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捉妖记”

2021-08-02李蕊娟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捉妖记张云田螺

◎文/李蕊娟

他用10年时间搜集到1080种中国妖怪,写出了被称为中国首部“妖怪大辞典”的《中国妖怪故事》一书。而他,也成了中国“捉妖”最多的人!

童年,听着爷爷的“鬼故事”入眠

80后张云,出生在安徽灵璧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小时候他最爱听爷爷讲那些妖魔鬼怪的神奇故事。“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出妖精”,这句骇人的俗语,很多时候是爷爷讲妖精鬼怪故事的开场语。张云最喜欢听的是“田螺姑娘”和“提灯小童”。

“田螺姑娘”是一个神仙故事。天帝派天上的白水素女下凡藏在田螺里,专门为勤劳、善良的农夫谢端烧火煮饭,帮助他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却不小心被谢端撞破身份,必须回到天庭去。临走前,白水素女对谢端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能使米生息不尽。”数年后,谢端依靠勤劳的双手致富,并娶妻生子,还当上了县令。为了感谢白水素女的恩德,谢端为她立了庙,造了一座神像,名为素女祠,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这美好而温暖的故事,让张云听得入了迷。

“提灯小童”的故事也很有趣。明代有个姓张的老头,有一天晚上,从田野里回家。那天是个阴天没有月光,路上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得摔个人仰马翻!没想到,这时候前面突然来了一个小孩子,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他蹬蹬蹬跑到张老头的面前,笑着说:“爷爷,我来接你回家。”张老头心想:我家族里好像没有这个小孩啊。他牵着小孩的手,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小孩忽然不见了。张老头定睛一看,手里抓着的竟是一把破旧的扫帚——他天天扫地用的。

小时候听这些故事只觉得新奇有趣,长大后张云才感悟到,中国的妖怪其实绝大多数并非“吃人恶魔”,相反,有很多是非常善良可爱的。比如“提灯小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其实人和妖怪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可以相互慰藉、相互取暖的。

日本“妖怪”影响全球,70%却来自中国

我国妖怪文化源远流长,读大学时张云了解到,妖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后来零星分散地记载成各类文字,最终形成志怪小说。比如《白泽图》,就是最早专门记载妖怪的著作。先秦的《山海经》记载的妖怪充满了雄浑的浪漫气息,半人半兽、多头多身,有吞天纳地之能。魏晋南北朝,干宝写的《搜神记》,是中国志怪文学的巅峰之作,这个时代的妖怪开始融入人类生活。清朝的《聊斋志异》故事曲折离奇,更是妖怪文学的绝响之作。

促使张云下功夫写出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妖怪的书,起因是一件小事。2010年他在上海参加一个漫展,看到几个打扮成妖怪的动漫爱好者。张云问:“你们扮演的是什么妖怪?”一个女孩笑嘻嘻地说:“都是日本妖怪,姑获鸟、天狗、饕餮。”张云内心一震,这几只都是中国很早就创造出来的妖怪,“在年轻人眼里,这些怎么全都是日本的了?”

日本妖怪文学从我国唐代传入,由此产生的文学、漫画、影视作品不仅影响了全世界,也使得妖怪成为日本的文化名片之一。日本漫画和影视塑造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妖怪形象,比如犬夜叉、夏目友人帐、龙猫、鬼太郎等。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浴场里也出入着形形色色的各种妖怪。

张云说,在日本平安时代,人们相信“人妖共存”,白天的大街小巷是人活动的场所,到了晚上就会群妖现身。领头的大头鬼面目丑陋,身后跟随着众多鬼怪,所以称为“百鬼夜行”,后来就统指所有日本妖怪。其实这个传说同样来源于中国,这个场景就是唐代的傩戏。傩戏也称为“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祭神驱鬼仪式。唐代时傩戏传入日本,这个祭司角色就被演化为妖怪统领。

日本妖怪研究学者水木茂说过:“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剩下10%才是本土的妖怪。”

张云认为,日本妖怪能传播得如此深入人心,离不开系统地整理,形成文化合力。而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为纠正人们对“妖怪”最早源于日本的错误认知,张云决定写一本书——《中国妖怪故事》,把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妖怪都一一搜集起来,留下名字、画像以及它们的故事等。他希望中国的孩子有一天能把这些妖怪的故事娓娓道来,告诉伙伴:“这是我们中国的妖怪,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妖怪。”

10年写书,成中国“捉妖”最多的人

张云像一个淘金者,翻阅近300多部典籍文献,从远古时代的妖怪传说开始起录,到明朝时期妖怪与断案结合的小说,再到清代妖怪与推理密切结合的故事。他的研究同时参考了各种民间传说、地方志等,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朗朗上口且图文并茂;还把每一个妖怪的出处都标注得非常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并非作者杜撰,这些妖怪千真万确在古代某本或者某些书里出现过。

因为经常是在晚上伏案做妖怪研究,书看得久了,有时候张云会产生一种幻觉,好像有一群奇形怪状的妖怪,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他身边,叽里呱啦地介绍着自己,并伸着头监督他把它们的故事记下来。当他敲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尽自己所能记录下那些被遗忘的妖怪的时候,耳边仿佛响起了妖怪们发出的欢呼声。

“在《中国妖怪故事》里,有可爱的妖怪,也有可怕的妖怪。总的来说,大部分妖怪是爱憎分明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害我,我必报复。”张云说,其实“妖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书里,他把妖怪分为妖、精、鬼、怪四大类。妖:动物化成人形,即为妖。比如,在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狐妖。精:草木山石等有了灵气之后,就成了精,但是它们不会化成人形。鬼:人死后魂魄不散,就是鬼。《画皮》记载的就是女鬼披上人皮,化成美女,勾引人类男子的故事。怪:是对于人来说,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在平常生活中几乎没见过的。

就这样,经过10年的努力,全中国共1080只妖怪被张云记录在《中国妖怪故事》里。这本书共计635页,厚厚的一大本,被专家称为中国首部“妖怪大辞典”。张云也被称为中国“捉妖”最多的人!

有媒体评价,张云的《中国妖怪故事》是一本开宗立派的妖怪大辞典,填补了中国妖怪学的空白。这本书2020年出版后,颇受读者青睐。打开它,就像是走进了古人美丽又奇幻的想象中。

2021年秋天,该书还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出版。张云希望全世界有更多的人,能关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妖怪文化!

猜你喜欢

捉妖记张云田螺
Electronic structure study of the charge-density-wave Kondo lattice CeTe3
《大漠英雄曲》
田螺姑娘的夏天
A Clever Bird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
叫魂:一场乾隆主演的“捉妖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