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葛根治疗阳痿的经验探析

2021-07-29温瞿华敖永衡杨荣超张春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葛根经验

温瞿华 敖永衡 杨荣超 张春和

摘要:葛根是临床常见的中药,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诸痹”,基于此,张春和教授常在临床上运用葛根治疗阳痿,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阳痿;葛根;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5-0100-03

葛根是临床常见的中药,《中国药典》记载其性味辛、甘、凉,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之功效,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等[1]。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言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2],其中“主诸痹”这一应用在各大教材中均未提及,而这又是葛根极为重要的一大应用。基于葛根“主诸痹”的应用,张春和教授常在临床上运用葛根治疗阳痿,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葛根治疗阳痿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阐述。

1 葛根治疗阳痿的理论基础

1.1 葛根主诸痹,气血通而愈 痹证属实证,乃外邪杂至,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闭阻不通所致,不通则痛,故痹证常以疼痛多见[3]。葛根主诸痹,其性辛凉发散,辛味具有能行、能散的特性,故葛根既可解表,又可通里。《本草经解》言:“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畅,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可见葛根既能舒筋活络,又可通行气血,气血通则痹证自除。另外,《神农本草经》中提到葛根能够“起阴气”,对于“起阴气”的理解,古今医家各有见地,根据清代医家唐宗海所说:“葛根其藤最长,其根入土最深,吸引土下黄泉之水气”,乃是言葛根具有生津输津之功效[4]。葛根辛甘而润,升阳生津,津随气注,血随气行,津润血活,浊阴自除,经脉得到津液的濡润,则血行通畅,痹证可愈[5]。

1.2 因痹而致痿,通痹以治痿 痹与痿的关系为历代医家均较多关注的,有医家重在鉴别两者,亦有医家重在联系两者。关于两者的鉴别是较多医家所论述的,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因痹致痿较少有人阐述。因痹致痿主要体现在“体痹用痿”,所谓“体痹”是指闭塞不通,“用痿”是指痿弱不用。痹久成痿,“物质”闭塞日久,导致功能减退,痿弱不用[6]。另外,热盛亦在因痹致痿中起到关键作用。《素问·痹论》记载:“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根据黄元御的解释:“逢热则纵,纵则不痛,其不痛者,筋脉松和而舒缓也”,可见热盛会导致筋脉舒缓[6]。《素问·痿论》记载:“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将筋痿的病机归根于宗筋弛纵,而热盛会导致筋脉舒缓,因此,痹证伴有热盛可以导致筋痿的发生,即因痹致痿。因痹致痿,治当以通痹,通痹之法包括清热利湿、凉血活血、流畅阳明气血、温通补养等[7]。因热盛在因痹致痿中起到关键作用,故需清热以治痿。气血不畅既是痹证之病机,又是痿证之病机,故需活血以通气血。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脏,阳明气血不畅,可致经络闭阻不通,而发生痹证和痿证,因此,流畅阳明气血为通痹治痿中重要的治法。寒湿痹阻亦可导致经脉气血不畅,而发生痹证和痿证,因此温养通补亦是通痹治痿中的一法。

1.3 气血阻则痿,治当行气血 葛根主诸痹,痹证因气血不畅而致,葛根可舒筋活络,通行气血,气血通畅则痹证自除。痹证日久,气血不畅,或伴发热盛,发为阳痿,治当清热凉血活血。葛根既可解肌退热,又可通行气血,故可用于阳痿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提取物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理作用,常用于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治疗[8]。而阳痿的发生与血管的异常、血液流动的异常密切相关,血管变窄,血液黏稠度变大,导致血液流动受阻,无法充盈阴茎海绵体,则勃起不能,因此葛根可用于阳痿的治疗。

2 典型病案

患者谢某,37岁,2019年11月18日就诊,主诉性功能下降5年,5年来每遇房事则勃起不能,硬度差,中途易疲软,性欲一般,无晨勃,射精时间2-3 min,伴有尿频、尿急,夜尿1次/晚,阴囊潮湿,口干不欲饮,身怕冷,小腹冷痛,易疲劳,常感四肢无力,平素烦躁易怒,工作压力大,夜间盗汗,燥热,饮食尚可,睡眠较差,易醒,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诊断:阳痿,治以疏肝行气,补肾活血,处方:柴胡15 g,枳壳10 g,赤芍15 g,当归10 g,炙黄芪30 g,仙茅15 g,仙灵脾15 g,巴戟天15 g,白僵蚕15 g,怀牛膝15 g,葛根20 g,威灵仙20 g,薄荷10 g,芡实10 g,金樱子20 g,石菖蒲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炙远志15 g,炒麦芽20 g。14剂,开水冲服,2次/d,每次200 mL。

二诊:病史同前,患者诉勃起较前稍改善,但硬度仍较差,偶有晨勃,尿频、尿急症状较前好转,阴囊仍潮湿,怕冷症状稍改善,心情稍好转,纳眠可,大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滑。因患者症状好转,继续给予前方14服。

按:本例患者初诊时表现为勃起硬度差,易疲软,无晨勃,可以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平素烦躁易怒,工作压力大,有明显的肝郁气滞之表现;阴囊潮湿,口干不欲饮为湿热下注的表现;另外,患者夜间盗汗、燥热,此为肾阴虚,虚火内扰之症。故治以疏肝行气,补肾活血,选方为自拟柴芍二仙汤加减。方中柴胡有疏肝、升阳之效。枳壳可以理气宽中,行滞消胀,辛能行气,所以《珍珠囊》言其:“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赤芍可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表明赤芍可以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这与中医活血的功效是一致的。柴胡、枳壳、赤芍3味药一起可以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当归能够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日华子本草》言其:“治一切风,一切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可以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贫血。炙黄芪能够益气补中。当归和炙黄芪,一个是补血圣药,一个是补气要药,二者共同组成当归补血汤,以达到气血双补之效。仙茅、仙灵脾和巴戟天3者均具有补肾阳,强筋骨之效,3者合用共奏补肾助阳之功,《神农本草经》谓仙灵脾“主阴痿绝伤”、巴戟天“主阳痿不起”。僵蚕可祛风、化痰、通络,《本草备要》言:“雄蚕蛾,气热性淫,主固精强阳,交接不倦”。怀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既可以补肝肾、强筋骨,又可以活血通经,引诸药下行,《药性论》言其:“治阴痿,补肾填精,……”。葛根解肌退热,通行气血,《神农本草经》言其:“主诸痹,起阴气”。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其对于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薄荷性味凉、辛,《本草求真》言其:“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辛能通气……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芡实、金樱子二药为金锁固精丸的组成方药,具有补肾固精之功效,用于治疗早泄、遗精。石菖蒲可以化湿行气。女贞子可以补肝肾,强腰膝。《本草再新》言其:“养阴益肾,补气舒肝。”加上墨旱莲既能够滋补肝肾,又能凉血止血。另外,因患者睡眠差、易醒,所以加入炙远志安神益智。炒麦芽可行气,以调气机。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行气,补肾活血之功效。

3 小结

关于葛根治疗阳痿,历代医书均较少提及,在《方药大辞典》中仅记载有一方中运用葛根治疗男性性功能失常、阳痿不育,另外在《普济方》中治疗“男女五劳七伤”的来苏散中亦包含葛根[4]。张春和教授提出运用葛根治疗阳痿,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的功效应用提出的,在临床应用时,收获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将运用葛根治疗阳痿的经验进行分享,以期在更多医家的应用下,将葛根治疗阳痿的机理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2]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李生茂,谭睿,张胜,等.葛根主“诸痹”古今纵横探[J].遼宁中医杂志,2010,37(8):1484-1485.

[4]张胜,秦竹,熊洪艳,等.葛根“起阴气”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5):722-723.

[5]张胜,秦竹,熊洪艳.从桂枝加葛根汤谈葛根主“诸痹”[J].中医药学报,2015,43(2):5-6.

[6]张颖,赵家有,宋春生.叶天士“通痹治痿”医案解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413-4415.

[7]赵家有,宋春生.叶天士“通痹治痿”思路在阳痿治疗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999-5001.

[8]郭征兵,徐倩,毛盛芳,等.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观察[J].药品评价,2016,13(24):12-14.

猜你喜欢

葛根经验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张一鸣的9条经验
葛根是块宝治病养生又美容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千年人参”
葛根妈妈和她的雁宝宝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