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叙事的特点

2021-07-29弥建立

中国广播 2021年4期
关键词:广播

弥建立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式”广播新闻增多,广播新闻叙事时态从“完成式”走向“进行式”;立体叙事特点突出的广播新闻扩充了新闻容量,广播新闻线性和立体叙事方式并立同构相互补充;“播报式”“播讲式”“说新闻”“对话式”等广播新闻播报方式不断涌现,实现了多样化。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   中国广播   新闻叙事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革”之后,随着全国拨乱反正工作的展开,人民广播逐渐回归正轨,广播新闻重新确立了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加大新闻自采量,提高新闻时效,把新闻改革作为实现“自己走路”的突破口。广播新闻实现了多种叙事人称多元并用、线性和立体叙事方式相互补充、新的播报方式不断多样化等特点。

一、广播新闻从“完成式”走向“进行式”

“文革”结束,中国新闻界开始清理“口号式新闻体”“消息八股”等不良新闻文风,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广播电台的“本台消息”得到恢复,新闻时效实现了从“昨天消息”到“今天消息”再到“刚刚收到的消息”甚至“正在发生的消息”的变化, 同步直播、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等广播新闻报道形式使广播新闻的叙事时态从“完成式”走向“进行式”。

(一)“进行式”广播新闻增多

“播出当天新闻”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调整创新的第一步,当时广播新闻制作要经过多个工序与环节,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等报道形式能减少剪辑、合成、复制等环节,因此成为广播新闻提高时效性的重要报道形式。

1982年2月28日,记者用现场讲述的形式对上海市一次大规模控制爆破进行报道,下午两点钟的新闻当晩播发,“可称得上是一个短小精悍、迅速及时的新闻”①。 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中日两个亚洲体育强国之间的竞争结果如何,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都很关注,在全部比赛还没有结束之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簡称央广)记者准确地计算出我国体育健儿在第九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已成定局,于是便充分发挥广播新闻“快”的优势,在所有新闻单位中第一个播出这条新闻,从收集新闻信息、写出新闻稿到播出新闻,只用了40多分钟。

1983年,中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再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央广记者在现场口述这一过程:“开始助跑了,助跑迅速有力!起——!过——!”随着朱建华助跑动作的加快,记者的口述音调也越来越高,“起——!过——!”这两个拖长音,生动真实地描述了朱建华打破纪录的过程,让人如身临其境,情景交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插播的形式,中断正常广播节目播发这一新闻,也被看作是新闻时效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体现。

(二)“进行式”广播新闻取得重大突破

让广播新闻叙事时态真正突破的是直播方式的应用。直播与新闻事实同步进行,其播出时态是真正的“进行式”。1984年国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国庆的一天》特别节目,这个特别节目从10月1日7点30分开始到18点30分结束,总计直播11个小时。除了转播央广两个小时的国庆阅兵实况之外,还播出了6场现场直播、4个现场口头报道以及其他一些广播节目,共计17个节目。

1987年,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时态又有了新的变化。1987年10月25日,央广现场直播党的十三大开幕式, 1988年全国两会时,广播和电视分别对开幕式、闭幕式、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内容进行现场直播。此后,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现场直播成为中国广播传播新闻的一种常见播出方式,新闻叙事时态也比较彻底地从“完成式”转向“进行式”。

从1980年开始,中国的广播电台开始普遍设立整点新闻,能够实现对新闻事件最新进展的关注,从而改变了广播新闻只报道新闻事件结果而忽视报道其过程的新闻叙事做法。整个20世纪80年代期间,广播新闻不仅关注了时效性较强的动态新闻,而且在典型报道方面也有所突破,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典型报道,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采取了连续报道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千篇一律的总结式报道的诸多弊病。②

二、广播新闻线性和立体叙事的并立同构

新闻要争抢时效,线索单一、时间次序清晰的历时性叙事不但能满足新闻对时效的需求,也能适应广播媒介线性传播的物理性能,更符合广播受众的接收习惯,“从听的角度考虑,广播新闻稿内容宜简不宜繁,提倡一人一报、一事一报,或者随新闻事件正在进行所做的连续报道”。许多复杂而新鲜的内容需要广播新闻去传播,单独用线性叙事难以表现新闻事件和报道内容的丰富性,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多样性需求,所以以一种叙事方式为主、另一种叙事方式为辅的新闻叙事才能满足新闻传播多方面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线性叙事特征明显的动态消息、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广播新闻增强了新闻时效,发挥了广播媒介迅速传播的优势,立体叙事特征突出的系列报道、新闻分析等广播新闻形式扩充了新闻容量和内涵,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层次需求。

(一)广播新闻的线性叙事

现场报道最初被称为口头报道,它是记者在新闻现场边看边说录制下来的报道,因此现场感要比录音报道更强,形式上更活泼。1978年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小平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做现场报道,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981年的五省广播记者经验交流会上,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提倡尽可能多搞现场口头报道,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只有两三分钟的短小精悍的录音报道迅速增加,以往那种十分钟以上的长录音报道已经很少了。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有别于其他录音报道形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采制地点上,现场报道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制,记者往往把现场口述报道时间作为新闻叙事的时间切入点,所以具有历时性叙事的特征。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播出的《我国又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广播新闻,以人造卫星发射5分钟前为切入点,沿着“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点火起飞”、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等时间节点依次顺序叙述,尽管中间插入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背景资料,但是历时性叙事特征明显。

1982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新闻《一封听众来信引出的连续报道》以时间为序报道了农民“卖甜菜难”的问题、政府解决问题的措施和甜菜收购后的外调问题,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是较为成功和较早出现的连续报道的范例。

追踪报道“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连续报道,采用的结构往往是由果及因、由现象及本质的追踪性的连续报道”。⑤追踪报道的新闻事件有刚刚发生的,也有对发生之后的新闻事件的回溯追踪,多以记者追踪采访的活动为报道线索,是把线性叙事和立体性叙事相结合的报道方法。第六届全国优秀广播新闻《关于昌邑县假农药坑农事件的追踪报道》“前四篇是作者根据对事件的调查追踪进展情况安排的,每篇主要解决一个问题,最后一篇报道处理结果,整体报道有始有终”⑥ ,体现了立体叙事和线性叙事相结合的特点。

(二)广播新闻的立体叙事

立体叙事特征明显的系列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得比较迟,1986年才有广播新闻《武吉龙系列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从武吉龙的基本事迹、成功的启示、高尚的品格、引发的思考几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农民企业家武吉龙承包租赁国营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做了连续报道,这几篇报道之间没有外在时间上的延续,全以内容的内在逻辑来联系,符合系列报道“多个独立报道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的特点,立体叙事特征突出。

20世纪80年代,广播新闻中出现过新闻分析,但是数量不多。1982年《我国体育健儿在第九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总数第一已成定局》是一篇少见的新闻分析报道,重在综合中、日、韩三国获得金牌数目的比较与分析。此外,还有《说一说百万农民大流动》和《话说粮食》等,这些所见不多的广播新闻作品立体叙事特征较为明显。

这一时期,广播新闻在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批评性报道中采用了连续报道的形式,但这一类报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续报道,属于“连续的报道”。例如:在报道科学家雷雨顺先进事迹时,央广《全国新闻联播》节目在一个半月之内连续播发20多篇报道。在雷雨顺之后,央广又对朱伯儒、张海迪、安珂、华山抢险英雄群体等典型个人和先进集体做了报道。这些关于典型人物或集体的连续报道多以线性叙事为主进行编排,又配合播发评论、访谈、讲话、综述、编后话等。如在关于黑龙江双城堡车站的批评性报道中,央广从1982年2月9日播出双城县青年商店的批评信开始,整个报道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叙事以野蛮装卸事件调查进展的时间为主,但也有以立体叙事为主的评论、述评、编后话等配合性报道。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播报方式的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在延续人民广播传统播报方式的同时,新闻播报方式开始变得多样化,在播读式、播报式的新闻播报基础上,广播新闻出现了讲述式、“说”新闻、谈话式、扮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播报式和对话式两大类播报语态均已具备。

(一)广播新闻从“播报式”到“播讲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新华广播電台形成了“昂扬向上、气势磅礴、爱憎分明、坚定有力”的播音风格。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播音继承和发扬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光荣传统,形成了热情饱满、节奏明快的新闻播音基调,多采用的是“播读式”播音方法。人民广播的这种“播读式”新闻播报方式有庄重、严肃、严谨的优点,适用于播送国家大政方针、法令、章程、公报、声明、重大时政新闻,“特别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消息和重大问题的评论,我们还是愿意相信庄重形式(即播读或播报式)的信源”。

随着广播新闻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新闻增加了新闻节目的播出次数,恢复、开辟了新闻直播、插播,新闻播音的样式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播讲式”播音,这种播音吸收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语言的特点,又吸收了“播读式”播音中语言规整、吐字干净利落的特点,成为有史以来新闻播音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形态。这种播音方式的优点是庄重亲切、节奏明快、播音语速较快,体现了新闻简洁明快的特性,适用于多种题材内容和写作风格的新闻稿件。

(二)广播新闻从“说”新闻到“对话式”播报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协商对话、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潮中,“对话”这一形式大量运用于新闻报道中,于是广播新闻中“对话式”播音随之出现。与“播报式”播音不同,“对话式”新闻播音有时有新闻文字稿件,有时没有新闻文字稿件。在无稿情况下,在保证新闻准确、简捷的前提下,新闻播音员或主持人有更大的表达空间,“它有播报的性质,但比播报的声音和语调轻松”。

1.“说”新闻

“说”新闻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广播新闻中经常被运用,广播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现场串词、现场采访都可归入此类。1981年6月,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对农村牧区广播节目》中开设了《庄户新闻》《牧业新闻》等新闻小栏目,新闻主持人尝试使用“说”新闻的方式播报新闻内容。在“说”新闻的尝试中,首先是按“说”的要求编写新闻稿件,力求稿件口语化、形象、生动。其次是在新闻播音表达上,在准确、真实的前提下借助了通讯、故事等播音方法,有一些必要的夸张、渲染。再次在播音的语气和语调上,“说”新闻变化更多,更多地吸收了人们日常谈话的语调和节奏。“播新闻”和“说”新闻都是为了把最近发生的事明白地告诉听众,但在稿件分析、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上和语调、语气、节奏及对象设计等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差别。经过实践,听众的反映还是不错的。

1983年,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快讯》节目的新闻播报中将第三人称播新闻改为第一人称。《快讯》的播音员参与新闻采访,把要播出的新闻稿件按照“说”的需求口语化、通俗化,力求句式、用词、语气等都口语化,新闻播音人员变被动播音为主动播音,变对传播内容的“不知”为“有知”,最后有感情地把新闻内容“说”出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有时则由播音员和编辑联合主持,有时还与科技工作者、农业生产专业户、有关方面的领导共同主持,运用了较多的录音访问。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综合节目》等主持人用“说”新闻的方法代替了过去播音员播新闻,初步改变了广播新闻以播为主的做法。

1986年广东珠江经济台创办后,大板块节目直播被广泛采用,大时段密集直播的广播节目不可能有专人提供完整的文字资料,以提要和资料为基础进行个性化临场发挥成为主持人的必备基本功。在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和主持人共同主持的节目以及一些听众参与的广播新闻节目中,也只有“说”的播报方式才能适应这些节目形式,“说”成为“珠江模式”新闻播报的主要方式,颠覆了传统播新闻的方法。

此后“说”新闻还演化出了新的新闻播音样式,如“侃新闻”“唱新闻”等。

2.廣播新闻“对话式”播音

“对话式”新闻播报来源于对话的基本含义,即新闻主持人采取“问”和“答”的方式播报新闻。20世纪80年代“对话式”新闻播音大多运用于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之类的报道之中。

“对话式”逐渐发展成为“小品式”广播新闻,出现了人物扮演式的播音方式,这时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扮演一定的人物角色,依据所扮演人物的思想活动和表达内容有较多的语言变化,既要“声”似,又要“神”似,播音员除对全篇内容认真进行分析、感受外,更重要的是要直接去感受你所扮演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越丰富越好。这类“小品式”的播音方式多在对农村广播、少儿广播节目中出现,在较为规范的广播新闻节目中不太常见。

广播新闻播报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从“读新闻”到“说”新闻,这是中国广播新闻不断探索的体现。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广播新闻播报也有一些过于偏颇的地方,在大板块、大时段的直播节目实践中,一些主持人用“提要+资料”的方式来主持新闻节目,许多人为了“像”说话,用词不讲究,吐字不清晰,语气不明显,节奏无变化,重音不明确,自以为是“自然地说”,其实还不如生活语言丰富抓人,连清楚的层面都达不到。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极端,过于随意地“说”新闻,降低了新闻的严肃性,也容易造成新闻节目质量的下降。

四、结语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加速了社会变革步伐,“进行式”新闻、第一人称现场报道等增强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线性、立体、不同叙事人称混用等叙事方式扩充了广播新闻的容量,“播讲式”“对话式”等新闻播报方式拉近了广播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广播新闻在为中国改革开放鸣锣开道的同时,也实现了新闻叙事的新突破。

注释

①第一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委会编:《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选得奖作品》,中国广播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30页。

②陆锡初:《试论新闻节目中的几个问题(续)》,《现代传播》,1984年第4期。

《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编辑部选编:《中国广播节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43页、167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教研室编:《全国广播新闻优秀作品选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编:《第六届全国优秀广播节目稿选198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鲁健:《播报式语态解读》,《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

刘凤至:《从社会变革看我国新闻播音风格的演变》,《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王旭东:《“播音员涵盖主持人”论略》,《现代传播》,1991年第1期。

刘琦:《浅论广播新闻播音的时代语言与语速》,《中国广播》,2009年第6期。

卓燕生、林雨:《“说新闻”初探》,《现代传播》,1982年第4期。

陈静:《从青岛电台的<快讯>看新闻节目改革》,《现代传播》,1988年第4期。

广东广播电视志编委会:《广东广播电视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吴新:《试谈播音八股腔及语言生活化》,《现代传播》,1984年第1期。

陈晓鸥:《广播电视语境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0页。

(作者系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日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