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百万”的彪悍人生

2021-07-27赵春雨

商界 2021年7期

赵春雨

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他是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也是股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从买卖国库券到以职业股民身份进入股市,再到赶上A股诞生初期的那轮大牛市,杨怀定每天进出资金达到上百万元,因此被冠之“杨百万”的称号,成为股市名人。

数月前,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楊怀定因并发症入院抢救,于6月13日凌晨去世。“他生前说,自己已经轰轰烈烈活得很精彩了,离开时不想打扰大家。”其子杨钰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晚辈,自己希望遵照父亲意愿,让其安静离开。

作为中国证券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个体股民,杨怀定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砸掉铁饭碗,拿下第一个百万

杨怀定,1950年生。初中毕业后一直在上海铁合金厂当工人,后来竞选上仓库保管员,工资从每月36元,涨到每月53元再到68元。工作期间,他连续5年获得厂里颁发的优秀生产者、五好职工等奖状。

天生具有商业嗅觉的他,一边端着铁饭碗,一边和妻子做着副业。妻子承包了一家电线厂的销售业务,业余时间两人都会干点推销的活,慢慢存了2.9万元小金库,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生活越来越好,杨怀定本以为能这样一直下去,可一件偷盗事件打破了他的幻想。

有一段时间,上海铁合金厂连连失窃,丢了一吨多铜材,由于杨怀定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所用的原材料是铜材,作为老员工的他很快就被当成重点的怀疑对象。由于怀疑他监守自盗,公安局都直接找他谈话。好在6天后,小偷被抓,冤情也被洗刷。

但这件事深深刺痛杨怀定的心,思来想去,决定辞职。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是一心往国营大工厂钻,而杨怀定却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当他回想起这个决定说道:“年轻有点鲁莽和狂傲,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

辞去工作的杨怀定没有迅速投入下一份工作,而是扎进图书馆,希望从报纸信息中搜寻致富的机会。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家里的存款也在一天天的减少。虽然是坐吃山空,但他依旧坚持天天去看报学习,他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寻找的众多资讯中,他发现了国债投资的机遇。

1988年4月21日,国家开放了国库券交易。杨怀定带着全部家当2万元走进银行。当时,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率15%,一年利息是3 000元;如果存银行,利率5.4%,一年利息仅1 080元。于是他果断决定将钱全部投资国库券。

因为国库券的价格有涨有跌,买进后,他内心忐忑,下午就迫不及待去交易所看行情,发现涨到了112元,他赶紧卖出,赚了800元。可以说,这半天赚的钱比他之前工厂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其实国库券和普通商品一样,只要存在价差,就能够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来赚钱。

回到家后,杨怀定发现合肥当日的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显著低于上海的国库券价格。于是他连夜去合肥,利用价差,2万元的本金变成了2.2万元。

自此以后,杨怀定一发不可收拾。利用这个方法,杨百万成功将业务拓展到了合肥、河南等地,把国库券不断地搬到上海。

两个月时间,杨怀定就赚到10万元。随着国库券试点从第一批7个城市扩大到第二批54个城市,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最远去过新疆、黑龙江,每张国库券各地之间的差价可以大到超过10元。

杨怀定曾表示,越贫困的地方,当地的国库券就越便宜。当时的人们金融意识也比较淡薄,国库券发行阻碍重重,许多地方发行国库券靠摊派,而买了国库券的老百姓急于兑现,往往打8折抛售给银行。这样一来,银行缺资金就成了普遍现象,甚至有些银行国库券业务的启动资金只有十几万元,所以后期的杨怀定就带着现金去买,很多银行把他当“救星”。

凭借倒卖国库券,杨怀定的本金突破百万元,赢得人生“第一桶金”,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追随。

股票是我的宠物

当你有了第一个百万后,还会继续探险吗?杨怀定的答案很坚定,一定会。

赚到第一个百万后,杨怀定开始组建团队,雇了几个人在全国跑,自己坐镇上海指挥。

那个时候,他每天需要看十几份报纸,分析金融市场和经济趋势。而也就在这时,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当时,鉴于1988年开始的宏观经济治理整顿已取得了成效,而市场上的不少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卖不出去,出现了不少工厂停工,工人工资拿不全甚至被迫下岗。

国家决定进行宏观调控:放松银根,将银行的贷款利率降下来。当时中央电视台一天三次不停地播送这条消息。“这就是说:国家在告诉人民,现在你们不必将全部钱存银行了,该去买东西啦,该去搞投资了。”杨怀定分析道。

据他回忆,自己虽在倒卖国库券,但一直留心上海刚开张不久的股票柜台交易市场。直到1989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和银行把几十年的盈利都贴进去了,处于亏损的边缘。“我感觉这是利率即将下调的信号,决定抛掉国库券,买进股票。”

1989年7月13日晚上,杨怀定思来想去把自己想投入股票市场的想法讲给妻子听,妻子表示支持他的决定。所以第二天一早,上海静安证券交易部门市刚开始营业,杨怀定就冲进店内,这一次他没有买国库券,而是说了一句:“现在有多少股票?我通吃了。”随后他买下了1 000股电真空,独自离开。

那年,中国第一只股票“飞乐音响”发行已经5年,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股票是什么。杨怀定此举,让同行和无数跟随他在国库券挣钱的人惊得合不拢嘴。

杨百万疯了吗?其实,当他离开门店的那刻,他自己也不知道手上的股票到底能不能赚上钱。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杨怀定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环境,觉得资金迟早会从国库券转向股市。我算过一笔账,当时银行利率很高,高出了企业经营的增值率,这将导致搞生产不如存银行。所以推测,银行利率必定会下调,大量资金出来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而股市正是其中之一。”

杨怀定大手笔买入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现为:云赛智联),面值100元。那时A股处在初期阶段,价格一直不稳定,甚至有时低至90元左右。所以那段时间杨怀定一边忐忑,一边观察股市。

不过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电真空股价涨到800元。他在800元以上价位卖出,净赚150多万元。此后电真空下跌,他又买进500股,后来股价涨到500多元他又卖了,他卖出后电真空再次跌回到370多元,而他则又在370多元时再次分批买进。后来电真空的股价一路涨到2 500元。

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遭遇自开市以来的最大熊市。上证指数跌至400多点时,杨怀定认为指数已见底马上进去抄底,后股指跌至300点左右,他被套牢。

1994年,杨怀定从报纸上敏锐觉察到政府即将出台救市政策,便立刻将股票资金账户中最后的2万元投入股市。果不其然,第二天证监会就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此后股市一骑绝尘,从300多点暴涨至1 500点,仅用两周时间,他手中股票就翻了4倍。

就这样,“杨百万”逐渐成为股市里炽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更被一些媒体称作“中国第一股民”。

杨怀定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现在股市已经成为老百姓的资产了,从以前发行股票没人要,到现在发行股票要中签新股,并且在资金方面,如今也更加体现了私人资产保护。A股经过整治以后企业效益提高,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市场。我作为股市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如今进入股市30年了,依然每天九点看股票,十一点半回去吃饭,下午继续看股市新闻,股票就是我的宠物。”

股市永远没有毕业生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亲历者、实践者以及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

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

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

第一个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的个人;

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

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

第一个与證券公司对簿公堂;

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聘为大学教授的人。

时代造就英雄,杨怀定作为第一代职业投资者的经历,可以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当年那批敢于冒险、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的投资者们的缩影。

近年来,杨怀定一直行事低调,不再频繁地在报刊上写文章指点江山,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但在这两年股市大起大落中,他总是选择在关键节点向散户发出提示和警告。

年迈的他,没有继续冲在一线,更像一个为散户放哨的哨兵。杨怀定和儿子一起开了一家炒股工作室,开发炒股软件、传授炒股经验;有时会在全国各地开办免费公益讲座,与散户近距离交流;空闲时间还出了五本专著,分享其投资心得。

在他看来,这些是回馈市场的方式,他愿意分享自己对股市的看法,为愿意在市场上宣传成熟的投资理念,也愿意用自己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人,从而为市场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杨怀定在其著作的《要做股市赢家》序言里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