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穿越世纪的色彩中寻找光明

2021-07-30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睡莲画派印象派

外滩又开始“排队”了!这次人们不是看黄浦江的风景,而是一幅画。

在黄浦江畔的Bund One Art Museum,迎来了重磅艺术大师——印象派开山鼻祖克劳德·莫奈。他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开幕,包括9件莫奈真迹在内,共47幅印象派和当代作品亮相上海。

作为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日出·印象》几乎从不“出国”展出,这次在疫情中历经艰难首次来到中国,意义更是非凡。它是法国人民引以为傲的国宝,自1940年起一直被珍藏在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艺术爱好者远赴巴黎,只为一睹它的真容。

这幅画作,为什么有那么重要的意义?仅仅因为他的作者是莫奈吗?

事实上,在近150年前,这幅画作刚问世时,曾饱受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尔港日出时的海景。一轮红日从浓雾氤氲的水面上缓缓升起,晨光洒入海面泛起粼粼波光;两艘小船在视线中穿过,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烟,露出朦胧的轮廓,在水雾和朝光中交织、模糊……

莫奈用随性的笔触,记录下这美妙而日常的画面,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工业革命初期,期待全新美学革命的青年画家的兴奋、好奇和狂喜。他将这幅画命名为《日出·印象》

在1874年巴黎举办的“无名画家展览协会”画展上,莫奈的这幅画作却被点名批评。 “这幅画模糊地、令人难受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证明了作者的无知,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

正是这句话,让“印象派”之名响彻整个巴黎。莫奈欣然收下了这句嘲讽,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印象主义”。这种摒弃传统的画风,强烈冲击了精致、真实的学院派审美,让世人有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意识到了朦胧之美的魅力。此后,印象派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性画派,把自然界的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核心。《日出·印象》成为了这场“革命”的起点,莫奈被公认为印象派大师。

如今零距离欣赏《日出·印象》,真实感受大师笔下的每一个细节,仿佛穿越回了148年前的勒阿弗尔港口交织的光影里。

近距离欣赏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杰作,感受大师的一笔一画,这份穿越百年的感动,正是此次莫奈特展的珍贵之处。

适用主题:怀疑与创造;生活姿态;艺术人生;自信的力量;超越自我……

文本解读:河北省保定市永宁中学 杨巧茹

角度一:一生追逐光影。

莫奈被称为是“印象派中的印象派”。他是印象画派的奠基者,是朦胧美理念的终身践行者。莫奈用一生的执着,踏平人生坎坷,在磨难里孕育了蚌珠。他把光与影的独特感悟用色彩的加以独特表达,他赢得了时光追逐的竞赛,开创了一个画派,赢得了整个世界。

角度二:艺术的生命是创新。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语道破艺术的真谛。莫奈突破了当时的精英画派的窠臼,独树一帜,虽屡遭质疑、批判,他依然艺术道路上踽踽独行。“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是潜心于色彩研究和瞬间的捕捉,他在传统的土壤上破土而出,结出了创新的果实,滋养了人类的心灵。

角度三:爱一世种花,痴迷一世色彩。

莫奈的家成了美妙绝伦的花园,汇聚了奇花异草,他亲手栽种、打理,花园成了他心灵的栖息地。莫奈曾说:“我一辈子只会画画和种花。”他对花儿的色彩痴迷而狂热,大自然回赠他最美的色调。我们可以捕捉莫奈画作中的光影、色彩与自然,谛听莫奈与印象派共伴一生的跨世纪传奇。

学生运用示例

“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莫奈面对讥讽依然故我,面对无人问津的窘境他仍然潜心画作。他在黑夜里潜行,在寂寞里坚守,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心里有光,终会驱散黑暗。

当我们今天欣赏莫奈的《干草堆》《白杨木》《鲁昂大教堂》等油画,那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乐,成为了印象派的颠峰之作。

“水、睡莲、植物,在一片宽阔的水面上。”莫奈的《睡莲》“有无法言状的美。”为什么莫奈在失明后,仍能画出天堂之颜色?

咀嚼莫奈之美,或甜或涩。也许正如《睡莲》一般,只要心中有光,方可绘出于苦难之中的结晶——这是莫奈生命之光熄灭后永恒的传世之光。

——河北省保定市永宁中学 王镱涵《品味莫奈之美》

(编輯:王莹)

猜你喜欢

睡莲画派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金农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睡莲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睡莲
印象派画家启发了我
印象派大师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