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病害问题及施工处理技术

2021-07-28肖朝升

四川水泥 2021年7期
关键词:车辙桥梁工程病害

肖朝升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广汉 618300)

0 前言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城市交通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小压力。目前来看,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工程仍然存在着一些的常见病害,例如:钢筋锈蚀、桥面裂缝以及地基沉降等,给道路与桥梁的质量带来了不小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对道桥工程常见的病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应问题的施工处理技术做详细阐述。

1 道桥工程的常见病害

1.1 钢筋腐蚀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钢筋是主要材料也是主要承重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钢筋等金属材料在保管方面不注意就会使钢筋出现锈蚀的情况,严重影响其自身结构特性。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抗拉强度,从而提高结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对混凝土养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从而将钢筋暴露在环境当中,接触到水和空气之后,出现严重锈蚀现象[1]。在外部环境下,一些硫化成分与钢筋接触,很大程度上加速了钢筋腐蚀速度,给道路桥梁的承载力造成极大影响。其次,在道桥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钢筋与空气直接接触,往往对钢筋保护层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规范、技术工人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起到有效隔绝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腐蚀。

1.2 裂缝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稳定因素较多,是最容易出现施工裂缝的阶段,如果没有对裂缝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其他病害,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环境温度影响。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行车要求,主要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但是沥青混凝土这种材料在施工中,对于后期养护要求特别高,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因为环境温差较大产生路面老化裂缝。其二,道路超荷载问题。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荷载包括道路及桥梁自重以及车辆荷载,道路及桥梁自重为固定值无法改变,因此,一旦车辆荷载过大,超过施工设计标准,就会在路面上形成变形、沉降、裂缝问题。

图一:道桥裂缝

1.3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不仅影响着道路及桥梁工程的稳定性,也影响着行车舒适感。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施工结构设计不合理;第二,施工路面压实度问题,没有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第三,在施工之前地质勘查工作不彻底等等[2]。地基沉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对桥梁工程的主体结构带来影响,极大降低道路安全性和行车舒适性。

1.4 车辙

车辙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道路及桥梁的质量以及使用感受,是道路及桥梁沥青路面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车辙的形成主要包含三方面因素:第一,由于道路及桥梁工程结构缺陷所形成的车辙,即压密性车辙;第二,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沥青粘度明显下降,加之车辆荷载作用所形成的车辙,即失稳性车辙;第三,由于带钉轮胎或链条型轮胎车辆在路面行使所形成的车辙,即磨损性车辙,在我国基本没有这类车辙出现。

图二:车辙

1.5 松散

在道路及桥梁工程中,桥梁铺装层在整体桥梁中占比较小,但其对于道路桥梁的稳定应用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桥梁铺装层质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忽视了桥梁铺装层的施工工艺,使得桥梁铺装层过早出现松散脱落现象,这不仅与施工工艺相关,更与桥梁所承受的荷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过程中,重载、超载现象越来越多,对桥梁铺装层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3]。

2 处理对策

2.1 合理的施工设计

在我国道路及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各种病害问题。尤其是地基沉降问题,在施工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道路桥梁在桥台搭板的长度以及强度设计、台背回填的质量,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搭板的长度作出统一标准,因此,往往根据施工经验进行设计;同时为了赶进度,不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回填压实。通过结合以往设计资料,在道路及桥梁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土工合成材料钢筋路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路面承载路,避免路基下沉,最关键的是沉降段的地基以及路基条件,结合沉降路段沉降幅度值以及连接处错落沉现象对桥梁变形加以控制[4]。其次,搭板施工设计,结合道路桥梁最大承载力对搭板强度以及强度进行选择,使得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与最高面保持平行,从而提高道路桥梁承载力。最后,桥台软基施工技术,在道路及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路基沉降问题加以控制,针对软地基易发生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对桥台地段进行预压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其更加牢固,从而避免地基沉降问题。

2.2 预防性控制车辙

在预防性控制车辙现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过程中重视路面结构设计,在重视路面平整度的过程中,也应当相当重视路面压实度。在以往施工经历中发现,在施工现场应用振动压路机却不开振动,虽然表面上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但在投入使用之后,尤其是重车道,很快就出现车辙现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控制车辙,可以选择提升沥青性能进行入手,可以运用改性沥青进行施工,同时交通运输部门着重关注车辆超载问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车辙现象[5]。

2.3 裂缝的修补填充技术

在对道路桥梁裂缝处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施工技术:对裂缝进行注浆、表面处理、裂缝填充以及裂缝喷涂。对于表面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较小裂缝处理,若道桥里面上小裂缝发现及时,可以直接在桥面上涂抹防水材料,从而达到小裂缝的修补工作,通过表面处理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路桥防水性,延长使用寿命。在注浆操作过程中,主要通过低速、低压方式对裂缝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选择环氧树脂,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路桥耐久性[6]。另外,如果将环氧树脂与钢钉相结合,可以避免裂缝再次扩延。在对大裂缝处理过程中,通常应用填充法,即:在裂缝下方开挖深沟,将混凝土、水泥浆等补强材料填充在深沟内,避免桥面继续开裂,很大程度上提高桥面稳定性。

2.4 加强养护作业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加强养护作业可以在施工全过程分为两部分,在施工开展过程中,针对易被环境因素所影响的施工材料进行养护,例如:钢筋等材料进行养护,避免材料锈蚀影响结构性能[7]。其次,是施工完成之后,整体性养护工作,一段时间内需要对路面进行洒水养护,保证路面湿润,避免由于水分快速挥发导致路面、桥面出现裂痕,在养护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避免破坏路面结构。最后,针对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相关部门需要重视车辆超载问题,严重超荷载对于道路桥梁稳定具有极大影响[8]。

2.6 稀浆封层技术

在施工病害处理过程中,稀浆封层混合料由于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以及粘性,因此,应用稀浆封层技术处理路面裂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路面防水性以及稳定性[9]。例如:在混凝土路面出现小裂缝修补存在一定困难,应用稀浆封层技术后,可以有效避免裂缝周围混凝土继续脱落,有效提高路面平整度。在对稀浆封层进行配比时,应当结合路面裂缝实际情况控制原材料配合比,以达到预期修补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由于环境因素或施工工艺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道路与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常见病害,例如:钢筋腐蚀、桥面裂缝、地基沉降、车辙、松散等等,给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产生了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因此在道桥施工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应当对道桥工程可能出现的病害问题做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处治,通过采取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病害现象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道桥工程稳定性。

猜你喜欢

车辙桥梁工程病害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沥青路面现场车辙的精准化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