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石质文物保护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1-08-09马振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保护困境对策

马振华

摘 要:广东的石质文物历史跨度长、分布广。受各方面因素限制,长期以来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一直未能系统地开展。环境的影响、技术的壁垒、管理上的难度是制约保护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尝试在新时代文物保护指导思想背景下,探索通过评估、监测、研究等多种对策解决石质文物保护的难题,以期能为综合提升广东石质文物的管理与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困境;对策

广东,简称“粤”,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石质文物,是指以天然岩石作为建造材料的,或以自然岩体作为赋存基础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广东郁南磨刀山旧石器遗址考古发现,证实了广东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珠海宝镜湾岩画是距今已有4000年的史前文化遗址,石刻内容是广东至今最早的文字记载。广东多处的考古发现,证实广东于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广东的石质文物作为历史悠久的遗产载体,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受种种原因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保护体系,给这一彰显岭南文明的实物遗产带来些许遗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开展广东地区石质文物保护问题,同样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广东地区石质文物(与地质体相连的)面临的问题,分析广东地区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保护的途径,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好广东地区的石质文物。

1 广东石质文物的地理环境特征

1.1 广东石质文物的地质环境特征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邻广西,北接江西、湖南。东西跨度约800千米,南北跨度约600千米。地势北高南低,从粤北山地逐步向南部沿海递降,形成北部山地、中部丘陵、南部以平原台地为主的地貌格局。

广东省境内的石质文物主要以岩浆岩和沉积岩为主。其中,岩浆岩的文物载体按矿物类型分以花岗岩与玄武岩为主,粤东及沿海一带大部分石刻与石窟寺材质为花岗岩,如珠海市的宝镜湾岩画、潮州市的石尾山岩画、汕头市的胜观岩寺与石岩古寺、湛江市的湖光岩楞严寺等。沉积岩是广东石质文物分布最广的岩体材质,主要以变质砂岩类和石灰岩类为主要特征。砂岩类的石刻文物类型丰富,有摩崖石刻、碑刻、石雕造像等文物遗存,这些砂岩文物遗存主要以红砂岩为主,以粤北著名的丹霞山区域最具代表性,如梦觉关摩崖石刻、锦石岩摩崖石刻,其中西竺岩寺、燕岩禅寺等石窟寺就有五处之多。除此之外,河源市龙川县也是红砂岩文物富集的区域,石窟寺的数量也仅次于粤北地区。石灰岩石质文物的分布主要以北江流域与西江流域为主。如北江流域乐昌市的江湾村西石岩寺,英德市的观音岩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通天岩摩崖石刻,西江流域的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德庆县的三洲岩摩崖石刻,罗定市的龙龛岩摩崖石刻。

1.2 广东石质文物所在区域气候环境特征

广东省地处低纬度,又近海洋,属于东亚海洋性季风气候,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阳光辐射与水资源最丰富地区。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1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同样呈北低南高。粤北山区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寒潮和霜冻是广东北部地区每年冬季经常出现的气候特征,零度以下极端气温常年影响韶关—梅州大部分位于山体之上石质文物;南部以雷州半岛年平均气温最高,达23.8摄氏度,夏季南部沿海区域日照时间长,环境温度高,石质文物受其影响,表面温度更是超环境温度。

广东地区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90毫米,最多降雨量为2254毫米,最少为1300毫米。一年四季,春天的连绵细雨、夏季的台风暴雨、冬末初春的低温阴雨,给分布于广东各地的石质文物带来极大的环境考验。

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以夏季的台风及洪涝影响最为频繁。台风主要影响汕头、汕尾、惠州、深圳、珠海以及雷州半岛等沿海区域;洪涝主要发生在珠江水系,对石质文物集中的北江流域、西江流域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广东石质文物的保护困境

2.1 环境困境

水害是广东石质文物保护的天敌,这是由地域环境和气候因素决定的。水害分多种形式对石质文物产生影响,产生水害的因素有不可逆的自然因素与可改变的客观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条件下的降雨、降雪(霜)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客观因素,有岩体变化条件下的面流水、渗水及毛细水等。水害对石质文物形成的破壞是多样的,解决途径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年降雨量较大的广东地区石质文物开展水害治理研究,其意义不言而喻。

高温高湿是由广东处于北回归线上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决定的。受降雨量的影响,地处岩体区域的石质文物长时间处于饱水状态,夏季天气酷热,石质文物受高温高湿影响,强度高的花岗岩石同样会产生崩脱现象,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沿海一带石质文物表面局部岩石崩裂、凹凸不平现象的重要原因。相对于夏季的高温高湿,广东北部区域石质类文物以红砂岩居多,相对低温高湿,冻融现象频繁发生,砂岩类文物风化、片状剥落成为常见的病害现象。

受降雨量及环境湿度影响,生物生长发育速度明显,低等植物在阳光与雨水作用下,快速生长,形成的青苔、攀爬类等植物对石质文物轻则产生表面侵蚀破坏,重则是根茎带来的石质文物结构性损伤。生物病害中的微生物侵蚀也是石质文物风化的主要问题,高温高湿是微生物快速繁衍的重要原因。南方地区石质文物的微生物病害防治,治只是目标,而重点在于针对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控制,防止或延缓其在文物本体上造成直接的损害。

2.2 技术困境

广东相对于其他石质文物大省,保护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在已实施的个别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中,技术较为单一。如有为解决红砂岩风化而进行的材料试验,也有为渗水而进行的灌浆工程。由于文物级别不高,相关的基础研究大都没提上议事日程,广东各类石质文物的风化机理研究、环境破坏分析、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等均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手段缺乏是广东大量石质文物在保护上的普遍现象。在经费不足、非文物系统管理的基层文物,情况更为严重。石质文物大多以描红涂色就是保护,再配以植物清理,文物的保护工作就已经实属不易。这种粗糙式的保护是目前广东石质文物的主要保护现状。而部分有经费的文物保护单位错失了在石质本体保护技术研究的可持续性,最终也不能形成提升当地石质文物本体保护的有效途径。

保护成果令人担忧。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自古就有,如七星岩摩崖石刻,明代就有立字严禁砍伐,近代建立的碑亭就是对唐李北海碑最好的保护。受国内科学手段保护石质文物影响,省内个别石质类文物也进入科学保护的行列,经过若干年,再审视其保护成果,材料的适用性、施工的工艺问题已严重影响文物的真实性。不坚持可逆性原则,动辄就上保护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工作中大有延续之势。

2.3 管理困境

广东石质文物有700多处,专业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较少,级别高的国保、省保大部分由当地市县文物行政部门或博物馆代管,大量的低级别文物基本是镇街村的文化管理人员兼管。对石质文物保护高要求的专业管理,这种管理现象显然是无法满足文物本体的保护要求,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重要的石质文物随城市开发散落路边,也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一些很重要的石质文物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日常维护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石质文物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基层管理机构一则人手不足,再则没有可执行的标准,所以大部分石质文物基本处于有人管没有保的状态。在预防性保护大量应用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当下,日常保养维护更应提上日程。

3 广东石质文物的保护对策

3.1 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评估体系的目标是为石质文物建立损坏发生前的控制及损坏发生后的保护问题。评估的体系包括石质文物的风险调查、现状分析、风险等级划分、保护管控、灾害预防。通过体系的建立,对石质文物保护由被动的保护方式转变成主动地改善目前文物的保护现状,给目前存在的石质文物保护困境提供一个管理框架。

广东石质文物分属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类岩体文物,建立评估体系,有利于建立管理与研究、管理与保护的对象。通过评估体系的建立,让不同级别、不同保存现状的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的路径可遁。

评估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工作,省级管理部门以区域性的保护管理评估体系为主,对石质文物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建立石质文物总体评估体系,为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支撑,统筹全省的石质文物保护的总体行动;区域性的管理部门,执行专项性调查,组织落实石质文物专项研究,建立本区域的石质文物保护机制,开展文物的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3.2 开展监测分析

开展石质文物保护监测是遗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环节。开展监测工作,在技术上尽早掌握文物本体及所处环境的基础信息,为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服务;在管理上对游客承载量进行监测,掌握文物开放与游客量对文物产生影响的矛盾关系;在安全防范上,对文物实体进行监测,解决人员紧缺问题;对于防灾减灾,监测工作将有助于预防与控制自然灾害对文物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文物产生的影响。

监测工作分四个方面开展:气象及灾害监测,环境及岩体监测,本体病害及风化监测,游客量与安全监测。建立省级石质文物保护监测平台,与各地文物保护单位实现监测信息互联互通。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监测数据实时传递,同步更新;监测平台通过采集监测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置与传送,形成一套完整的石质文物数据源。

在取得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大量的分析研判工作才是监测工作能否产生实际作用的关键因素。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配置,各类风险性预警可按管理权限传输到相应位置,让相关管理人员能快速地参与风险的处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集成管理,形成各类报表、各单位分报告,并汇总为全省的总报告,建立起石质文物监测的定期报告制度,提升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为实现预防性保护奠定技术基础。

3.3 建立文物信息库

建立石质文物信息库,是将文物的调查信息、测绘成果、影像资料、文字档案、监测数据、评估报告等数据信息统一入库进行管理。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对石质文物在管理、研究、保护与利用的快速信息交换,解决信息共享瓶颈难题。

信息庫的建立将提升石质文物的管理水平,通过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形成规范性的交换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在计划管理、规范保护、专项整治、资金投放、应急预案、绩效评估等方面都会形成数字化的管理与运行体系,减轻管理过程的复杂性,提升管理效率。

信息库的建立将解决保护各阶段的技术需求,信息库应支撑基础信息是基于管理单位而开放的信息平台,基层管理单位在执行各阶段保护工作中,能在信息库中获取文物价值信息、测绘成果、影像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公开资料,使基层管理单位在保护工作中发挥信息技术对其保护工作的指导,促进基层管理工作的提升。

3.4 开展保护研究

石质文物保护目的是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最大限度保存现有文物的历史信息。《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指出:“研究应贯穿保护工作全过程,所有保护程序都要以研究成果为依据。”石质文物的保护研究,是由文物的价值研究和保护技术研究两方面因素组成的。在价值阐述与保护过程中,研究成果是文物真实性的反映,也是我们解决保护难题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石质文物的价值研究,准确把握其历史信息与脉络,为石质文物的保护调查、评估、规划与保护提供正确的理论方向,同时,价值研究成果可使石质文物保护的各关切方在保护方式等多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从而推动石质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主要从石质文物所处环境、地质条件、风化机理、保护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环境研究从气候条件对文物影响入手,弄清文物所在地气候条件对文物造成影响的基本特征;对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主要分析文物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岩体分布情况,特别是针对岩体水害研究,是解决石质文物外部环境影响的关键课题;文物本体风化与保护技术研究,重点要关注风化机理,在科学研究、分析、试验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

3.5 低级别文物支撑政策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广东省的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共有769处。在这些石质文物中,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占绝对多数,在现行文物保护资金政策下,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基本靠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省内除个别有经济实力的地市能支持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经费外,大部分的石质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列入保养维护工作当中。

启动低级别文物支撑政策,这要求各级政府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中石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从保护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开展专项行动等方面真抓实干,让保护的红利不仅惠及国保、省保单位,也让省内的低级别石质文物享有一定的保养维护权。

4 结论

近几年国家对文物保护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工作部署,广东的石质文物保护工作希望能抓住机遇,切实走出一条石质文物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途径。

猜你喜欢

保护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