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南与习仲勋:心心相印矢志改革开放

2021-08-06钟兆云

中外文摘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整党习仲勋厦门

□ 钟兆云

七旬之年的习仲勋视察福建

1980 年冬,中共中央陆续发布的几项人事任命格外引人注目:11 月9 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调北京工作,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2 月11 日,农机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项南任福建省委常务书记。

广东、福建两省的人事任命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在于这两省毗邻,地处南国,而在于两省肩负的战略使命——都是中央寄予重大希望的改革开放先行省份,还在于两位老将能否带领两省先行一步,实现邓小平所说的“杀出一条血路”。

习仲勋主粤两年,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而福建的改革开放,还不见春天的气息。项南此去,不啻破冰之行。1981 年3 月,习仲勋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6 月正式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后,他开始更多地关注改革前沿,关注他所不了解的项南。项南对习仲勋则始终怀有敬重之情。

1982 年10 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且负责中央书记处日常工作的习仲勋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作为首席成员,向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介绍中国及福建的改革开放情况。临行前,中央办公厅要福建带些有本地特色的小礼品送给朝方。项南思来想去,最后看中了当时最时髦的电子表,各种型号挑了一些,精心包装后作为“国礼”带出国门。朝方领导人对此爱不释手,并回赠了长白山人参、红参酒等。回国时,项南把赠礼全部上交。这给习仲勋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3 年2 月,中央安排习仲勋到南方休假,他带着妻子齐心和女儿同行入闽。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福建。说是休假,其实也是考察福建这个改革前沿省份的工作,并借机更多地了解项南。

2 月11 日,习仲勋在项南陪同下,看望了在福州的台胞代表,视察了台江农贸市场,了解年节的市场供应情况。看到农贸市场物品丰富,他高兴地对项南说,我们就是要按中华民族的习惯,让老百姓过好年节。我们搞社会主义不是要越搞越穷,而是要越来越富裕,让人民群众吃好喝好穿好。改革开放就是我们认定的必由之路。

对项南和福建的工作表示肯定

习仲勋入闽,听取了省委和沿途考察地区干部的情况汇报。此时,福建省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工作已基本完成。

项南历来认为,不能只从党政机关、领导身边工作人员中挑选干部,而应当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到整体工作比较突出以及能在艰苦环境中创造业绩的人群中去发现人才。他一直主张大胆选拔那些锐意改革、懂得政策、年富力强的开拓型干部,充实和加强各级党政机关和科研机构的领导班子。习仲勋赞同项南的选人用人主张,并对福建省的干部状况、省地市的新老班子交替问题有过专门谈话:“对青年人,把担子放在他们身上才能锻炼出来,不压担子,永远也不行。”

1983 年2 月17 日,习仲勋在厦门宾馆接见厦门市领导班子时说:“福建的工作是好的,思想是解放的,步子是稳妥的,工作是有成绩的,中央是满意的。”“福建是个很好的地方,厦门在福建地区算是一颗明珠。整个福建,包括特区,正处在一个开创时期,潜力大得很呀!”

在厦门期间,项南专门陪同习仲勋视察了湖里加工区、厦门港口、厦门大学等地。习仲勋看到,在项南领导下,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抓得很紧,已呈现出喜人景象。习仲勋问及国家有关部门对福建的支持时,项南坦率地说,福建不少项目难以在国家计委那里立项,更别说挤进国家的大项目盘子。向科威特贷款建设的厦门国际机场都要准备试航了,却还没有列入国家计委的计划。习仲勋后来也将这一情况写进了给中央的报告。

习仲勋认真听取了项南关于把厦门特区由2.5 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的设想,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鼓励福建继续找机会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反映。

整好党风,坚定不移搞改革

1983 年10 月,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福建翌年初正式开始整党。项南主张整党不走过场。他说:“党风搞不好,我们无法向人民交代,我们的改革也很难进行。”

一次,项南到山区调研并指导整党时,在干部大会上明确提出:山区县的整党,要首先解决干部扎根山区的问题,才谈得上党性修养,也才谈得上为人民服务。随同的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肖辉家觉得这个提法很新鲜,很接地气。就写成文章,准备报道。项南看后,谨慎地说:“中央整党文件没有这样讲啊。这个观点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从实际工作中提出来的,要先看上边是不是认同。”主管整党的习仲勋看后,批示道:“此文很好,宜公开发表。”次日,《人民日报》就作了刊登。

1984 年2 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时,项南再次请求将厦门特区从2.5 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得到邓小平肯定。项南以为在“小平同志下达了起飞的命令”后,改革开放可以不受干扰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干得越起劲,越有声势,各种干扰就越是不消停。才过几个月,诸如“项南要调离福建”“中央决定项南不当省委书记了”的流言,就不时从京、闽等地传出。

1982 年1 月,习仲勋在云南农村调查研究

项南承受着巨大压力,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维持福建良好的发展势头,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开放。1985 年4 月底,项南在福建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和福建省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的党员会上坚定地表示:“今天中国的经济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非改革不可;而改革是一定会有阻力的。我们不要听到人家一批评,就缩回来。”

1985 年9 月,已主动提请退出中央书记处的习仲勋,再次召见项南,谈及有人到中央反映的一些“莫须有”情况,诚恳地提醒他要多做些统一认识的工作,其中包括妥善处理因修建高速公路引发的分歧。

1981 年4 月22 日,在整个中国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时,项南就把修建福厦高速公路作为治闽战略架构提出。遗憾的是,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虽有项南解释和力争,修建高速公路一事仍被高高挂起。福建有人利用到中央和国务院汇报工作之机,接连告状,还说项南党政不分,对经济工作不顾实际,想法超前,是“天方夜谭”。

彼时,改革人物往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项南和习仲勋则“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认定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策。

猜你喜欢

整党习仲勋厦门
厦门正新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地主窝里斗干部”:杨家沟土改的当代启示
改革初期我国的整党整风经验探析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
20世纪80年代整党中否定“文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