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综述

2021-08-05李琳杨金生赵寒冬袁陆韩福成

科学种养 2021年7期

李琳 杨金生 赵寒冬 袁陆 韩福成

摘 要: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感染该病后,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羊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本文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羊布鲁氏菌病,希望能够给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户防控该病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羊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该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39种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被列为《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二类传染病之首。据报道,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

新中國成立以后,加强了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视程度,使其感染率逐渐下降。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羊的数量已经突破1亿只,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有所增加,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一、病原学特征

1. 分类

羊布鲁氏菌于1887年由马耳他的Bruce首次发现,有3个生物型,目前在我国已全部分离到。内蒙古自治区等10个省(区)在1990-1996年间,从人、畜等检菌材料中分离培养出220株布鲁氏菌,其中羊布鲁氏菌有174株,占总数的79.1%。

2. 病原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布鲁氏菌是一组球状、球杆状或卵圆形细菌。羊种菌大小为0.3~0.6微米,球杆菌或短杆菌初次分离多呈球状或卵圆形,传代培养后逐渐呈短小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

3. 抵抗力

羊布鲁氏菌在土壤、水中和动物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许多消毒剂都易将其杀死。其对四环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和土霉素敏感性也较高。

二、流行病学特点

母羊较公羊更易感染本病,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可经交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首先表现妊娠羊流产,由点及面逐渐扩大。公羊表现为关节炎、睾丸炎等。

三、发病机制

羊布鲁氏菌为胞内寄生菌,病菌自消化道、皮肤黏膜或呼吸道侵入机体,随着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当感染量少、毒力弱、机体抵抗力强时,羊布鲁氏菌在淋巴结内局限,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清除病菌从而获得病愈。但当感染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时,部分细菌逃脱免疫,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的感染灶。经过一定时间,感染灶内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

四、临床症状

母羊主要表现流产,且多为隐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3~4个月,很少见到妊娠初期流产。流产胎儿一般均死亡,妊娠后期流产的胎儿可能成活,但也十分衰弱且发育不良。母羊在流产前2~3天,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卧伏不起,出现由阴道排出黏液等症状。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水囊瘤)而导致跛行。

公羊除发生睾丸炎外,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五、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在子宫、胎儿与胎盘等处,与牛布鲁氏菌病的病理变化大同小异。此外,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处也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表现为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这种增生有时为弥漫性,以至于引起淋巴结、肝脏、脾脏的肿大;有时表现为大量的结节性肉芽肿,这是由新生结缔组织、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与少数巨噬细胞组成的细胞集团,在结节的中心可看到坏死灶。结节性肉芽肿也可见于子宫内膜,一般在流产后5~6天开始出现,结节的中心也常出现坏死灶。

六、诊断

首先可以根据羊群流产的情况和病羊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应当注意类症鉴别。如患有羊痘的母羊常伴发流产,此外还有弧菌性流产和病毒性流产。这些传染性流产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与布鲁氏菌病导致的流产非常相似,应该注意识别。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较为简便快速)、乳环状试验、变态反应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

七、治疗

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

八、防治

定期开展监测工作,一般种畜每年检测2次,其他动物每年检测1次。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可选用羊布鲁氏菌病弱毒疫苗(M5株)进行接种,对羊的免疫持续期为3年。不从疫区购买种羊,必须引种时,要经过布鲁氏菌病检疫,证明无病才能引入。当发生该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扑灭、销毁、消毒、检测呈阴性者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动物出入等强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

九、今后的挑战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羊布鲁氏菌病仍会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羊生产大国,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观念的变化,羊肉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羊的饲养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这将对羊疫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在科研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等的共同努力下,兽医防疫卫生体系需不断完善,并要同步出台更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适应养羊业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