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主亦客

2021-08-11林半野

安邸AD 2021年7期
关键词:布面油画家具

林半野

黄锐,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有声望的艺术家之一,创作平面、立体、装置作品及行为艺术,1979年最早公开发表了抽象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发表作品,多与道家或是禅宗的空间思想有关。目前主要在北京生活及创作。后方为黄锐202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左图《达摩面壁-南》,右图《紫金顶习作》。

门框后方的画作为黄锐2020年创作的丙烯颜色屏风《黑色的半月》,右侧墙上为黄锐1983年创作的自画像。

“星星美展”发起者,798的最早入驻者,“白云馆”的主人,这些都是艺术家黄锐过往生活中的浓墨重彩。如今他搬到远离喧嚣的居所,一边创作一邊醉心于音乐和阅读,既像主人、亦是客人,时时刻刻捕捉着生活的美感。

黄锐家里的很多家具,柜子、办公桌,写字台、长椅都出自798工厂时期。黄锐想,攒着这批家具有朝一日或许能再捐献回798形成一种纪念。

常见于上个世纪公共空间的双人椅,黄锐将它们摆在家中,似一件穿越时空的艺术装置。

推开艺术家黄锐家的大门,感觉像从北京的夏跃入了上海的秋。公馆大宅似的室内结构和内饰,搭配红棕色、看来已颇有年头的老式桌椅、柜子,将窗外炙热的空气隔绝了几分。“我可是一点儿都不‘南方,”黄锐幽默的谈吐带有明显的北京口音,“还有人说我这像俄罗斯的‘达恰。北京、上海、俄罗斯……东西方元素,歪打正着,都可以有”。2019年,黄锐将环铁艺术区内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个人工作室“白云馆”捐献成为公共艺术空间后,重新安顿在这处适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房子有三层,面积较以前小多了,一层客厅、餐厅、厨房、茶室;二层主卧、客卧;三层工作室的布局也是现成的,黄锐搬进来时,只根据日常生活、创作,外加一些社交活动的需要,在细节上“凭感觉调配了一下。”“如果让我来设计肯定会更概念一点,就像白云馆那样。但现在,入境随俗,不如跟着它的感觉和趋向走,既不当它的主人,也不当它的客人。”这样的状态,对黄锐来说落得轻松。比如,最近他在二楼靠里的圆厅借着斜阳读书、写点笔记;到了冬天,则喜欢在生了壁炉的一楼找个比较独立的角落。“离人远一点,但总的来说挺随意的。”可这无形中增加了黄锐的工作量,当习惯性捕捉灵感的日常瞬间都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他只能笑着感叹“,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工作”——生活就活成了艺术。

角落的墙上作品为黄锐1984年创作的《空间结构》;画作前的装置作品为黄锐2021年创作的《观音-音》局部。

房子里有不少老家具从798工厂时期就跟着黄锐。早在2002年,他打头入驻798厂区,租下一个车间作为工作室,赶上2004年798腾退单位办公室,又收购下一大批家具。黄锐有一种坚持,是“到哪我都要有自己的家具”。他回忆80年代在日本旅居,好不容易磨着房东租下一套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日式木造小楼,却特意从中国运去一些老家具,八仙桌、官帽椅,摆在一层客厅用。说起缘由,他只是讲述:“去喜爱艺术品的一些老朋友家里做客,他们之中有大正、昭和时期留过洋又回日本的,会把楼下的客厅做成西式的,楼上保持日式的。还认识一个京都国立博物馆的资深顾问,永远穿着大正时期的衣服。”自己是否从那些老派绅士处学到这种一丝不苟的身份认同,用身边的物件标记着小我在大时代之中的迁移?黄锐只是用片刻停顿给出了开放性的答案。

他体验过走得特别顺的年代,组织“星星美展”得到爆发性的成功,成为先锋艺术家的代表人物,生命的青春火花好像能与创作直接转换;他接触老子的《道德经》,在珍贵的懵懂状态里却能用线条在空间中展示哲思的形式。他也经历了不怎么顺的年代,在日本结束了自己的仓库,毁掉了一批大尺幅作品,虽然事实上是因为超过运输预算。但毁掉作品、毁掉自己的想法,或许还包括后来离开798、捐献白云馆,不断地告别、重建,也都成为创作的一部分。黄锐分享,“时代造就一辈人,每个时代的艺术都在发现、提炼着‘接近完美的理想。我现在做的,不完全是当下的,但也不完全是属于过去的。或许可以说,我在按照传统素材、经验和表现手法来尽述当下。”他进入一个新的创作阶段,寻求一种“阴柔”的平衡:“年轻的时候,懵懂是动力,人到中年可能会失去,但我决定不要丧失这些东西。经历过失败,便让我觉得失败只是一个过程。比从前要沉着得多,甚至更有直觉,能够控制着懵懂为自己服务。创作不再是高调、主题、力量型的,而像在影子里、记忆里,是被动的,但感受它的脉络,又是‘靠谱的。”

黄锐会为创作记笔记,绘制大量手稿。不久前,北京文华东方酒店呈现的黄锐个展“紫金顶”就专门用走廊的一整面墙展示大作品成型前的四十多张线稿和草图。“细致的准备工作看来是条理化的,却在即兴的状态下产生自然助力,并不会减少偶发的灵感。”家中餐厅的位置在一楼圆厅,音乐厅也设置在这,借由圆弧的墙面恰好形成完美的环绕立体声。他在餐椅上正襟危坐,像授课般推荐贝利尼的作品:“歌剧写得好的,第一要算天才莫扎特,第二就是贝利尼,你听他为唱段做的设计,以柔克刚、举重若轻。”几天前,Temple东景缘的创始人Juan还来这借住一晚,边喝酒边聊比利时钢琴比赛的趣闻,对此,黄锐笑称,“听音乐、喝酒,润物细无声,就像水管一样,得时常调一调。如果我连这些生活情调都没有,Juan怎么会隔长不短来我这住一下呢?”

“无时无刻不在工作”让黄锐的生活与艺术不分家,他最喜欢听音乐,而且必须专注地听,不让音乐成为伴随的背景音。

墙上画作为黄锐1985年创作的《空间》;旁侧雕塑为黄锐2012年创作的《ICU》

侧雕塑为黄锐2012年创作的《ICU》。2.餐厅墙上的人物畫作为黄锐198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张国清像》。

楼梯间悬挂的布面油画《石庭观月-日本十大枯山水-9(桂离宫庭院)》由黄锐创作于2020年。

玄关墙上画作为黄锐2020年创作的《黑月》系列布面油画。

“ 那时他们把很多家具摆在要拆的楼前面,我就想收来自己用。有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忆价值,也有一定美学价值。”

卧室也是黄锐平时听音乐的地方。唱片架上方墙上的画作为黄锐创作于1983年的布面油画《四合院的抽象》。

洗手间墙面悬挂的黄锐作品,左为创作于1981年的纸上水墨《无题》,右为创作于1981年的布面油画《日暮》;前方摆放的《女像》装置出自艺术家王克平。

画框内为黄锐2006年的作品《女人》雕塑草图;画框下方为黄锐与深圳NoirStudio合作设计制作的“恋人系列之恋人椅”3D小样

墙面上悬挂的画作为黄锐创作于1981年的布面油画《内城》。

“抽象的主题需要理性的智慧。我的理性就是对数学的敏感。在创作中,对空间的把控、比例上,我都会让它变成数学。”

平时,黄锐会在二楼靠里的圆厅阅读、记笔记。近景左侧墙面悬挂黄锐创作于1981年的布面油画《待人之墙》。

院子里的喷泉雕塑名为《无题》,由黄锐创作于2018年。

猜你喜欢

布面油画家具
油画
杨晓艺布面丙烯画作品选登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曹海艇作品赏析
家具设计·互动
油画去哪了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再写生·共写意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