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材进阶攻略:2021届应考生考场作文“总结”与“复盘”

2021-07-30陈洋李凤城王劲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总结尘埃考场

陈洋 李凤城 王劲慧

博古论今,是大多数同学都希望自己作文所拥有的,而如何积累和在考场上灵活应用素材,也是大多数同学所纠结和苦恼的。本刊在2020年6月合刊曾刊发过一篇当届应考生的作文素材备考经验分享,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好评。如今又是一年应考季,本刊邀请三所高中的四位同学,以“总结”与“复盘”两种模式,分别对自己一次正式应试作文的素材运用进行自我总结与剖析。我们相信,这四位同学自我审视的角度,一定会让广大同处高三的同学们产生更深广和更实际的感受。

◆总结篇◆

素材应服务于文章立意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三(8)班

周菲桐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引领我们走近先哲圣贤,一览中国穿越千年的哲理之光;李白、韩愈、苏轼等唐宋大家雄浑苍劲的诗词文赋,引领我们走近诗人文豪,饱尝华夏弥漫天地的人间温度。通过学习,我们增长了见识,开启了智慧,涵养了德行,砥砺了人格。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与哪一句话产生了共鸣?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来源: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0年11月月考试卷)

【考场文段】“虽千万人,君往矣”,让我明白随波逐流并非在时代的钢铁洪流中生活的最优解。它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义无反顾,是卡夫卡“在你与世界的对抗中,你要协助世界”的英勇无畏,是王伟在对讲机中那句“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后撞向美军军机的壮烈坚守。我们所需要的并非是夹杂在顺流中模棱两可的行为,而是在逆流中不被泥沙裹挟的英勇奋进。……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哪怕只是微微草木,都有自身的坚守与价值;哪怕身在井隅,也要心向璀璨。时代的大浪打向后浪,真正能够留下的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守与初心。我将矢志不渝地朝着远方迈进。“虽千万人,君往矣”。

【考场总结】机械的记忆背诵并不能“应万变”。面对常常“不讲武德”的作文命题,制霸它的王道就在于修炼运用素材的功夫——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转述素材”,进而才有考场的“挥斥方遒”。一种不怎么耗时而又有效果的攻略就是“小练笔”——自选一则素材和一个论题,阐释素材,论述主题。这只需要短短几行字。

素材,是要服务于文章立意的。在这次考试中,面对文章要求,我想到我们如今在高考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仍要坚持下去,为自己开创光明的未来,所以选择了“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名言。它的原意是纵然面对千万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我重点抓住“奋进坚守”的内核,在阐述对它的理解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鲁迅、卡夫卡和王伟。他们一个是中国近代文学大将,一个是世界现代文学巨匠,一个是爱国飞行员,三人所处时代不同,经历迥异,但都表现出了对自身信念与理想的坚守。然后迅速“头脑风暴”搜寻对他们的事迹、名言的积累,再结合主题进行阐释与总结,便能利用素材本身意思所具有的“直观性”,使论述更好地服务观点。

我们中华文化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善于运用古诗词呀,朋友们!古诗词寥寥几个字便能让文章平添几分韵味,而直接与白话结合的化用更能让平淡的论述化腐朽为神奇!(指导教师/ 陈洋)

素材用出高级感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蔡艳林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讲述敦煌研究者与莫高窟故事的七集系列视频《一事一生,一人一窟》于近期播出。一人一窟,每个研究者都有最钟情的一个洞窟,也是人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一事一生,研究者选择热爱的敦煌研究为事业,终其一生,而这也是敦煌研究院的传统。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的热情投射在洞窟之中。63岁的阿木爷爷从13 岁起学习木匠手艺,凭一双巧手把寻常木头打造成各种精巧的工艺品;故宫的文物修复师耗时几年甚至几十年临摹一幅画,把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拼接完整……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赞成“择一事,终一生”的人生选择吗?请你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谈谈你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来源:湖北省2021届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考场文段】……敦煌學人在洞窟中浸淫,阿木爷爷在木料上嵚印魂魄,故宫文物修复师在碎片中寻踪觅迹,执着与热情着实可敬,但人生的疆域是广阔的,精彩也该是繁花似锦、不拘一类的。有些人如同《水浒传》中项充的绰号“八臂哪吒”——天生就是“多面手”,钳制、束缚他们反而消弭了他们潜在的人生成就。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就是在“跳”中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进化——从房地产跳到微软,再从微软跳到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张一鸣一个人跳出了美妙的“千手观音”。

【考场总结】经历过考试的同学都清楚在写作时素材的调用是困难的,既要与作文题紧密关联,又要有一定的新鲜度,两个因素的叠加让好素材“可遇而不可求”。在如此困境下,让普通素材呈现出色的卖相就极为重要了,也就是我所讲的“素材用出高级感”。

“高级感”的素材首先来自于有文采的表达,比如有关阿木爷爷的素材可谓“老相识”了,但我在例段中精选了动词(或者说高级词汇),以贴切的动词让“老相识”换了一个高级脸。再比如原材料中的语句“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将一生的热情投射在洞窟之中”,一般考生在引述材料时作简单概述就行,我则运用了词汇“浸淫”,以少而精巧的文字实现了高效而有吸引力的表达。

素材用出高级感最关键的就是在严扣观点的同时给读者以美感、新鲜感(抑或是陌生感),只要达到以上效果,素材一定是高级的了!(指导教师/李凤成)

◆复盘篇◆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犹太谚语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他回答:“认识你自己。”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浙江省越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素材取舍,应为论点服务

浙江省越州中学 王天宇

【考场文段】世界于我生前毫无相关,于我生后为我所造。毕淑敏才华出众,但家人曾极力反对她学习文学。因始终坚信“世界为我所而造”,她由戍守边疆的战士华丽转变为始终以善意关注世界的作家。再有木心断指弹奏肖邦的名曲,梵高割耳画出传世的名画,郭子仪征战守卫家国的山河,很多人只关注到了伟人的闪光点,却不知其背后的艰辛与苦楚,不知心有大我如山般巍峨的情怀。还有他,2009年放弃了在英国的房产与学位毅然回国,填补了我国在深井探测技术的空白,最终他的生命定格在五十八岁。在这之前,估计鲜有人知晓其名,但此刻,他——黄大年已从历史的尘埃中脱颖而出,成为照亮一代年轻人的精神火炬。

【考场总结】素材要平时积累、熟练运用才能临危不乱、百战不殆,比如我在高三备考清晨都会看些紧跟时事的新鲜素材,并在周末思考并练习模拟卷、高考真题卷中的作文题。当时期末考试考完,我的考场篇在语言衔接与素材运用上都不够成熟,没有自己对素材的理解与升华。在素材的取舍上,我本想运用“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做出的杰出贡献”的素材,希望表达出“尘埃”依然有能力去撼动世界,无论对其影响大小,我们终究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我们;但袁隆平的个人事迹难以代表广大如尘埃般的民众。由于考场时间有限,同时这个作文题又吸引我、促使我进行更多的思考,加上考完后我都有整理的习惯,所以我又下笔了复盘篇。

【复盘片段】在我与世界的交融中,我影响着世界的进程,世界也影响着我的未来。木心断指弹奏肖邦的名曲,梵高割耳画出传世的名画,郭子仪六旬守卫家国山河,很多人只关注到伟人的闪光点,却不知其背后的艰辛与苦楚,不知心有大我如山般巍峨的情怀。诚然,伟人对世界的影响、贡献多些,但大多数“生如蚁而美如神”的普通者,却如尘埃般微乎其微。我们人类从来不否认自己的卑微,却始终坚信“世界为我所造”。现如今,杂交水稻遍布全球,中国空间站接近完工,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这其中自然有一代代伟人的不懈努力,但更多的是其背后无数的无名英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只是世界中的尘埃,但正是这一粒粒尘埃的聚沙成塔,才汇成这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的世界。

【复盘总结】我一直秉持“素材要服务于论点”的观念,在结合素材时添加自己的理性思考,比如此次作文题,我觉得没有谁生来就是伟人,木心、梵高、郭子仪也曾是尘埃,只是他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最终完成蜕变,成为“闪亮的尘埃”。我想,服务于论点的素材与具有深度的说理思考相结合,才能让我的写作有理有据有自信地表达。

贴切素材,需要好的语言组织

浙江省越州中学 沈婷婷

【考场文段】不自负——我只是一粒尘埃!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在这十四亿的人口中,我们只是其中一粒微乎其微的个体。多数人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既不是世界首富,也不是某一领域的领军者,哪怕是比尔·盖茨那样成功又备受瞩目的人也不敢扬言道:“我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有了小成就时,一定不能自负,欣喜过后就要保持理性与冷静。

努力做好这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认识你自己!

钱钟书如果没有静心沉淀自己,一味参加座谈会等,怕成不了大文豪而只是一个作家。他的成功之处便是正确认识了自己,做到不流俗,做好应该做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文学领域。

【考场总结】在考试时,我首先根据题目的关键词联想了几个素材,取舍过后,最终选择了考场篇中提到的关于比尔·盖茨和钱钟书相关的素材,以此来分别论证关于不自负和学会认识自己等观点。但是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我在语言组织上不够有说服力和文学气息。所以我又重新思考寫下了复盘篇,对考场片中的语段进行修改,重新组织更好的语言来贴合素材论证观点,使文章整体“颜值”更上一层楼。

【复盘片段】我们常说:自信源于实力,自负源于无知。大千世界,我们多数的人既不出类拔萃又称不上超群绝伦,哪怕像比尔·盖茨那般白手起家创下震世基业、风行半世,引领全球潮流的人,也不敢自诩自己达到的高度会是绝无后来者。毋庸置疑,自信固然很重要,而自负缘自无知者的膨胀,只会让人虚度时光,耽误成长,我们要做是认识自我,明确定位。

在机遇与挑战并生、鲜花与荆棘共存的人生路上,我们总会有不同的际遇,在遇到迷惑时,我们要叩问心灵,是否已经忘记了那句“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心简如素的钱钟书,他在名与利的周旋中便是“任他尘世多喧嚣”,只活出他想成为的自己;人淡如菊的毕淑敏,她在爱与恨的沉浮中即是“静我凡心立功名”,只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我们做到了正确认识自己,又何惧那前途的迷惘和险阻,又何患那远方的路遥与风雨呢?

【复盘总结】我想,要写出阅卷老师喜欢的作文,漂亮的语言功不可没;但若内容、立意、素材一般,即使有好的语言组织也不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在这次写作中语言运用还不够娴熟,只是生硬地讲述素材,难以使素材运用、论证更加深刻。我想平时练笔时,需要多加思考如何运用好的语言去组织表达我运用的素材,让自己的文章具有“文质兼备”的优势。(指导教师/ 王劲慧)

猜你喜欢

总结尘埃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不染尘埃
尘埃有多老
尘埃不定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