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井底色

2021-08-02计晨泓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菜场

计晨泓

摘 要:蘇州双塔市集在菜场设计改造过程中,从提供便民服务与多元功能空间、表达艺术趣味与生活治愈、承载生活记忆与城市文化、促进邻里互动与文旅发展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人文情怀。该设计改造有助于改善传统菜场的问题,彰显生活美学与人文叙事,满足市民购物休闲、艺术审美与文化获得等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社区邻里互动与古城文旅发展,为未来菜场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塔市集;菜场;设计改造;人文情怀;市井文化

民以食为天,买办餐食之功在于菜场。大多市民青睐氤氲着烟火气与人情味的传统菜场,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理念转变,新零售转型及新型菜场异军突起,传统菜场逐渐式微。因此,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主张改造传统菜场,如江苏省推动农贸市场公益化发展,上海大力推进“互联网+菜篮子”建设等。菜场记录生活百态,展示城市风土人情,是城市的市井底色,应被重视并改造发展,而非拆毁清退,应使其满足居民购菜需求,且带来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彰显人文情怀。

菜场体现着市井文化,存在于街区小巷且具有通俗性、商业性与人文性的中国传统特色市民文化,也蕴含着人们对纯朴原始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认同[1]。市井文化离不开市集,2019年年底,苏州双塔菜场更名为“双塔市集”面世,开业半月客流量便超过20万,是菜场设计改造之典型案例。其由单一菜场转为具有多元功能的复合型场所,体现广义市井文化内涵。设计团队注重回归市集的价值,以“家的方向”为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生活美学与人文情怀的理想城市空间,从而提升市民幸福感与城市生活品质。

笔者实地调研双塔市集,采访摊贩、消费者与附近居民,围绕“对苏州双塔市集设计改造的满意度”主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56份问卷。其中,78.75%的调查对象认为传统菜场需被设计改造,92.86%的调查对象认为双塔市集是成功的菜场设计改造案例,近60%的调查对象认为未来菜场会向如双塔市集般的多业态创新型市集发展。而双塔市集被市民认可的原因离不开其体现的人文情怀。

一、便民服务与多元功能

人文情怀在于提供人性化服务,以肯定人的尊严与维护人的利益。传统菜场不注重排污换气而“脏乱差”,双塔市集设计团队对此进行人性化的改善。团队设置七个出入口使空气流通,便于人群进出;装置中央空调、新风与排风系统,使空气清新;从健康环保角度出发,定制微生物垃圾处理设施,用以除臭;于每个摊位处设置洗水池,以方便摊贩随时洗手,保持干净卫生。电子显示屏使信息公开,便于居民及时了解菜价;市集推出惠民1元菜与特价菜服务,体现公益性。专属停车棚解决了停车问题,宠物区的设置也使遛狗的人可以安心购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塔市集公众号推出线上商城,促使服务智慧化升级以度过危机,满足了居民便捷购菜的需求,降低了人群感染的风险。

传统菜场功能单一,空间利用率低。为了提升空间活力,团队合理规划生鲜区与苏式美食区,三角式铺位设计打破了传统动线格局,还设置了舞台区、菜场摄影展空间与其他商铺,包括苏式茶室、杂货店、文创店、24小时智能书店与手工艺店等,提供多元购物体验。团队还在生鲜区与其他商铺中设计卷帘门,便于店主发展夜经济继续营生。

调查得知,大部分生鲜区摊贩喜爱改造后的双塔市集,干净卫生与优美的环境使他们工作愉悦;其他商铺工作人员亦表示满意,这便于他们下班后直接购菜并回家做饭。在问卷调查中,60.71%和53.57%的调查对象分别认为干净环境与多元功能是双塔市集的吸引点,这也是双塔市集改造成功的基础。这一复合型多功能共享空间,关注了人的健康需求,为摊贩提供了更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维护了他们在传统菜场“脏乱差”环境中难以享有的利益,也为居民提供了更便民贴心的服务,带来更人性化与多元化的购物体验,是双塔市集中人文情怀的基础。

二、艺术趣味与心灵治愈

人文情怀在于关怀人的精神需求。传统菜场受众群体较为单一,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电商平台的兴起也给传统菜场带来了分流效应,设计团队本着将艺术融入日常的理念为双塔市集进行装饰设计,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走进菜场。团队模仿经典艺术品,为摊贩设计相应形象的卡通插画立于摊前,如《捧着果篮的陈叔》改自卡拉瓦乔《捧果篮男孩》。团队也在设计中融入流行语以吸引顾客,如钥匙铺前的插画写着“锁了”,表示形成亲密关系。幽默诙谐的艺术表达具有治愈性,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也使得少有机会接触艺术的摊贩们明白艺术可以日常化,有助于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

年轻群体追求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倾向于点外卖。市集用贴着“别看电视”标签的复古电视与蒸笼装置呼吁人们减少点外卖的次数,鼓励人们为家庭健康烹饪。在菜摊木板上,也印有如“生姜暖胃,而你暖心”“所谓乡愁还不是怀念妈妈亲手做的饭菜香味”等温馨话语,慰藉着迷失在外卖代餐生活中的异乡人,双塔市集因此更有温润软糯的人情味。

艺术赋能的市集,更能治愈快节奏的现代人,使其重新燃起对艺术与生活的赤忱之心。近半数被调查群体认为治愈系文案与艺术插画具有吸引力,趣味性与治愈性使人回归生活本真,重视家的意义与慢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思考性、接地气的艺术体验,使人明白艺术不受时空桎梏,能自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助于重塑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理念。设计师需体现的人文情怀便是切实改善真实的社会问题,为人类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升生活质量[2]。生活艺术化、趣味化与治愈化的情怀,有助于丰富市民对艺术美学的理解,使人更注重健康的生活与艺术观念,为双塔市集带来更多人文温度。

三、生活记忆与城市文化

人文情怀在于给人们带来感受传统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的体验。传统菜场设计不注重体现地域文化,双塔市集则融入苏城文化底蕴与历史神髓。菜场承载了老一辈的生活记忆,设计团队用蓑衣、斗笠、菜篓等老物件装饰墙面,在茶室内设置苏州传统老虎灶,店内展现苏绣与裁缝技术等,也提供传统竹编菜篮租赁服务,让人感受过去纯真而质朴的苏式市井生活。而苏州码子是双塔二字的设计灵感来源,明清时,其为商业贸易计数方式,如今是具有商业文化遗产价值的苏州城市符号。设计师将其中〤、〥与〧等符号拆解重构组成新LOGO,也体现传统书法运笔风骨。明代苏州桃花坞年画蓬勃发展,如今设计师提取年画中桃红柳绿等色彩设计商铺灯牌,相较于老菜场昏黄暗淡的灯光色彩,如今双塔市集被更多绚丽明亮的色彩点缀,注入了传统文化与新的活力。市集内外展现苏州非遗文化的文创与手工艺店也使更多人了解苏州民间工艺文化。团队还在黑板上图文展现苏式美食笔记,包括各节气对应的苏州美食及民风民俗,体现苏州“不时不食”的饮食文化。市集也展现传统苏式休闲文化,舞台区提供昆曲评弹等传统民乐,让人感受苏州吴侬软语的方言文化,也邀请苏州年轻本土乐队提供老少皆宜的表演。

设计团队用契合当代审美的设计语言,对苏州传统生活符号二次创作,使其焕发新的活力,让积淀已久的城市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关注和理解。在调查问卷中,人们认为双塔字体设计与传统老物件的装饰设计最具吸引力(图1),这些能使人乐于进入菜场感受苏州文化。双塔市集不只满足了人的身心需求,也展现了世代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共同创造的城市文化,体现了人文情怀更深邃的内涵。

四、邻里互动与文旅发展

双塔市集将人文情怀融于苏式生活美学,有助于满足人的购物休闲需求,使人在充满艺术趣味与温馨治愈的空间内获得审美与治愈需求,也满足人们领略苏州传统生活与城市文化的文化获得需求,更有助于促进社区邻里互动与古城文旅发展。通过设计改造,多功能市集成为居民的一站式社区服务客厅。双塔市集对营业20多年的老摊贩收取的租金不变,该空间运作便是建立在原居民与原摊贩为主导的文化场域上[3],使摊贩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得以长久维系。在调查中,餐饮店员表示居民买完菜后会在店铺喝茶聊些日常八卦,市集也会开设寓教于乐的课堂,使孩童在互动中学习苏州码子与方言知识。同时,市集会不定期举办以“唐朝古风”或“老友”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居民间交流互动,使人们产生归属感。

地处古城中心的双塔市集,紧邻平江历史街区与观前街等历史景点。经各媒体宣传后,其成为新兴网红景点,为更多年轻群体与来苏游客提供了旅游打卡与文化体验的空间。在问卷调查中,非古城区居民和外地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5%,人们主要是为了品尝苏式美食与游览打卡而前往市集(图2)。现场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如双塔市集般的网红菜场会成为未来菜场改造的方向。“网红文化被消费与再生产,互联网文化工业不断将日常生活吸纳进其生产机制,从而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领域新的认同实践。”[4]打卡是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大众在社交圈中宣传新景点,有助于提升双塔市集的受关注度与市民的文化认同感。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也提倡宣传包含双塔市集的城市微旅行线路,以提供苏式生活体验服务,使人们了解古城景点与历史文化,以此重振文化街区,促进古城文旅发展。

菜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策略,需以尊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与场所精神为基石。双塔市集的成功之处在于展现生活美学的同时体现人文情怀,提升了菜场空间活力,尊重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主性,承载了居民生活方式,体现了市井气息、温馨人情与苏州文化,增强了菜场的用户黏性与附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艺术化的双塔市集不失烟火气与书卷气,延续了传统菜场的生命力,成为了公共社交空间,吸引着游客感受精致的苏州文化,促进了文旅发展,也为未来菜场发展方向提供灵感。

五、结语

从菜场到市集,双塔市集改善了传统菜场基建薄弱的问题,展现了生活美学与人文叙事。其提供便民多元的人性化购物体验,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审美与治愈需求。其承载了传统生活记忆,注重城市文化价值这一更深邃的人文内涵,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菜场这个文化场域吸引人们并维系社群关系,为苏州文旅及整体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菜场晕染着城市文化肌理的本色,菜场改造是时代发展与文化进步的需要,需体现人文情怀。在满足居民基本购物需求外,菜场也应体现城市特色,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而市井文化融于民间民俗文化,也是雅俗文化交互的中介[5]。市井文化亦雅亦俗,下里巴人的菜场与阳春白雪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亦可相融,使未来城市人文景观雅俗共赏。一方面,可在菜场中加入美术馆展览,展现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艺术品。大众具有审美需求,艺术非精英文化,需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无主动意识去感知艺术的摊贩拥有接触艺术的机会,也使热爱艺术的大众真正走近艺术的来源之地——市井生活。此方案得到了调查对象中57.14%的支持率。另一方面,可在菜场中增加展览民俗博物馆展品的空间,展现当地特色民风民俗。此方案受到66.07%的调查对象的认可。菜场建筑形式可借鉴苏州园林等古建筑风格,融入苏州符号元素,使菜场更具地域识别性。也可结合VR技术,打造沉浸式线上菜场博物馆或菜场美术馆平台,使人线上购菜的同时也可沉浸看展。未来文化城市建设应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与景观创造为中介[6],而菜场这一城市社会空间也应适应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以提升文化城市与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城市空间的设计需体现东方美学与人文情怀。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应兼顾现代化规律与人文追求[7],体现城市平民生活的市井文化,才能使城市活力长存。除了给市民提供物质生活空间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外,更需提供一個人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场所,使不同社会群体心怀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而各得其所、安居乐业[8]。未来的设计目标也应从“消费者”转向“生活者”[9],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未来菜场可成为人们的社交空间,也可以是有温度的文化普及与审美熏陶的公共空间,从而发展为具有市井气息的城市人文景观。

菜场,贩卖着城市迥异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城市特有的市井文化。菜场是城市的市井底色,将菜场的设计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文化策略,在菜场中延续街区的生活风貌,保留场所记忆并注入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大有裨益。城市建设需融入人文情怀以保障便民、利民、亲民和惠民文化发展,从而提升文化民生水平[10]。未来,期待有更多像苏州双塔市集这样注入人文情怀的菜场,成为新兴的城市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陈凯伦,周潮.“留住当年的烟火气”:基于市井文化的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0):52-54.

[2]王敏,鲁晓波,叶苹,等.设计为人民服务关于中国当代设计价值取向的讨论[J].美术观察,2004(8):4-9.

[3]李逸斐.文化生产场域理论与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原真性:以苏州“平江路菜场”概念设计与“双塔市集”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20(4):93-98.

[4]王昀,徐睿.打卡景点的网红化生成:基于短视频环境下用户日常实践之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2):105-112.

[5]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6.

[6]张书成.“人文城市”理念为智慧城市建设解围[J].学术界,2014(5):37-40.

[7]卢中原.人文追求与城市发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4):7-8,16.

[8]张松,包亚明,黄鹤,等.城市文化:如何共享,如何规划[J].城市规划,2019(5):48-52.

[9]林曦,吾宵.设计的未来面貌 人文关怀与美意识的更新[J].新美术,2014(5):124-126.

[10]张可,栾戈平.人文情怀,文化民生:当代中国建设“文化民生”的现实途径[J].艺术百家,2010(增刊1):14-15,51.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菜场
菜场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跑菜场跑出租站柜台——钱江晚报“我们一起走过”大型体验式报道推出的背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小“管家婆”进菜场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菜场里的小秘密
热闹的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