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长白县虎洞沟硅藻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21-07-29马骏雨

吉林地质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鞍山硅藻村组

马骏雨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 长春 130033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长白县虎洞沟一带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长白山西南麓一带,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龙岗(吉南)陆块及其北缘陆缘活动带[5-6]。研究区大面积出露军舰山组玄武岩,构成平坦的玄武岩台地。另见少量新太古界鞍山群、古元古界老岭岩群;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南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及新近系全新统Ⅰ级阶地及河漫滩零星分布(图1a)。岩浆活动主要以火山喷发岩为主,侵入岩次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以硅藻土为主的非金属矿产和铜、钼、铅等有色金属矿产和黑色金属铁等。区域上硅藻土矿体的形态为层状,矿体的分布受古盆地控制,盆地的次中心地带矿床的厚度较大,质量好、稳定。而长白硅藻土矿正处于大盆地的子盆地中心地带,是硅藻土成矿的有利部位。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果松组(J2-3g)、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N1m)、上新统军舰山组(N2j)和新近系全新统(Qhal)。硅藻土矿层即赋存于马鞍山组中(图1b)。

图1 长白县虎洞沟一带硅藻土矿床地质简图[据中国矿产地质志·吉林卷(待刊)]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Hudonggou area diatomite deposit in Changbai County1.军舰山组玄武岩;2.上新统;3.上侏罗统;4.上石炭统;5.奥陶系;6.寒武系;7.震旦系;8.青白口系;9.老岭群;10.鞍山群;11.燕山早期侵入岩;12.地质界线;13.断层;14.马鞍山组(含矿层);15.马鞍山组斑状橄榄玄武岩;16.果松组;17.虎洞沟硅藻土矿体及编号

(1)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果松组(J2-3g):该地层大面积出露于矿区北部,面积约2.34 km2,由巨厚层状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组成。该层为马鞍山村组沉积基底。岩石中的角砾包括英安质角砾、石英闪长岩角砾、英安质晶屑凝灰岩角砾、安山质晶屑凝灰岩角砾及石英单矿物角砾,角砾呈次棱角状形态,粒度一般在2.00~8.50 mm之间。

(2)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N1m):该套地层下伏于上新统军舰山组(N2j)玄武岩之下,产状近于水平。露头分布于矿区南部沟谷中,分布海拔标高700.00~800.00 m,为一套硅藻土沉积建造。按岩石组合特征分为3段,该层厚度40.00~90.00 m。其中上段(N1m4)为区内硅藻土矿赋存层位。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第一层,马鞍山村组下段(N1m3):该段区内厚度14.00~18.00 m,其岩性为硅藻黏土、砂岩。

第三层,马鞍山村组上段(N1m4):该层为区内主要硅藻土矿赋存层位,该层东西向长约1.20 km,南北向宽0.20 km,分布面积约0.35 km2。

(3)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军舰山组(N2j):分布于矿区南部,厚度16.00~61.00 m,近水平产出,不整合接触于马鞍山村组之上,由块状、气孔状玄武岩组成,构成玄武岩台地。

(4)新生界新近系全新统(Qhal):为Ⅰ级阶地及河漫滩堆积,主要分布于山坡及沟谷中,由黏土矿物(60%)、砂及玄武岩砾石(40%)组成,厚度1.60~3.30 m。

2.2 构造

古近纪之前,基底地层中构造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北东向断裂次之,偶见南北向断裂,构成了本区断裂构造体系。新近纪之后,主要表现为喜山期构造运动,多以正断层性质的滑坡形式发育在玄武岩的边部,对矿层破坏作用不大。

研究区内主要为一北东向新生代盆地,盆地边缘位于夹心岗、错草顶子东一带,该区位于盆地中心部位。矿区构造简单,地层与含矿层倾向与倾角一致,矿区地层和矿层倾向北东,倾角1°~5°,局部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倾角较大。

2.3 岩浆岩

研究区内岩浆发育,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面积的2/3,主要由火山喷发岩为主,侵入岩次之。喷出岩大面积分布于区域内,为新生界上新世军舰山组玄武岩和中新世马鞍山村组玄武岩,形成玄武岩台地,岩性为气孔状、块状、斑状玄武岩;侵入岩仅在区域的北西角、南西角和南部有小面积出露。由中生代早白垩世闪长岩(δK1)、二长花岗岩(ηγK1)组成。闪长岩(δK1)出露于区域的北西角,分布面积约0.30 km2。二长花岗岩(ηγK1)出露于区域的南西角和南部,南西角分布面积约3.70 km2,南部分布面积约0.10 km2。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床赋存于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中,矿体顶板倾角一般在0°~4°之间,底板倾角一般在0°~5°之间,矿体总体产状近于水平。矿层顶、底板为硅藻黏土、砂岩或玄武岩。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在空间上严格受古地貌和沉积岩相控制。矿体在含矿层(N1m4)中,垂直方向具有明显韵律。一个完整韵律组成顺序自下而上为:硅藻黏土-黏土质硅藻土-含黏土硅藻土-硅藻土-含黏土硅藻土-黏土质硅藻土-硅藻黏土。根据硅藻土矿体赋存特征及矿体对应关系,将区内硅藻土矿体自下而上划分为①、②、③号3条矿体。

(1)①号矿体:该矿体位于马鞍山村组下部第一含矿层(N1m42)中。矿体总体倾向北西,局部倾向南东,矿体及顶底板倾角一般在0°~3°之间,矿体底板最大倾角10°。矿体主要为硅藻黏土组成。该矿体东西向长约1.30 km,南北向宽约0.20 km,分布面积约0.33 km2。矿体由Ⅰ、Ⅱ、Ⅲ级品硅藻土组成,质量较好的Ⅰ级品硅藻土分布在矿体中部,两侧为Ⅱ、Ⅲ级品。

(2)②号矿体:该矿体位于马鞍山村组中部第二含矿层(N1m44)中,矿体规模最大。矿体总体倾向北西,局部倾向南东,矿体及顶底板倾角一般在0°~3°之间,矿体底板最大倾角7°。矿体主要为硅藻黏土组成。该矿体东西向长约1.30 km,南北向宽约0.23 km,分布面积约0.33 km2。矿体由Ⅰ、Ⅱ、Ⅲ级品硅藻土组成,质量较好的Ⅰ级品硅藻土分布在矿体中部,两侧为Ⅱ、Ⅲ级品。

(3)③号矿体:该矿体位于马鞍山村组上部第三含矿层(N1m46)中,矿体规模较小。矿体总体倾向南东,矿体及顶底板倾角一般在0°~3°之间。矿体主要为硅藻黏土组成。控制该矿体东西向长约1.10 km,南北向宽约0.30 km,分布面积约0.20 km2。矿体由Ⅱ、Ⅲ级品硅藻土组成,Ⅱ级品硅藻土位于Ⅲ级品上部。

3.2 矿石质量

矿石主要为灰绿色,生物结构、泥质生物结构,微层状、块状构造,单层厚1~10 mm。矿石主要矿物组分为硅藻土,成分为蛋白石,非晶质,种属以小环藻、直链藻为主,少量针杆藻,硅藻质量分数61.50%~94.20%,其它矿物蒙脱石质量分数0~4.10%,云母质量分数0~3.80%,绿泥石质量分数0~3.50%,石英质量分数2.80%~8.40%,长石质量分数2.10%~15.20%,菱铁矿质量分数0~4.50%(表1)。

表1 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含量统计表

区内矿石结构特征分为三种自然类型,包括:硅藻土、含黏土硅藻土、黏土质硅藻土,其中硅藻土为小环藻(图2a),藻体破损较重,环直径0.025~0.050 mm,小孔呈环状整齐分布,破损藻体定向分布。石英、长石、云母等较均匀零散分布硅藻间;含黏土硅藻土以小环藻为主(图2a),环直径0.020~0.045 mm,藻体部分完整,小孔呈环状整齐分布,少见单体圆筒状直链藻,筒直径0.010~0.023 mm,藻体较完整,筒壁有整齐的格子状小孔分布,常连成长直链,破损状;黏土质硅藻土以单体圆筒状直链藻为主(图2b),筒直径0.01~0.03 mm,藻体较完整,筒壁可见整齐的格子状小孔分布,常连成长链,少见筛状圆筛藻,筛直径最大可达0.04 mm。

图2 硅藻土显微照片Fig.2 Micrographs of the diatomite

矿石化学组分见表2。由表可以看出,①至③号矿体矿石有益组分SiO2均匀分布,且有害组分变化系数小,由于矿层中硅藻含量和SiO2含量成正相关[7],总体来看,矿石硅藻含量均匀,质量稳定。

表2 矿石主要化学组分质量分数统计表

3.3 矿石品级

按工业用途及各类型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划分为Ⅰ级品、Ⅱ级品、Ⅲ级品三个品级,各品级矿石自然类型、化学组分和工业用途详见表3(②号主矿体)。

表3 矿石自然类型与工业品级对照表(据[8])

4 矿床成因

从生物地层分析,硅藻的生长是形成硅藻土的必要条件。硅藻是一类单细胞植物,是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接成各式各样的群体。作为浮游植物广泛生存于海洋、淡水、泥土及潮湿的表面。硅藻土繁衍的重要条件是充足的SiO2供给[8]。硅藻的单细胞植物死亡后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长期堆积保存,便形成了硅藻土矿床。

通过资料可知,该区构造运动强烈。在不断加强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下,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形成了陆相火山岩及碎屑岩,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于晚侏罗世末期形成了广袤的陆相盆地,白垩纪之后,在喜马拉雅运动导致断块升降的影响下,原有中生代陆相盆地发生沉陷,并接受了河流冲积相、滨湖相、湖相沉积,沉积盆地为硅藻的生存、遗骸的堆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湖盆的古地理形态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形态、分布,凹处矿层变厚,凸起处矿层变薄,边缘处矿层尖灭。新生界火山岩的喷发覆盖在凹陷盆地之上,具有间歇火山喷发与周期性河流-湖泊相交替特征[9]。

综上,中新世火山岩基底盆地为硅藻土提供了良好的水质、阳光、气候条件,间歇性的玄武质火山喷发活动产生的可溶性SiO2作为丰富的物质来源,为硅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来源;而后期的玄武质火山喷发活动将已形成的硅藻土矿层覆盖,对硅藻土矿床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使硅藻土矿得以保存,免风化和流失。

5 找矿标志

(1)大面积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区,形成的台地地貌。

(2)新生代陆相盆地。

(3)新生界新近系中新统马鞍山村组(N1m4)地层。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前人资料整理和野外勘查等工作,研究该区硅藻土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硅藻类型,探讨该区硅藻土矿床成因,总结其找矿标志。得出以下结论:

(1)该区硅藻土矿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时期,是以生物沉积为主、机械沉积为辅的淡水湖泊相沉积型矿床,古环境和古盆地对硅藻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该区硅藻土矿床受古盆地影响,矿体总体产状近于水平,相同沉积盆地内明显具有标高控矿的特点,对长白地区硅藻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3)新生界马鞍山村组在区域内分布较广并受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断陷盆地控制,硅藻土找矿具有较大前景。

猜你喜欢

马鞍山硅藻村组
硅藻定量分析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硅藻人工智能搜索系统检验效能评估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硅藻指数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硅藻泥涂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村组会计拒不交账,法律上该如何处理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