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牌坊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

2021-08-02邹胜赖顺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牌坊

邹胜 赖顺发

摘 要:牌坊是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缩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牌坊的功能从实用性逐渐转为装饰性。对比日本鸟居在日本的应用,牌坊的定位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提出在乡村景观设计中使用牌坊要素时不能照搬硬凑,要把握其思想内涵,将内里的元素提炼升华,转化为当代人能够接受的形式。

关键词:牌坊;鸟居;乡村景观

牌坊种类很多,根据材料分类主要有木牌坊、石牌坊、玻璃牌坊、木石混合牌坊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体材料的牌坊;按照建筑构架和造型分类,主要有柱出头牌坊和柱不出头牌坊两种,其中各有单间两柱、三间四柱等样式。早期的牌坊相比于现在,更加注重使用功能,如宋时期的乌头门、汉唐时期的坊门。由于功能的需要,它们和现在的牌坊还有很大的差别,甚至还需要门扇来隔绝内部和外部的沟通联系。随着生产力的逐渐解放,宋代里坊制的崩溃导致里牌坊的功能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牌坊的实用性质的功能越来越弱,而美化装饰的功能逐渐增强。到了明清时期,本用作分隔居民的坊门被用于纪念士人时事、旌表人物气节,甚至出现了为了炫耀财力而建造装饰性牌坊的现象。由此可见,牌坊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人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缩影。

一、牌坊的起源

中国的牌坊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其形制种类繁杂,结构也越来越繁复,但是柱子与横梁始终是构成其的基本要素,在牌坊的演变过程中始终有着最基础的功能,即分割空间。

我国最早出现的、见诸于史料的是最为简单的衡门,由两根柱子、一根横梁构成。这时出现的衡门简洁朴素,只起到分割、隔绝空间的作用,功能性强,而装饰性弱。

在中国先秦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统治者们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强化统治,在进行古代城市建设时采用里坊制,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方形的里坊,坊与坊之间隔着约3米的坊墙,在坊墙上开辟坊门,这时的各坊实行每天按时开门关门的制度。由于坊门是整个坊的出入口,坊门附近便成为这个坊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后来的坊门除了分隔空间的功能以外,又新增加了旌表褒奖的功能,坊门因而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宣扬道德教化的工具。

随着中国大一统朝代的陆续到来,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使得城市中出现了民侵街衙为舍的现象。到了北宋时期,皇帝下令拆除坊墙,自此里坊制彻底崩潰。虽然坊墙被拆除了,但坊门仍然被作为曾经的地域标志留下,而其门扇因为没有了任何功能性的作用还阻碍人流而被拆除。此时脱离了坊墙而独立存在于街头巷尾的坊门,在功能上已经与现在的简易牌坊非常相似。

二、牌坊的形制的演变

坊门一开始时也只是像衡门一样,重视分隔空间的功能性,其后,随着统一王朝的建立、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坊门的装饰性,华表被人们移植到坊门上。早在隋唐时期,就有这种装饰性强的坊门出现,宋代的李诫在《营造法式》对其描述曰:“其名有三,一曰乌头大门,二曰表楬,三曰阀阅,今呼为棂星门。”乌头门也被称为表楬、阀阅,可见乌头门具有旌表的功能。宋代以后,改乌头门,称棂星门、灵星。棂星门与乌头门的差别主要在于额枋数量,前者在后者的一根额枋的基础上,再添上一根额枋。这是乌头门向棂星门,或者说是向牌坊转化的最关键的步骤。而棂星门常常被用作文庙、陵墓、佛寺、道观等场所的正门,其门扇因为失去原有的功能作用而变得累赘,最终被舍弃。

除了在柱子上进行装饰外,达官显贵们对牌坊在形制上所能表达的标榜、炫耀的功能并不满意。于是人们又把春秋时期的“阙”加以改进,融入牌坊的设计里。而阙是一种布置在建筑前的高台,有着警戒、瞭望等功能。其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基座、阙身、楼顶。它主要的装饰部分在于它那有造型、有雕刻、装饰华美的楼顶。因此这种仿阙式的牌坊出现后,受到了显贵们的大力追捧。

除此以外,人们将以上两种形制的牌坊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既具有特色冲天华表柱,又具有华美楼宇和冲天牌楼的牌坊。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国的牌坊皆为这三种形制。

三、日本鸟居对中国牌坊的借鉴意义

鸟居即鸟的居所,是日本神社前常见的建筑小品,从外观上来看是一个开字形的建筑物。在日本的神道信仰中,鸟居是日本的神界与人界的分界之地,有鸟居存在的地方,也就代表是神所注视之地。而日本的神道信仰主要源于日本的文化习俗。日本人民热爱鸟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鸟居的元素,并且也经常使用带有鸟居元素的物品。日本人会在新年到来之际到神社参拜,在举行升学礼、结婚仪式等仪式时也都需要到神社进行参拜,而在日本文化繁盛的小说、漫画中也常常能够见到鸟居作为文化元素被引用,并且随着日本文化产品的传播逐渐走向世界。遇见鸟居,人们会自动联想到日本的文化,鸟居可以被称作日本的象征之一,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的牌坊来说,由于中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有众多信仰宗教的人群,所以牌坊在中国也就做不到像日本鸟居那样密集。但是牌坊之于中国就如同鸟居之于日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牌坊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受到礼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的尊卑有序思想,以及对礼制秩序基本思想的追求,使得牌坊的形制结构趋向于对称、方正的形态,同时在建构上也遵循着严谨的规范制度。在意境上,牌坊上的装饰也深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的影响,追求天地和谐的境界。而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体现在牌坊与环境的关系上。因此,这些传统的牌坊作为文化符号,对其的现代运用并不能照搬硬凑,而是要把握其思想内涵,将内里的元素提炼升华,使其以现代人能够接受的形式出现,简而言之,就是要使牌坊能被现代人接纳,也只有这样,才算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趋势的融合,才能称为真正的文化创意。

四、牌坊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

牌坊的大小是以“间”来衡量的,但是由于受到牌坊建造材料的限制,单间两柱牌坊再也满足不了人们通行的需求,又因为牌坊当街而立,原先的单间牌坊既不出众也不庄重,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乡村景观价值的逐渐体现,牌坊作为景观建筑小品,能够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历史文化是乡村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环境风貌培养出的物质层面要素与精神层面的要素不同。具象的乡村景观如古建筑、自然风貌等作为乡村的表面,能够增强乡村的吸引力;抽象的文化内涵如民风民俗等,则可作为里子,既能够提高乡村的影响力,又能作为纽带,增强村庄的凝聚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单间牌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具象的存在,也有着非凡的意义。首先,相比城市里有着巨大形体的多间牌楼,单间两柱牌坊显得更加轻便简洁,离开了城市的束缚,庄严厚重的牌楼在自由自在的乡间就越发显得笨重,木质单间冲天牌坊的简约与道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愈来愈契合。其次,在文化元素的提炼上,牌坊既需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又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乡村中的各种因素展开调研,对其地理环境、气候风貌、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地域文脉的主题。牌坊在乡村景观中的题材大致可分为五种,即民风民俗题材、情感与精神题材、事件与人物纪念题材、吉祥题材、道德题材。可以根据各地乡村的文脉环境,将牌坊文化提炼创新成新型景观小品,比如西安大唐芙蓉园中的民俗文化区,将风铃、铜锣等民俗乐器与牌坊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建筑,从形制上看,它既有牌坊的基础构造——横梁与立柱,在元素方面又十分多元化,将乐器与廊架建筑相结合,可以说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用现代的手法创新地展现了出来。

五、结语

牌坊在我国源远流长,它的发展与成熟受到了我国古代儒释道文化的长期熏陶,有着极大的文化传承价值。然而在如今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去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元素,需要我们再三思量。本文通过分析牌坊文化的历史痕迹,把握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分析了乡村景观建筑小品,希望能给日后乡村景观的研究提供更深入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金其祯.中国牌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刘敦桢.牌楼算例[M].北京:中国营造学社出版,1933.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王晓东.论日本人的“鸟居”信仰[J].世界民族,2011(5):70-80.

[5]熒其帧.牌坊文化探略[J].东南文化,1999(3):58-59,61,63-65.

[6]赵媛,麻勤,郝丽莎.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6(10):1948-1962.

[7]姜振鹏.传统建筑园林营造技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牌坊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立体史书”古牌坊 历史风尘的符号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探讨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运城解州关帝庙牌坊掠影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西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