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语

2021-08-05吴承学刘湘兰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4期
关键词:联语桃符长长

吴承学 刘湘兰

联语,俗称“对联”。联语的应用范围极广,故有不少别称。比如,根据其所悬挂位置的不同,有门联、楹联、堂联之别;根据其施用的对象,又有婚联、寿联、挽联、贺联之称;而除夕用于辞旧迎新的对联,则称为“春联”。

联语始于民间用桃符驱鬼这一习俗。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的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梁时荆楚之地流行于正月元日之时,家家户户“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也有人觉得画门神比较麻烦,于是直接用文字代替画像,如冯鉴《续事始》所载:“今之桃符……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这便是联语的原始雏形。

现存最古的联语,可以上溯至敦煌遗书中S0610号所载岁日和立春所用“书门左右”的桃符题辞。这是否能算对联,学界有争议,但从其形态中可以窥见,所谓桃符题辞在唐代已经出现骈偶和对仗的书写形态。至五代时后蜀辛寅逊作、孟昶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人张唐英《蜀梼杌》原文本作“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工,昶命笔自题云”。嗣后《宋史》误作“非工”。同时期杨忆口述之《杨文公谈苑》“蜀中桃符”条亦载此事,谓“昶令学士作诗两句,写桃符上。寅逊题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已经完全具备了后世联语基本的文体特征,即上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语法结构相同,上联仄起,下联平收,两联的意义也相互关联,可以说是一幅成熟的联语。

到了宋代,联语出现从民俗性文体向文人化文体拓展的趋势,文人创制联语的风气兴盛。宋人联语的运用很广泛,其功能多元化,完全超出避凶求福的传统范围,可以说无施不可,其形式也灵动多变。宋代联语不一定要刻写在桃木上,其驱鬼避邪的功能减弱,但宋人依然称联语为“桃符”。如苏东坡贬黄州时,除夕日访王文甫,王家“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少年欢”(张邦基《墨庄漫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又南宋楼钥“书桃符云:门前莫约频来客,坐上同观未见书”(王应麟撰、翁元圻注《困学纪闻注》第七册,中华书局2016年版)。《朱子语类》记载了朱熹所作联语,皆称之为“桃符”。如“先生书所居之桃符云:爱君希道泰,忧国愿年丰。书竹林精舍桃符云:道迷前圣统,朋误远方来”(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七)。朱熹晚年又为自己的沧洲精舍“书桃符曰:佩韦遵考训,诲木谨师传”(李幼武编《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二)。以上联语未必皆题写于桃木之上,其内容也与驱鬼避邪无关,虽也有吉语,但不乏自抒心志、寓意深远的作品,颇有教育意义。清人陈继昌注意到宋代联语的教育、劝世意义,在《楹联丛话序》中赞道:“楹帖肇自宋元,于斯为盛。片辞数语,著墨无多,而蔚然荟萃之余,足使忠孝廉节之悃,百世常新。庙堂瑰玮之观,千里如见,可箴可铭,不殊负笈趋庭也。”(《楹联丛话》)

明代以来,联语的应用场合增广,人们开始将联语称为“春联”、“对联”。梁章钜引《簪云楼杂说》中的记载,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楹联丛话》)此文所载的春联也是在除旧迎新之元日,贴于门上,可见春联相当于宋代的桃符。不过,春联的出现更多是寓意喜庆吉祥,供人欣赏。现今,我们很难考证春联的兴起是否真是出于朱元璋的提倡,但可以肯定的是,春聯确实在明代得以兴盛。在新年来临之际,明代皇帝往往会下诏令大臣为宫中撰写春联。明人郭正域所撰的《合并黄离草》卷五搜集记录了许多春联,分别有“甲午元旦大内应制五字春联”、应制七字、九字、十一字春联。明清的春联,常写于红纸之上,以示喜庆。清人宝廷有诗云:“红笺处处写春联,戬谷迎祥粉壁悬。等是八旗旧门户,几家上月已过年。”又云:“春联红紫贴当门,犹有桃符古意存。陋巷阿谁书白纸,行人传说旧王孙。”(《偶斋诗草》外次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即是时人流行用红纸写春联的真实写照。若不是用于正月元日的联语,则称“对联”。明代端午节也有贴对联的习俗,明人敖文祯的《薜荔山房藏稿》卷五就收录了18联“端午节应制对联”,有五、七、九字联。“对联”也成为后世所有联语的俗称,一直沿用至今。

清人将联语总称为“楹联”。楹联极盛于清代,名家众出,艺术上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楹联内容无所不包,可言志,可抒情,可摹景,可怀古,可谓无所不可入楹联者。楼阁古迹、风景名胜,莫不有楹联增色,又与书法篆刻联姻,影响更大,成为集文学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有名胜处即有楹联,南往北来的观者众多,形成一种强烈的传播效果。这是其他文体所难以比肩的妙处。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将自宋代以来的联语分为10类,分别是“故事”“应制”“庙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基本涵括了所有类型的联语。如明代一样,清代也有应制联语。梁章钜《楹联丛话》载:“楹联之为应制作者,昉于前明嘉靖时。……自康熙、乾隆年间,两次编辑《万寿盛典》皆有‘图绘一门,楹联附焉。而殿廷诸联尤足以铺鸿藻,申景铄,润色洪业,鼓吹承平。自有楹联以来,未有如此之盛者矣。”作为润色鸿业的殿廷联语,自然是大臣们的应制之作。自此,联语得以大盛。

联语是一种杂糅的文体。它是从对偶修辞发展而来的,又融合律诗、骈文乃至格言、清言等文体。自宋以来,联语的文体形态一直比较稳定。简而言之,联语是一种对语,分上、下联,两联的字数要相等,词性及语法结构要相同。联语也有平仄的要求,上联仄起,下联平收。联语严格的平仄对仗规则源于唐代律诗。唐宋的联语,近于律诗的“颔联(第二联)或“颈联”(第三联),张伯驹就认为“对联即律诗中之腹联也”(《春游社琐谈·素月楼联语》,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刘大白也认为“联语是律体的文字,是备具外形的律声的文字……所以它总不出诗篇底范围,可以说是诗篇底一种”(《白屋联话》,龚联寿主编《联话丛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不过,联语虽然只有两句,但其表现形态却较律诗要复杂。因为联语的篇幅可以由作者自由决定,实际上只有五字、七字联语与律诗的颔联、颈联最为接近。宋代以后,四六文盛,而明代则清言兴,这些都对联语艺术产生了影响。比如晚明屠隆的清言:“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阴;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是悠然。”(《娑罗馆清言》,《丛书集成初编》第2986册)这些清言本身也像联语。清言与联语两种文体之间,应该有互相影响。明清联语在句式上得到解放,近乎骈文,不但远远超出五、七言,而且节奏多样化,收放自如,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的容量。明清以来,常见的联语有七字、九字、十一字联语,更有一些长联达几十字、数百字甚至上千字之多。如晚清学者顾复初为成都杜甫草堂正门撰写的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每联有十七个字。又如清朝孙髯翁所作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共一百八十个字,人称“古今天下第一联”。另有清代张之洞《屈原庙湘妃祠联》共408字,清代潘炳烈《武昌黄鹤楼联》共350字,清代钟耘舫《江津临江城楼联》共1612字。联语也是骈语,长联尤近乎骈文,故也有学者将联语视为骈文之支流。梁启超就认为“楹联起自宋后,在骈俪文中,原不过附庸之附庸”(《痛苦的小玩意儿》,《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则专设一章,专论“骈文之支流余裔——联语”。

联语的文体特色是非常显著的,它是最能反映出汉语言文字特点的文体之一。中国古代文体大致是有明确的篇章结构的,而联语的文体特点就在于它是“语”,而不是“篇”,它只是断章之语,并不具备完整的篇章。它没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只靠两段相对而成的句子。它融合律诗、骈文以及格言等文体的特征,其文体风格精警而工巧。“精警”是指其立意之丰富深刻。如东林书院名垂千古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所彰显的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用世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的士人。“工巧”是指在语言文字上运用之妙,如: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它巧妙地利用汉语一字多音、多义和同音通假的特点。上联中的“朝”字,可理解为早上,读为“zhāo”;也可通“潮”,读“cháo”。下联中“长”字之意,可为经常,读“chánɡ”;也为浮云消长之长,读“zhǎnɡ”。这副对联可读为:“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孟姜女庙复字联为人所熟知,但作者却未见记载。梁章钜《浪迹续谈》载“孙雨人学博《永嘉闻见录》云,江心寺外门旧有联云‘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旁署‘宋状元梅溪王十朋书题,余谓此巧实拙,断非梅溪手笔”,而闽县罗星塔亦“旧有七字联,不知何人所撰,其句云:‘朝朝朝朝朝朝夕,长长长长长长消。”(《浪迹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可见这种假借多音字重复构成的联语,在民间流通已久。而通常所见对孟姜女庙复字联的介绍,往往将其系于明人徐渭之手,实际上是与四川长宁县朝云庙复字联“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的传说相混淆,二者可能都是附会之说。《临榆县志》载孟姜女庙自始建以来经过多次重修,最近一次在1928年。检至1988年出版的《沂水文史资料》第四辑,所载宋学民《孟姜女庙联作者“无名氏”其人其事》一文回忆云:此联作者是沂水县塾师宋荆玉,其人于1922年到访山海关,将联语书于旅店壁上,后被人刻石立于孟姜女庙。综合这些资料,可以知见,孟姜女庙复字联很可能是民国时期,民间文人依据前代笔记所載进行加工创作的。

联句是从“对偶”方式发展而来的。对偶本是古代许多文体所共有的修辞方式,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广泛使用。魏晋以来文学批评,亦有所论及。《文心雕龙·丽辞》在讨论骈文时涉及对偶问题,谓:“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联语是律诗与骈文的近亲和连姻,它在文学史与文体史上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宋元以后,联语的文体特点和价值才渐为世人所认识,在各种书籍中得到载录。宋元时期的联语,多收录于诗话、笔记、小说和类书之中,如元代刘应李《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后戊卷九“杂题门”即收入上流社会与民间社会三教九流各种场合的对联,相当有趣。如“眼科”的对联是“妙手扫开云雾翳,举头喜见日星明”,“帽行”的对联是“一举手中俱了当,万人头上着工夫”(刘应李辑《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70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但宋元文人别集中基本不录联语。明清时期,这一现象得到改变,文人别集中开始收录一些联语,如明代徐渭的《徐文长逸稿》就收入“对联灯谜诸作”,叶秉敬《叶子诗言志》收入“杂录对联偶语”,清代上官的《诚正斋集》、张贞生《王山遗响》、熊赐履《澡修堂集》都收入“联语”。明清时期,对联更加盛行,一些应用写作类书和民间日用类书亦收录联语,清代大型类书《文学典》收录《对偶部》,专门设立部类,正是在文体分类学上对当时流行的对联的肯定与反映。尽管如此,明清的文章总集对联语仍然不太重视。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等专注于文体辨析的总集,皆不收联语。可见相对其他文体,关于联语的理论探讨依然缺失。梁章钜对此种现象进行了驳正,言:“窃谓刘勰《文心》,实文话之托始。钟嵘《诗品》,为诗话之先声。而宋王铚之《四六话》,谢伋之《四六谈麈》,国朝毛奇龄之《词话》、徐轨之《词苑丛谈》,部列区分,无体不备,遂为任彦升《文章缘起》之未赅。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楹联丛话》自序)于是撰写了《楹联丛话》,是史上第一部关于联语的理论著作。该书将联语独立于文、诗、词、四六诸文体之外,确立了联语的文体地位。此后,出现了一系列的“联话”著作。

新文化运动之后,大量的传统诗文文体因失去运用的环境和功用,所以逐渐消亡。因为联语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特色与修辞的魅力,虽然不算是重要文体,却是少数能贯穿古今,生命力旺盛的传统文体之一。时至今日,联语仍为当代国人所喜闻乐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联语桃符长长
元日
元日
桃符的传说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路上的风景真可怕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晒趣联
神奇探长道尔顿
豆芽铺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