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1-07-26吴新军艾买提江苏来满艾尼米吉提蔡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2期
关键词:锥体腰段卧床

吴新军,艾买提江·苏来满,艾尼·米吉提,蔡斌

(1.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骨科,新疆 喀什 84400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上海 200233)

0 引言

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指前屈伤力等造成胸腰椎体前半部压缩,脊柱后部椎弓正常,少数存在牵拉伤力损伤,椎体通常呈楔形变,老年群体为常见发病人群,这主要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有关[1]。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好发于下胸段和上腰段,主要症状为伤处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对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造成了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需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2]。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见手段,可有效恢复并维持脊柱曲线和高度,减轻脊柱活动度的丢失,常用手术方式较多,疗效和适应证各不相同[3]。近年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该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一定应用,该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该手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老年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男13例,女12例;年龄60~89岁,平均(74.52±8.14)岁。研究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60~88岁,平均(74.28±8.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②无其它系统严重脏器疾病;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合并严重颅脑损伤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微创锥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C臂定位伤锥,于定位伤椎棘突处作切口,切开皮下、皮肤及深筋膜等,剥离处理双侧竖脊肌,充分暴露伤锥、伤锥上下棘突、椎板等,将4枚锥弓根螺钉,植入伤锥上下棘突,根据患者骨折实际情况选择螺钉长度和进钉方向,C臂透视确认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固定螺帽,全层缝合。研究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体位麻醉与对照组均相同,于外缘穿刺单侧锥弓根,并在C臂透视下调整进针方向,进针位置取椎弓根内侧缘皮质骨外侧,针尖进入时需确保缓慢,进入锥体1/4~1/3位置处,确保置入针尖处于椎体中线,将穿刺针取出,建立工作通道,首先置入球囊,后缓慢注入造影剂,以扩张球囊,确保球囊压力小于250 N/m2,直至锥体复位满意,后置入骨水泥,缓慢注入至锥体前后和双侧边缘,单锥体注射量控制在3~5 mL,10~20 min后,骨水泥凝固后将针芯退出,后退出工作通道。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疼痛改善采用视觉模式评分法(VAS)评价,满分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为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率(%)和(±s)表示,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和卧床时间对比。VA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低(P<0.05),同时研究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和卧床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和卧床时间对比(±s)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20.00%,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老年人群由于体质较差、骨质疏松等原因极易诱发该骨折,以脊柱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为主要症状[4]。胸腰段解剖结构较为特殊,骨折发生后极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等,致残率较高,严重者甚至可截瘫,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需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5]。目前临床上治疗该骨折的常用手段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有卧床休息、对症治疗、手法牵引等,保守治疗总体疗效欠佳,且保守治疗时卧床时间较长,卧床时间延长,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不利于病情康复,同时可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其经济负担增加[6]。

手术治疗可有效复位骨折区域,恢复锥体间隙,纠正锥体高度丢失,重建脊柱稳定,常见手术方式较多,如开放内固定术、微创锥弓根钉内固定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等,开放内固定术切口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导致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7]。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将球囊注入锥体,待球囊扩张成形后向球囊内注入骨水泥,促使被压缩的锥体膨胀成形,加固伤锥,避免锥体进一步塌陷的一种手术,伤锥稳定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8]。该手术使用球囊,经皮穿刺后,将球囊置入,并行球囊扩张,于椎体内部形成一定空间,可有效降低后续注入骨水泥时所需的推力,同时骨水泥置入其中后不易流动,稳定性较好,骨水泥固化可产生高温,使锥体痛觉神经末梢坏死,并增加椎体抗压强度,使锥体复位[9]。该手术可迅速缓解疼痛,稳定骨折锥体,并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锥体高度,预防进一步塌陷,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VA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低(P<0.05),可见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研究组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比保守治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20.00%,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安全性更高,这主要与及早治疗、缩短卧床时间等有关。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性胸腰段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卧床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锥体腰段卧床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搜集凹面锥体
头低位卧床对恒河猴骨代谢、糖脂代谢的抑制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