指放在3D体积显示器的中间,记录下这个虚拟棍状人物沿着学生手指行走和从手指上跳下来的过程,从而证实了他们的虚拟图像可以与人类互动。

俄卫星星座可预测北极光

日前,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高管阿列克谢·科瓦廖夫表示,俄罗斯卫星星座未来可对北极光及其可能出现的纬度进行预测研究。

科瓦廖夫称,借助在太空中进行的测量,可以评估北极光出现的概率,预测可观测到的北极光的纬度。他表示,目前俄罗斯航天系统已研制出可记录磁场和辐射场变化的星载设备,基于该设备可预测这些场的产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将来有可能研制出太空异常现象紧急预警系统。

这种星载设备最现代化的系统之一是太阳地球物理综合体(GGAK-VE),它安装在今年2月28日发射升空的“北极-M”1号卫星上。

图/新华社

夜间人造光影响昆虫白天授粉

近年来,世界各地在夜间使用人造光的数量大幅增加,这将对夜间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因为有些生物在夜间有一些重要的生态过程。

瑞士苏黎世大学和Agroscope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首次证明,夜间的人造光也会对昆虫白天的授粉行为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小组使用商用路灯在夜间照亮了6片天然草地上的植物授粉者群落,其他6片天然草地则被遮住。研究小组集中分析了21种天然存在的植物物种和昆虫物种。研究结果表明,夜间的人造光改变了白天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的数量,具体情况取决于植物种类。同时,夜间传粉者的活动也因人造光的存在而不同。

根据研究团队的发现,研究人员呼吁“对光污染的生态影响进行更彻底的研究,并采取行动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全电动“海上滑翔机”有望2050年投入运营

为了降低沿海城市之间的旅行成本和减少麻烦,近日,总部位于美国的丽晶公司开发了一款“海上滑翔机”。这艘全电动飞行器将飞机的速度、舒适性和导航系统与船只的方便性、可操作性和可负担性等特点结合在一起,时速可达290公里。丽晶公司已获得很多订单,并计划在2050年之前将其投入客运运营。

报道称,这种半飞机、半船型的飞行器类似于气垫船,它在机翼和水之间的加压空气产生的动态气垫上飞行。同时,这艘飞行器是全电动、零排放的。由于能源和维护成本低,其定价会更低,这一点“意义重大”。

美国知名投资人马克·库班说:“有了这样的飞行器,沿海运输的效率将提高100倍。丽晶公司改变了在两个海岸之间往返的想法,让旅程变得又快又容易。

世界最大冰山在南极洲形成

日前,欧洲航天局发布新闻公报称,一座巨型冰山从位于南极洲威德尔海的龙尼陆缘冰断裂,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面积约4320平方千米。

根据公报,这座冰山由英国南极考察处发现,并由美国国家冰中心利用欧洲“哨兵-1”卫星近期拍摄的图像确认。

该冰山被命名为A-76,长约170千米,宽约25千米。它的面积超过同样位于威德尔海的A-23A冰山,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冰山。A-23A是此前最大的冰山,面积约3880平方千米。

“哨兵”系列地球观测卫星是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共同倡议的“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帮助欧洲监测陆地和海洋环境并满足其应对自然灾害等安全需求。

可自主跳动的人类自组织心脏类器官培育成功

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迷你”心脏类器官,称为“类心脏”,它们可以自行组织为心腔状结构而无需实验支架,可自主跳动。这一成果可能会彻底改变对心血管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以特定的顺序激活所有参与胚胎心脏发育的6个已知信号通路,诱导干细胞自行组织。随着细胞的分化,它们开始形成独立的层,类似于心壁结构。经过一周的发育,这些类器官自组成一个有封闭空腔的3D结构,相当于25天大的心脏。这种过程类似于人类心脏的自发生长轨迹。这种“类心脏”可有节奏地收缩,跳动速率与相同年龄大小的心脏相同,并对组织损伤有修复能力。

3D扫描新方法可检测透明物体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IOF)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激光和热辐射进行3D扫描的新方法,可精确测量透明物体的外形。

以前,光学3D传感器通常无法准确探测透明物体。因此,在测量透明物体时,不得不先将物体临时涂上漆,扫描后再费时费力地将其清除。

IOF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方法不需要对透明物体进行预处理,即可精确检测其外形。该系统的核心是一个高能二氧化碳激光器,将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照射物体,激光能量会被测量对象吸收,并辐射出其中一部分。两个热像仪从不同角度分析这种热信号,利用研究所自己开发的软件,从两个视角的信息来计算空间图像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测量对象的3D数据。

新型意大利面:包装时扁平 烹煮后立体

图/《科技日报》

在科研人员眼中,管状或螺旋状的意大利面非常适合吸收酱汁,满满的酱汁可以顺着“滑梯”流下来,包裹住面条,给人们的味蕾带来幸福的感受。但这样形状的意大利面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效率低下。对此,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扁平意大利面,它在烹调时会变成人们熟悉的三维立体形状。研究小组称,该发明能够节省意大利面的包装材料,降低烹饪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

为了研制出能“变形”的意大利面,研究人员在扁平的面食上刻上凹槽。通过在特定的模式下放置凹槽,研究人员可以控制面食在烹饪时形成何种形状。

研究人员表示,同样的开槽技术也可以用来改变硅树脂片的形状,因此它或可用于研制柔性机器人和生物医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