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加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胸腔积液

2021-08-05林振海李军华张志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闭式顽固性尿毒症

林振海,李军华,张志东,彭 文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胸心肿瘤外科,海南 儋州 571700)

尿毒症后期患者常出现体重减轻、贫血、乏力等症状,在治疗中极易引发顽固性胸腔积液等并发症[1]。尿毒症引起的胸腔积液往往积液量大、易反复、难根除,患者胸闷气短、反复咳嗽、体质虚弱等,严重的胸腔积液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传统的胸腔内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虽然能够有效减少积液,但是易反复且对患者身体状况有很大影响[4]。我院采用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加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尿毒症所致顽固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胸心肿瘤外科收治的60例尿毒症所致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5~76岁[(53.7±6.8)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由尿毒症引起的顽固性胸腔积液;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排除标准:①结核性及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②局部皮肤感染无法行胸腔穿刺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4岁[(52.8±3.2)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6~76岁[(54.1±3.5)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治疗前常规胸部CT或彩超检查,明确胸腔积液的部位及量,并进行穿刺点定位。用一条8~10号胸腔闭式引流管于穿刺点处(下一肋上缘)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成功并按规范排放胸腔积液,保持引流管畅通。当病情缓解后,引流管无胸水引流出或者引流量小于100 ml,经B超检查证实无胸水后,将导管拔除,缝合伤口。观察组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方法同对照组,待每日排放积液量少于500 ml后,复查胸部X射线片确认肺基本复张。每日向胸腔膜内注入60 ml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和5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一次并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放开引流管继续使用水封瓶引流。在此期间观察患者呼吸状况,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和吹气球等活动,保持通畅呼吸。每24小时更换水封瓶内液体一次。引流液体在24小时内少于100 ml即可拔出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效果[5]:显效指术后胸水增长速度得到很好控制,每日胸腔引流量较治疗前减少大于50%,有效指胸水增长速度较慢,每日胸腔引流量较治疗前减少在30%~49%;达不到上述标准甚至加重者为无效。②生化指标及肺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抽取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③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术后气胸、胸痛、发热、皮下气肿及管道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83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血Scr、FB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cr及F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Scr、FBG水平比较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预计值、FEV1/FVC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无气胸等严重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包括反复胸穿引流、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全身化疗、胸膜固定术和胸腹腔分流术等方法[6]。顽固性胸腔积液往往作为肿瘤晚期或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疾病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贫血乏力等,胸腔积液会压迫肺脏,而且顽固性胸腔积液往往增长迅速,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影响[7]。临床上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往往采用胸腔穿刺,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易复发、易感染、不良反应较多是其缺点,但是大多数晚期疾病患者往往会采取传统胸腔穿刺以维持生命体征[8,9]。

本研究中采取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配合胸腔闭式引流,主要原理在于葡萄糖反复灌注的方式可以使葡萄糖渗入胸腔内,刺激胸腔发生黏连反应后使胸腔处于封闭状态减少空气进入胸腔,减少引发气胸的可能性。注入利多卡因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疼痛不适;封闭式的胸腔引流相对安全,而且有效率较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前后血肌酐及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对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FEV1/预计值、FEV1/FVC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胸闷气短、贫血和心慌等症状明显减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也有所上升,因而也可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此外,手术所用的器械均为一次性器械,引流管柔软无刺激,减少会造成胸腔内感染损伤感染的可能。再次,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以自由活动,胸闷心慌的症状得到解决,睡卧转坐不受约束,胸腔内置引流管的治疗方式还简单易操作,省时省力并且安全可靠[10,11]。

尿毒症的发病通常会伴随有顽固性胸腔积液现象的发生,而且其胸腔积液往往会表现出积液量大、生长迅速和难以控制等发病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生活[12],本研究治疗所采取的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方式可以很好的排除胸腔内大部分积液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治疗。这种方式既可以避免传统治疗方式反复穿刺抽取积液,又可以更及时更快速的排除胸腔内的积液。本研究中观察组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术后恢复很成功并且能够进行正常的坐卧,心慌胸闷的现象明显减轻甚至消除,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高渗葡萄糖反复灌注加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尿毒症所致的顽固性胸腔积液有着明显效果,并且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尿毒症所致的顽固性胸腔积液的良好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闭式顽固性尿毒症
更正说明
沿海电厂闭式水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常闭式防触电插座的研制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