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害羞和内向不是一回事

2021-08-10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埃利性格特征外向

对于性格,我们常把人群分成外向和内向。但内向的人未必害羞,只是更喜欢独处;而外向的人在社交时也可能害羞。

伦敦国王学院发育行为遗传学教授塔利亚·埃利表示,只有30%的害羞是由基因决定的,70%则是对环境的反应。过去十年间,像埃利这样的科学家开始研究DNA本身,他发现,每个个体的基因变异只有很小的影响,但当把几千个基因变异组合起来看,影响被放大。即便如此,也不能孤立看待基因对害羞的影响。

埃利认为,环境对害羞性格特征的形成更为重要。实际上,我们不能忽略遗传学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我们总是选择与实际倾向相匹配的环境。比如,一个害羞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操场上看着其他人玩耍,而不是参与其中,因为独处让他们感到更舒服自在。另外,人们形成害羞的性格特征也可能有进化上的原因。她说:“在一个团队中,有人善于探索并融入新的团队,他们是很重要的;但那些讨厌冒险、更多地意识到威胁并能更好地保护年幼孩子的人,也是很有用的。”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博士生杰西·孙强调,害羞和内向不是一回事。内向的人甚至可能还是擅长社交的人,只是他们更喜欢独处;但害羞的人既可能是内向的,也可能是外向的,在社交时往往表现出焦虑。她认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兴奋、热情和快乐的感觉,而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容易有这些感觉。于是,研究人员思考了一个有趣的角度:假如一个内向的人,却“假装”很外向,是否能获得一些快乐和热情呢?结果显示,那些比较内向的人在积极情绪方面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极度内向的人会感到更累,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可见,伪装的外向,无法变成内心真正的快乐。

害羞的表現也存在文化的区别。相比内向,美国人更看重自信、外向的行为,而在亚洲的东亚地区,安静和保守更可取。对眼神交流的态度也因国家而异。鲍尔州立大学专注于亚洲研究的退休教授克里斯·鲁格萨肯说:“尽管良好的眼神交流在西方受到赞扬和期待,但在包括亚洲和非洲在内的其他文化中,这被视为不尊重和挑衅的表现。在这些群体中,眼神接触越少,越能传达尊重。”

总的来说,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只是性格差异,但害羞却是一种情绪特征,一般人多少都有,如果这种情绪特征影响到生活和工作,你可以寻求认知行为疗法加以干预,使自己社交时不焦虑。

(据《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埃利性格特征外向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最有效的药方
最有效的药方
最有效的药方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