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型涵闸的运行养护管理探讨

2021-08-02陶武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涵闸启闭机闸门

陶武

窑河闸管理处 安徽 淮南 232009

1 涵闸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1.1 安 全检查缺位

涵闸运行过程中,部分维养人员对涵闸安全检查认识不足,还有部分维养人员存在“等、靠、要”等惰性思维,以致日常性检查与经常性检查落实不到位,涵闸的安全检查缺位,导致涵闸长时间“带病”运行,超期“服役”,一旦出现较大险情或恶劣天气,极有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带来安全隐患。

1.2 潜在隐患问题

1.2.1 涵闸部分。涵闸部分常见隐患问题主要有:①涵闸结构自身质量问题,如闸门振动、闸门止水漏水等,如若前期检查不到位、不及时,就会因振动问题而导致闸门出现破坏;另外,汛期闸门启闭较为频繁,如若闸门桁架与纵梁连接螺栓发生松动也会导致闸门振动,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闸门工作异常。②涵洞内部开裂,以及因闸门振动而导致的机房墙体、楼板等开裂。尤其是对于涵洞内部出现的开裂,往往会因涵洞的输水功能,而导致洞身的开裂难以被发现,轻者会导致渗漏水,重者往往会造成堤坝沉陷、变形,直接影响着涵闸的正常运行。③经多年涵闸管理实践经验发现,涵闸构筑物与堤防的结合位置处,通常会因施工中填土不均或碾压不实而形成薄弱点,如若后期涵闸运行过程中检查及养护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涵闸构筑物与堤防结合位置因反复水流的冲刷,而出现结构开裂、沉降变形、渗漏水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涵闸工程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④涵闸附近的堤防工程,往往会受到人为因素、闸门振动或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出现质量隐患的概率增加。如处于临水侧水位变幅区的闸墩,通常会受到碰撞、摩擦以及水流的影响,使得表面出现开裂或破损,严重影响闸墩的强度及耐久性,尤其在汛期时将会直接影响堤防工程防洪度汛的安全性。

1.2.2 机械部分。涵闸工程用启闭机主要分为卷扬式启闭机、螺杆式启闭机、液压式启闭机,不同类型启闭机的故障及隐患类型也有所差异。以卷扬式启闭机为例,较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①连接启闭机及闸门的钢丝绳出现锈蚀、磨损、疲劳、扭结以及断丝等质量问题,如若检查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将会导致钢丝绳失效而影响闸门的正常启闭;②启闭机齿轮箱或传动部分机油污染、缺油,就会导致机械配件出现磨损而影响正常启闭;③启闭机因制动器失灵、供电线路破损等,而无法正常运行;④双吊点闸门出现偏位,以致闸门启闭不正常,甚至会影响闸门正常启闭。

1.3 管理较为粗放

1.3.1 涵闸运行养护制度体系是实现涵闸科学管理的指南,然而,部分涵闸管理部门因管理制度体系缺失或不健全,致使在涵闸的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较多弊病。例如,涵闸闸门及启闭机安全操作制度,闸门安装调试、规范操作、运行养护等的相关规程与制度等不健全、不完善。

1.3.2 当前,“重施工、轻养护”理念仍不同程度存在,粗放式的涵闸工程管理模式,使得涵闸工程竣工后,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性及经常性检查,对涵闸潜在的质量隐患处理不及时,甚至“带病运行”“超期服役”,严重影响着涵闸工程的安全性。

2 涵闸运行养护管理策略

2.1 做好安全检查

对涵闸运行过程中潜在的质量及安全隐患、不利及危险因素等进行检查(检查项与检查频率如表1所示),明确对涵闸运行不利的因素,确保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以为后期制定针对性维修养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表1 检查项及检查频率

2.1.1 做好日常检查。相应管理部门须按要求做好涵闸安全检查与养护管理,尤其是要针对涵闸薄弱部位,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与维护,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其中,经常性检查又分为日常巡检与每周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闸门及启闭机构、闸门电机及动力设备、涵闸前后段堤坝等,并根据要求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2.1.2 做好定期检查。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及水流特征,在每年的汛期前后、用水期前后,以及冬季低温冰冻期及解冻期前后,均应根据涵闸工程管理办法,由相应涵闸管理部门组织,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涵闸工程开展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其中,汛前应着重对涵闸运行情况、岁修完成情况、防汛准备情况等进行检查,并检查涵闸裂缝、破损等质量缺陷是否会对涵闸结构的强度造成影响;汛后应着重对涵闸工程的整体结构、水下部分等进行检查,查看经过汛期后是否出现损坏、水下部分是否出现变化,并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岁修计划,以对涵闸工程进行加固处理;冬季低温冰冻期,应对易发生冻害的区域进行重点检查,查看是否按要求落实防冻措施,检查冰冻期表层松土是否破坏等[1]。此外,涵闸维养人员,须严格依照不同设施设备维养的周期性要求,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养,进而有效确保涵闸工程的稳定运行。

2.1.3 做好重大灾害检查。涵闸运行过程中,如若遭受特大洪水、特大暴雨、强地震、爆破震动等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或重大闸门运行事故后,涵闸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涵闸各结构部位是否出现裂缝、局部是否出现破坏、旧裂缝是否进一步扩展等等,除按要求对外观进行肉眼观测及工具检测外,还应起吊运转进行检查,一旦检查过程中发现不良情况或重大事故,应及时组织对涵闸破坏情况及不同位置,制定针对性的抢修及加固处理措施。

2.2 加强维养管理

2.2.1 做好常见隐患维养管理。①对于闸门出现振动时,应结合检查情况予以针对性处理。例如,对于闸门关闭时出现竖向间歇式振动,应及时对螺栓松紧度进行调整,并减小连接件间的间隙;或通过增加闸门门体自重,使自重超过下落时的摩擦;或通过对闸门下落速度进行控制,以减小过闸水流量,改善水流动压力对其的影响。②针对涵闸工程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开裂、渗漏水等质量问题,可根据裂缝的位置、深度、宽度以及长度等,合理采取切实有效的裂缝处理方式。其中,针对因闸门振动而导致的结构开裂问题,可通过顶部减压下部加固的方式予以处理;针对因涵闸与大堤结合处回填不实而导致开裂问题,可采用开挖回填、重力灌浆等方式予以加固处理。③对于涵闸与大堤结合部的薄弱点,应加强检查频率,对于检查发现的裂缝、孔洞、渗漏等质量问题,应及时回填压实处理及打锥灌浆,以有效防止开裂处出现渗漏隐患。④对于涵闸周围堤防工程,应注意加强塌陷、隆起、开裂渗水等质量缺陷的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查明原因,并根据质量缺陷情况进行维修处理,以确保尽快恢复原状,同时,在泄水过程中应经常性对护坦、消力池等部位进行探摸,检查该部位在水流冲刷下是否发生变形、破坏,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对涵闸工程薄弱点进行修复处理。

2.2.2 做好机械部分维养管理。①对于卷扬式启闭机而言,钢丝绳是连接启闭机与闸门的重要连接件,如若钢丝绳检查养护不到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涵闸闸门的正常启闭。因此,须严格依照涵闸工程检查养护规范,对钢丝绳潜在的失油、锈蚀、磨损、变形、断丝等质量缺陷进行排查,并对卷筒上钢丝绳可能出现的偏槽、爬绳进行检查,通过常规性及经常性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对于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应针对性进行除锈、涂油润滑,或通过调头、更换钢丝绳,以确保启闭机的正常稳定运行。②涵闸维养人员应加大对涵闸启闭机的检查力度,确保启闭机齿轮箱或传动部分机油洁净无杂质,润滑油量正常,各个部分的零部件无磨损、无裂痕,且各个供电线路无破损、无磨损、无受潮等问题。③对启闭机运行过程中的灵敏度、制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动器的制动轮与制动瓦表面无油污、油漆及水分,并对制动器主弹簧进行检查,确保弹簧无变形、无锈蚀,且用于保护及润滑的油脂正常。④在完成卷扬式启闭机的维修养护后,应对整机进行调试,并对闸门的联动进行调试试运行,反复启闭闸门不得少于3次,调试试运行过程中应确保工作状态正常方可正式投入运行。⑤对于双吊点闸门的偏位问题,应加强运行过程中的观测与检查,对因钢丝绳松紧度差异而导致的偏位,可重新卷绕钢丝绳或在闸门吊耳加装调节螺栓连接钢丝绳进行纠偏。

2.3 完善运行管理

2.3.1 要想确保涵闸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依据涵闸工程的设计标准、运行条件以及《涵闸技术管理规程》,制定涵闸运行养护施工方案,以不断规范涵闸运行调度及维修养护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涵闸的运行养护管理“有章可查、有法可依”,并通过科学的养护管理,确保涵闸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3.2 转变传统“重施工、轻养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管理队伍,结合涵闸工程实际,实行涵闸运行养护管理责任制,针对重点工程明确管理责任人、技术责任人与巡查责任人,以确保涵闸工程各项养护管理措施的有效贯彻落实,真正实现涵闸工程“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进而充分发挥涵闸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切实做好涵闸的运行养护管理,充分发挥好涵闸“关闸度汛、开闸引水”的关键作用,务须及时掌握涵闸运行养护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类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并针对性采取妥当应对策略,以最大限度减少或是规避涵闸运行事故的发生,促使涵闸得以长久安稳运行,造福一方。

猜你喜欢

涵闸启闭机闸门
中小型涵闸的安全运行与除险加固
含启闭机房进水塔结构静动力分析
平面定轮钢闸门的制造工艺
穿堤涵闸渗透变形分析与加固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堤防穿堤涵闸处理方法
我国专家发现药物成瘾新机制,找到“闸门”开关
2015年度第一批水利工程启闭机使用许可证获证企业公布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