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知止观四题

2021-08-06何珊

西部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理学大学

摘要:“知止”是《大学》之中重要的概念,贯穿《大学》始终。“知止”有其丰富的意蕴,包含人对其所当止之处的认知,自身对于当止之处的践行以及如何守其当止之处等含义。知止于“至善之境”这一当止之处需要个人从内修和外化两个方面去做功夫,这是《大学》知止的主要内容。同时,“知止”观的特征体现在知止原则上的表里如一与知行合一、知止路径的渐进性与阶次性以及知止目标的超越性与永续性。正是《大学》“知止”观的丰富内容,使其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关键词:《大学》;知止;止于至善;理学

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115-04

《大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朱熹认为它是“初学入德之门”的指导书,由此可知古人对于《大学》的推崇。《大学》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提出了一整套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学进德之序。在《大学》中,“知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大学》全文之中,理解了“知止”就理解了《大学》。

要全面理解《大学》的知止观,首先要明确“知止”的含义是什么,“知止”于何处,以及如何“知止”这三个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大学》原文。

一、“知止”的含义

《大学》之中第一次提到“知止”是在《大学》的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对于这句话中“知止”的理解,以前的思想家更加侧重于对“止”的解读。这一句中有两个“止”,郑玄在注《礼记·大学》时认为这两个止是一样的意思,“止,犹自处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前一个“止”注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也”,第二个“止”注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通过对郑玄和朱熹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止”字有停止和不迁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知止”就是知道停止。

在之后的文本中“知止”二字没有一起出现过,“知”在之后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比“止”字多,在“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和朱熹都对“知”字进行了注解,郑玄注“知,谓知善恶、吉凶之终始也”。朱熹注:“知,犹识也。推及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郑玄和朱熹对“知”的理解侧重点相同,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就是表示认识,即人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能力。但是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确实包含了知识论层次的知识,但是也不仅仅只有这一部分。《孟子》之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所提到的“良知”“良能”是不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而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本性。孟子所提到的良知并不是认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学意义上的问题。北宋时期的张载提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的对象是外在的客观事物,是人的耳目感官和外在的客观事物进行交流而得到的知识;“德性之知”不依赖于人的感官,因为归根到底这不是知识论的问题。由此可知,“知”具有认识上的含义,还有伦理学上的含义。

“止”字在之后的文本中出现在“《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郑玄在这里将“止”注为:“于止,言鸟之所止也。就而观之,知其所止,知鸟择岑慰安闲而止处耳。言人亦当择礼义乐土,而自止处也。《论语》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郑玄认为,对于“止”而言,动物也会止其所止之处,同样,人要知其所当止之处,人应当止于礼义之中,礼义为人之本。朱熹注云:“止,居也,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也。”从郑玄和朱熹的注中,我们可以发现“止”就是当止之处,万事万物都有其当止之处。在这里,“止”仍然是指停止的意思,但是郑玄和朱熹赋予了其人之本性的内涵。

通过以前思想家对于《大学》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知”字在原文之中的意思就是识,就是指自己对于自己本身的认识,对于自我德行的认知。“止”在文本的内涵有两个,第一个是“止”的基本含义:停止,万事万物都有其当止之处。第二个是“不迁”,当达到当止之处之后,还要居于此地,固守此处,而不迁移。而知止就是知道作为一个人的当止之处在哪里,对自己的当止之处有着清晰地把握。

通过对于《大学》文本的解读,我们对于“知止”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概念,接下来分析既然“知止”是指认识人的当止之处,那么人应该止于何处?

二、《大学》知止观的主要内容

(一)“知止”于何处

对于人应该止于何处,《大学》在第一章中就给出了答案,“知止”就是“止于至善”之地。“至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为:“事理当然知极也。”那是什么事理的极点?应该是“明明德”和“亲民”之极。

1.何谓“明明德”

“明明德”郑玄注:“明明德,谓在明其至德也,”朱熹注:“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郑玄对于此的解释就是人要明白自己有道德,而且是最高级的道德。朱熹则不同,朱熹在对这一句的解释思辨程度比起郑玄的解释更强,朱熹为这种道德提供了形而上的来源,也为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德性提供了依据。“明德”是上天所赋予每个人的,因为我们普通人无法靠自明明白后天的原因,也无法让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德性,但是因为圣人的存在,我们依然可以学习到“明德”。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明德”的存在,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层次,达不到上文所说的“至善”。

明明德是一个人能够修身以及成为一个道德人的前提和基础,相当于你开始对于自身的本性有了一个最基础的认识,这个绝对不是你的当止之处。因为明明德只能算是一个知识上的认识,它还没有成为你内心中的法则,让你不论任何时候都按照此行动。所以说明明德是一个较低的层次,需要认识到我们应该将这个认识上的明明德推进到“至善”。

2.何谓“亲民”

明明德偏向于个人的修身,而“亲民”更偏向于社会的作用。朱熹认为“亲”应该是“新”,所以“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朱熹的这个改动使得“亲民”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新自己,通过修身使得今天的自己比以前的自己在德性上更进一步。这个观点在后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能够体现出来。第二就是新别人,推以及人。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亲”字不需要改作“新”,“‘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王阳明的这个解释重点放在如何推以及人,对周围的人“仁之”,那么周围的人必然会投桃报李。

由此可知,“亲民”强调推以及人,儒家的思想从来不是只强调个人的修身,很注重对于社会的作用,家国一体的观念在《大学》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亲民是明明德的下一步,强调的是一个社会人应该如何做。亲民并不是说对别人做一两件好事就可以的,只有将亲民发挥到极致之处才是所当止之处。

3.知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最高级的善,是事理当然之极。大人之学需要明己德、新民德,但是并非随便做几件好事情就是明己德、新民德。大人之学的关键在于人要能自明其德性,并且能友善其他人,新周围人的德性,到极好的境地才知止。此处的止是指停留、居住,至善之地才是最终需要停留的地方。“至善”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只有到达“至善”的人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能有所不能。

(二)如何“知止”

在对《大学》“知止”的定义和知止于何处进行分析之后,需要思考如何“知止”。首先要明确“知止”不仅仅是指认识层面上的问题,知道自己止于何处之后就结束了,最终的目的在于能得,得是指“得其所止”。所以对于如何知止应该从个人的修身和社会地位方面作为,也就是内修和外化。

1.内修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大学》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过程。圣人自明其明德,记述下来给普通人学习。所以普通人要好学以求智,智慧是一种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是人之德性外在呈现的状态。人内修其德性,首先要能判断孰是孰非,孰好孰坏,而这种判断是非的能力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

普通人即使知道这些明德,这些明德毕竟还是外在于普通人的知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普通人如何去明这些明德。《大学》之中讲“格物”,万事万物都有其“理”,如果对圣人之言有所疑问,那么只能自己去“格”。当人们通过“格物”知道万物所当止之处,并不意味着生活之中的行为符合当止之处。在这时,人的当止之处成为心里的一个标准,依靠这个标准来“诚意”,意是心之所发。诚意在于勿自欺,知至而后意诚,诚意的基础在于致知,在于知万物皆有所止,如果不从心底里去认识这一点,那么就无法做到诚意,无法做到勿自欺。不自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慎独,独居之时最容易自欺。心中常存善的念头,也要时刻注意不被情绪所左右,也就是正心。心乃身之所主,正心就是教导个人对于情感地把控(人的喜怒哀乐都不能过度),时刻关注自己情绪上的变化。心如果被情绪所左右,就无法约束身体的行为。

“知止”并非是知识上的理解,而是生活中的实践,也就是修身。《大学》中讲“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而修身就是本,修身的内容从格物致知开始,再到诚意、正心。

2.外化

儒家的思想并不是单纯强调个人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这个思想在《大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种修养脉络使得古人的修身之道不能仅仅停留于内在的修行,必须贯彻于日用伦常之中,每一个人除了是独立的个体之外也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儒家注重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知止除了需要内在的修养也需要外化,包括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践履之止。

处理各种家庭关系是外化的重要表现,家庭之中的关系主要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以及夫妇关系,其中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是一种相对关系,一个人可以为人子女也可以為人父母,可以为人兄长姐姐也可以为人弟弟妹妹,而齐家就在于处理好这些关系。在处理家庭关系之中,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家庭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要知这些不同角色自己的道德要求是什么。为人子女,要孝顺父母;为人兄长,要友爱兄弟;为人父母,要慈爱孩子。要牢记这些当止之处,不要让自己被各种情绪所左右。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也是一样的,首先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是什么,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道德要求。其次要时刻践行这些道德要求。儒家对于自我修养的追求并不仅仅是指个人孤独地去追求内在的心灵平静,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断地和外在的人接触,这种和周围人接触的过程是人之德性不断外化的过程。

三、《大学》知止观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大学》“知止”的含义,“知止”于何处,以及如何“知止”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知止观的三个基本特征,知止原则上的表里如一与知行合一、知止路径的渐进性与阶次性以及知止目标的超越性与永续性。

(一)知止原则上的表里如一与知行合一

在知止的原则上,《大学》是注重人的内心想法和行为保持一致即表里如一,同时强调知行合一,思想学说和生活实践融合在一起。人对于自身德性的认识并不只是停留在认识上,而是能够在生活中去运用。知和行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递进式的关系,而是一个互动的模式。在认识自己德性的基础上,要在生活中去践行。知行合一重要的标准在于自身的认识和行为要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自身对于自己念头的诚实面对,“恶恶臭,好好色”这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反应,如果说自己喜欢臭的,不喜欢香的,这就是知行不合一的表现。第二,在对待别人时不能推己及人。在生活中对待别人无礼,但是却希望别人礼貌的对待自己。

(二)知止路径的渐进性与阶次性

《大学》中三纲领之间最重要的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目标。明明德是个人的事情,是自身对于自己德性的把握,由于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于自身的德性认识不足,即使有圣人的教诲,没有本身智慧的觉悟,也只会是闻道而笑之。对于自身德性的认识和践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终得将明明德止于至善之地。

和明明德相比较,亲民更偏向于社会的作用,如何推以及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明明德和亲民都要止于至善之地,而这个目标本身就体现了过程的渐进性。渐进需要日新,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新需要每日的反思,不论是学习还是与人相处都是如此。人们为学就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对于当天所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进行复习,思考自己对于学习的知识掌握是否已经足够。知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在每天都有所新的基础之上,有所停留则不得其进,想要走捷径只会像宋人揠苗助长一般“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大学》中的八条目是三纲领具体的功夫条目,八条目中不论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着明显的阶次递进关系。修身为本,身不修无法齐其家,家不齐无法治其国,一国不治不足以平天下。这种明显的阶次递进关系是同中国哲学中本末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三)知止目标的超越性与永续性

“知止”的目标在于止于至善,以往很多的学者都将至善理解为最高级的道德。這种理解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并不完整。“至善”不仅仅是价值上的目标,也是境界上的目标。朱熹对于“至善”进行了哲学上的思考,强调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理,这个理在人的身上就是人的“仁义礼智信”。而“至善”之地就是人与理的完全合一,也是人自身和外在客观事物的合一、人道和天道的完全合一,所以说知止的目标本身具备超越性。

君子在达到“至善”之后并不代表结束,如果达到至善之后就此停滞,那么这种境地也不是“至善之地”。对于“止于至善”这个目标的认识除了超越性还有永续性。

四、《大学》知止观的重要影响

“知止”的思想其实在《易传》中已经有所体现,《周易》中的艮卦的艮本身就是止的意思,艮卦还强调行为的动静要适宜,只是在《礼记·大学》中才得到完整的论述。但是早期的思想家根本没有认识到《大学》的重要性,更不要说对于“知止”的认识。司马光是最早提出对《大学》进行独立研究的,但是他更注重的是对“格物致知”的研究和发挥。到了宋朝,儒者开始重视和推崇《大学》,如张载认为:“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此是有本也。思天下之善无不自此始,然后定止,于此发源立本。”张载已经发现“知止”既是本又是终,既是道德修养的起点也是道德修养的重点。到了程颢和程颐时,他们将《大学》看成是学者的“入德之门”,并强调“致知在格物”的重要性,格物的目的是为了致知,致知就是知其当止之处。因为二程在解释“止于至善”是“见知所止”,所以知止的思想是二程思想的重要部分。二程在重视格物致知的基础上还强调学者的修身,学理只有和修身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到达大学之道。

朱熹的学说是在继承二程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朱熹同样强调“知止”的重要性。前面提到过朱熹进一步发现知止哲学思辨层面的意义。朱熹在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知之,则志有定向”。由此可以看出朱熹通过对于“知止”的思考确立了他理论的高度性,“知止”也成了道德修养的起点,以及终点。由此可知,“知止”思想是宋朝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参考文献:

[1]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四[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3] 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 肖永明,陈峰.《四书》诠释与儒学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17.

[5] 唐文治.大学大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何珊(199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理学大学
文理学人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征稿简则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