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么打造“易瘦体质

2021-07-28陈柏龄

大众健康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热量体质

陈柏龄

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各个年龄段男女老少共同的“心腹大患”。看着日渐突出的小肚腩,每个人都忧心忡忡。那些努力减肥却不成功的人们,总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现那么一小撮“不合群分子”:他们似乎也一样大吃大喝不运动,却依然保持着相对瘦削的身材,肥胖这个词似乎一直和他们无缘。这种现象,让那些大费周折节食、运动的减肥者颇为愤愤不平——凭什么他们就可以一直这么瘦下去,难道这就是那种逆天的“易瘦体质”吗?

从普通人的日常习惯出发,我们来对这个词语稍微描绘一下:“易瘦体质”用来指代那些过着和其他人差不多的生活,一样吃吃喝喝,一样不爱运动,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胖起来的少数人。也许,他们的体质比较特殊,不容易胖,就算胖起来之后也会很容易重新瘦下去,有很多人把它简单理解为“基础代谢高”。

提高基础代谢,靠谱吗

说到基础代谢,可能大家会比较感兴趣。一般认为,基础代谢是人们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消耗,给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这个数值和人们的身高、体重、疾病情况、药物使用、室内外温度、体质成分等都有关系。

现在有一些自媒体宣称,通过力量训练提高身体肌肉含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基础代谢率。其实仔细算一下,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基础代谢中,骨骼肌消耗的能量大约占20%,即使你的全身肌肉都增加了20%(这个数值已经非常可观,对普通人来说差不多就是增肌5公斤左右),你增加的基础代谢才不过4%,相当于每天多消耗半杯牛奶的热量。

比起饮食、睡眠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点热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是说,健康成人的基础代谢很难提高!想减肥的话,最可靠的还是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

“易瘦体质”真的存在吗

如果进入专业的学术论文网站搜索“易瘦体质”这个关键词,会发现相关文章少得可怜。可见,学术界对这个词语真不怎么待见。

事實上, 如果从严谨的科学态度出发,我们普罗大众的这种“易胖体质”,才真正是进化筛选之后的“成功者”。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历史中,忍饥挨饿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常态,人们能够获取的能量总是稀缺的,身体总是倾向于尽可能把能量转化为密度最高的脂肪来储存,用厚厚的皮下脂肪来实现随身携带“储备粮”,这样就可以抵御随时到来的饥饿。

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 优化之后的人类身体已经有了这种最大程度转化、储存脂肪的潜质。依靠着这种“易胖体质”,我们的祖先才做到了充分利用匮乏的食物实现整个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而那种相对比较少见的“易瘦体质”,可能只是伴随着种种偶然,才一直幸存到了现在。

胖或瘦,是个复杂的问题

时过境迁,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普遍处于营养和热量过剩的状态中。那些能够高效储存能量的基因,在这种情况下却成为大家“胖起来”的罪魁祸首——只要我们稍微多吃一点,基因就会动员我们的身体把这些多余的热量转化为皮下脂肪储存起来, 用来防止“ 可能到来”的饥荒。

于是,让我们生存下来的“易胖体质”,就成为我们胖起来并引发各种相关疾病的根源。

现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的遗传基因中,至少有100多个位点是导致我们肥胖的“元凶”,我们很难摆脱自己的这个“天性”。还有研究表明,肥胖不仅是一个遗传学和生理学问题,还和营养学、心理学及环境、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除了基因,跟肥胖关系最紧密的因素还有下面这些:

1.年龄。一般人会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容易发胖,50岁左右达到顶峰。因此,你身边那些“易瘦体质”的朋友,很可能不是不胖,而是“时候未到”。

2.性别。总体来说,男性更容易肥胖。

3.教育程度。学历越高,肥胖程度越低。

4.环境污染。越是污染严重的地方,肥胖的情况越严重。

行动起来,让自己瘦下去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肥胖的原因还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吸烟、喝酒、少运动、不规律饮食和睡眠等情况。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比较显著地增加肥胖的概率。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体内的肠道细菌会影响个体肥胖情况的新闻。肠道细菌的种类越多样,人们就越不容易发生肥胖现象。这种细菌的多样性,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吃的东西种类多,有更多品种的蔬菜水果,更少比例的脂类食物,都可以增加多样性,减少肥胖的发生。

不过,这个因素和饮食及其他生活习惯也有互为因果的复杂关联,无法简单通过改变肠道细菌,来实现一劳永逸的减肥效果。

总之,某些人“怎么吃也不胖”是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其中遗传基因的贡献比较大,同时可能具备以下特征——女性、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周边环境污染比较少。她们在饮食上注意种类的丰富性,蔬菜水果吃得比较多,不吸烟、不喝酒,同时还保持了早起早睡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喜欢运动也是加分项。

经过这么一番分析,我们对于“易瘦体质”的了解是不是多了一些呢?我们没办法改变天生的基因,但我们至少可以在饮食、生活和运动习惯上做一些尝试,远离肥胖,以及它导致的一系列恶果。

行动起来,让自己瘦下去!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热量体质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兼加体质
吃菜不吃饭易得糖尿病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只吃菜不吃饭”,糖尿病易“找上门”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当包装Logo被热量值取代,“吃货”三思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