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词用好更出彩

2021-07-30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祖国作文同学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要表达内心情感,语言不如感叹,感叹不如歌唱。同学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歌曲,这些优秀的歌曲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如果我们在写作时,学会用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歌词来入文,那将会极大地提升文章格调、文采与表现力。

先来看非常经典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当母亲的温情/ 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那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我最亲爱的祖国/ 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这段歌词中的“我”是个体的象征,“祖国”则是群体的象征,“不可分割”意为小我和祖国的关系,“高山”有力量感,“河”有柔和感,“炊烟”让人产生对家的眷恋,“村落”让人涌起悠远的乡愁,“浪”是赤子,“海”是依托……

细心的同学立刻能感觉到,这首歌的歌词,可以用于许多主题的作文中,比如“奉献”“爱国”“人生价值”“小我与大我”“人生的力量”“家国情怀”……

因此,要想让歌词为同学们的文章增光添彩,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积累歌词时,要同时分析总结归类。

积累经典优秀的歌词时,还要分析,这些歌词的优秀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优秀,适合用于什么话题,适合什么样的语言风格,适合用于作文的什么部分,适合与什么素材配合使用……分析之后,及时总结并归类,让这些歌词变成有明确使用方向及话题的素材。

以《歌唱祖国》为例,“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这几句歌词中“越过”“跨过”“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像不像2020年全国各地急援武汉的感人场景?像不像全民脱贫攻坚战?像不像经历了无数次“全民抗洪”“全国抗震”“全民抗疫”“全部脱贫”等艰难险境之后坚持“四个自信”的空前强大的中国人民?

因此,同学们可以在写“大爱”“勠力同心”“人民至上”“感恩”“攻艰克难”“迎接挑战”这类话题的作文时用这段歌词。

2. 积累歌词时,要同时对歌词进行精加工。

许多歌词虽然优美,但未必都适合直接引用到文章中,这就需要同学们对歌词进行进一步深加工。从语言角度,要加工到适合作文风格的程度;从结构角度,要加工到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变式句结合的程度;从相关配合角度,要加工到能与其它素材相得益彰的程度。

以镇巴民歌《十送红军》为例:歌词中“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鹿哀嚎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以景衬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神态描写,写出了根据地群众对红军的不舍。

加工例段

秋风秋雨中,野鹿哀鸣声声,梧桐黄叶萧萧,千军万马站在五斗江畔,看着无数百姓泪汪汪,一曲令人肠断的《十送红军》响起。血肉之情,鱼水之情,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这支红军队伍始终没有忘记他们是为谁而斗争,为谁而奉献,为谁而牺牲……

这样的歌词,就不是机械地直接引用了,而是引用、化用相结合,对歌词的句式、风格、意境都进行了深加工,拥有了更加感人的力量,用在作文中,可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 积累歌词时,要注意与时代紧密相连。

许多经典歌词,诞生时有着自己的时代背景,但之所以成为经典,也因为它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同学们在积累歌词时,要思考歌曲内容与当今时代的关系,努力将歌曲与现实结合起来,赋予经典歌曲最新的时代精神。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但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可以激励我们迸发出伟大的力量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诞生于建国初期,但歌词中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可以联系当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歌曲《愚公移山》诞生于二十多年前,但歌词中的“愚公精神”完全可以让我们想起塞罕坝、“治沙六老漢”、毛相林们。

《愚公移山》歌词中这样唱:

听起来是奇闻/ 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 凭着是一身肝胆/ 想起来不是那奇闻/ 唱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 哦/ 了却了心中祈愿

望望头上天外天/ 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 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这段歌词中,有移山的宏伟毅力,有敢于开拓的勇气,有折服后人的精神,非常完美地诠释了当今流行的“三牛精神”。

许多经典歌词除了可以直接入文,还可以与优秀影视剧内容结合。像《我的祖国》是抗美援朝经典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非常适合与今年热播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结合;歌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以与《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古田军号》等电影结合;歌曲《春天的故事》《不忘初心》可以和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结合;歌曲《长城长》《血染的风采》可以与反映军人保家卫国的《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相结合……

同学们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引用经典歌词入文,让历史与现实相关联,文学文化相辉映,相信你的作文会具有别样风采。

下水文

“双百”交汇,三牛“犇”腾

□吴国梁

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心里,牛具有的是“深翻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笔下,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

当我们背上行囊,担起沉甸甸的责任上路时,首先必须要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而出发?

二千五百年前的齐景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以一颗牙齿为代价留下的“孺子牛”,本是溺爱孩子的嘲讽之语,竟被后世的中国人升华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用来赞美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犹记当时封城的武汉,深夜,几位疲惫不堪的下班医生在公交车上沉默地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突然,一位医生打破沉寂,轻轻哼起了《歌唱祖国》:“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渐渐地轻哼成了合唱,路灯照进车窗,此刻公交司机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如果说“孺子牛”为我们明确了“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初心,那么“拓荒牛”就给我们鼓足了“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勇气。

经典名著《西游记》第一回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之说,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拓荒牛”精神,也在于牛拥有勇于创新、敢于克难的精神。

那悬崖“百步九折萦岩峦”,那峭壁“畏途巉岩不可攀”,面对着这一切,毛相林与下庄群众们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修路!七年来风餐露宿,前赴后继,绳锯木断,他们硬生生凿通一道道绝壁,终于修出一条天路,“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如果说“拓荒牛”为我们解决了如何“善始”的问题,那么“老黄牛”就给我们“克终”的力量。

魏征曾对唐太宗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恰恰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丰沛力量。

66年,6000多万公里,绕地球1500多圈,這就是英雄的国测一大队!他们“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丈量祖国大地”。他们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岁月销蚀,反而被打磨得熠熠生辉。鲁迅曾说:“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这个“韧”字,正是国测一大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双百”交汇际,三牛“犇”腾时,让我们秉承“三牛”精神,不负盛世,奋斗其时。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做有责更有义的中国人;秉初心,守宽和,见刚强,笃远行,让我们做知难不畏难的中国人!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祖国作文同学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