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整体平移法在土家吊脚楼施工中应用探析

2021-08-03周见光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2期
关键词:堂屋吊脚楼土家

周见光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吊脚楼为土家族地区很普遍的木结构建筑,特别在鄂西山区,是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就其结构而言,它们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部分用石墙作围栏,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务。总的看来,吊脚楼还是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的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部分吊脚楼研究者将吊脚楼称为半干栏式建筑。

土家吊脚楼作为一种民间建筑工艺,在建造时多以“口传心授”的模式,没有设计图纸,全部存储在匠师的脑海中。另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受到砖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新建筑样式的冲击,原有的吊脚楼形制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吊脚楼营造技艺面临“无人教、无人学”的失传局面,传统的营造匠师面临生活朝不保夕的窘境,更严重的是匠师转行,后继乏人,使吊脚楼营造技艺的延续和实物保护都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传承这一技艺,保护土家文化,将吊家楼施工工艺沉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了土家吊脚楼施工中的平移法应用。

1 土家吊脚楼施工工艺

1.1 伐木青山

走访民间匠人(掌墨师)发现,土家吊脚楼伐木也很有讲究。首先,木材种类有讲究,季节选择有门道。通常选择秋冬季上山伐木,秋冬季的木料水分相对最少,便于运输,更减少了甚至避免了木材使用过程中裂缝和起虫。其次,掌墨师在选择木料时也有讲究。木料直径变化不能太大,尽可能平直顺滑,便于下料。

1.2 清料下料

下料是根据房屋的高矮、大小来定的。掌墨师会根据主人对房屋间数的要求和屋基大小来确定或者建议修建多大的房屋。房屋的进深主要用“几柱几”,也叫“几柱几童”。确定了几柱几童之后,才能确定每一排扇中要用到的柱和童柱的根数,以及枋的长短数量。房屋的间数决定了立屋的排架和楼枕枋的数量。

1.3 排扇

立屋所需的大料全部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排扇。一般排架都会有重叠堆放的情况。掌墨师会根据排架立屋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排布,先立的在上,后立的在下;排架根部尽可能靠近磉櫈,尽可能减少立正屋架后的平移距离。所有排扇应在立屋前一两天全部完成,并固定好磉櫈的位置,不能耽误立屋的良辰吉日。

1.4 立屋、上梁

立屋首先是立排扇。每立一个排架前,需要在排架上绑好冲箭杆(抛竿:和现在脚手架的抛竿作用)、拖箭杆(背面的冲箭杆)和绳索等。立屋顺序是先立中堂两边的排扇。最先立的两个排扇立好后,就可以上楼枕枋了。上下楼枕枋上号后,就用木销钉固定好,这样堂屋的框架就连成一个整体,箭杆等可以拆除,待立下一排扇使用。此时,土家立屋传统上梁仪式就可以开始了。堂屋中柱上的主梁上盖红布、包金银、说福事、上大梁和抛喜物(米粑、糖果等)。以这个稳固的框架结构就可以依次完成剩下的所有排架的立架与连接。

2 吊脚楼边跨排架施工

在平整好的屋基场址内,将制作完的柱、穿枋、地脚枋等大木构件,按要求组装起来的工作,叫排扇。具体做法:掌墨师根据立屋顺序确定每榀排扇拼装的先后顺序;对于同一排扇,首先放置中柱,中柱上拼接一穿枋,再上骑童、金柱、檐柱、挑枋、四穿枋、花穿枋、各部分拼装调整到位后,就可以用木销钉(金栓)固定,再将拼装好的屋架构件以一榀排扇为单位进行排放,在屋基内分开堆放好,然后在其附近地面上架起三脚木马,接着将每榀屋架所包含的各种构件(如柱、枋、挑等)局部搁在三脚木马上,按照榫卯位置拼接好,最后将几榀屋架对应各自石磉墩所在的位置排放好,即为排扇的整个过程。负责组装的掌墨师,在安装过程中需依组装状况即刻修凿樵卯。

在土家吊脚楼立屋过程中,无论是直接式吊脚楼还是转角式吊脚楼,堡坎上方第一个排扇直接立架都会困难重重。起扇、立扇以及用楼枕枋固定排扇的过程中,冲箭杆起着撑的作用,拖箭杆起着拉的作用,架体立直后,所有箭杆都起着撑的作用。如果直接在边跨排架处立边跨,排扇只能在靠近堂屋一侧布置箭杆,另外一侧布置不了箭杆,需要另想办法。因此就有了吊脚楼局部整体平移的方法。

3 局部整体平移法的应用

局部整体平移法是从立排扇开始的,立排扇要讲究先后顺序。正常立扇顺序位:以房屋大门入口为基准,面对堂屋,右为东,左为西,一般按“先东后西”的顺序进行,即先立堂屋,东边的排扇,用箭杆在两侧交叉支撑固定,然后再立西面的排扇。排扇在地面上组装好后,准备开始立扇,此时所有人员就得一律听从掌墨师的指令,同心协力将排扇立起。首先将一榀排扇移至堂屋东面的磉櫈石旁与其平行的位置,然后用一横木捆扎固定排扇底部,防止推拉过程中滑动,并以此作为支撑点,再顺着排扇转动的方向系一根粗绳索,而接地的那个面则绑上冲箭杆,采取一面拉、另一面推的方式将排扇缓慢立起。然后,众人合力抬起立在磉櫈石旁的扇架,落在与之对应的磉櫈石之上,两侧用箭杆(竹子、木杆甚至木楼梯)交叉捆绑支撑,这样一榀排扇就算立好了,此时还不能取下箭杆,箭杆必须在排扇形成整体框架后才能拆除。

吊脚楼局部整体平移的具体流程方法:在图1位置,先立好②号排扇,再立好①号排扇,接着用地楼枕和天楼枕将两个排扇连接为整体,再用粗纤绳将抬杠绑于地楼枕与柱交接位置,最后由40~50人将这一个小的整体抬到边跨位置(见图2)。本跨立架到位后就可以左右依次立排扇,所有排扇立完后就可以上檩条和椽。立屋当天基本能完成上述工序。剩下的上瓦和装修可以在立屋之后根据主人家需要逐渐完成。

图1 排扇拼装位

图2 排扇安装位

吊脚楼局部整体平移法特点:

(1)充分利用木结构本身重量轻,便于施工的特点,四五十人就能轻松将两榀排扇组成的框架移动。

(2)先在有场地的位置立好组装好排扇,很合理地解决了边跨处箭杆无法支设的问题。

(3)边跨直接立排扇,只能一边设置箭杆,立扇安全风险非常大,将边排改为宽敞场地立扇,成功避免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

(4)立屋需要大量劳动力,一般在40~50人,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力都在村里或者寨子里,很容易组织起几十人的劳动力。

猜你喜欢

堂屋吊脚楼土家
守 望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板凳:平衡的世界
土家摔碗酒
父亲的笑容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