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士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何不选上策

2021-07-23

新传奇 2021年25期
关键词:谋士戚继光君王

历史上很多谋士在给君王献计时,为何都爱提上中下三策?比如三国时期的庞统给刘备取蜀地提的三策,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南宋对抗蒙古的保蜀三策。一般来说,上策是最优选项,然而奇怪的是,君王们却不爱选上策。这是为何?

谋士为何爱提上中下三策

历史上很多谋士在给君王献计时,都爱提上中下三策,比如三国时期的庞统给刘备取蜀地提的三策,还有历史上著名的南宋对抗蒙古的保蜀三策。这是为什么?

首先,谋士提出上中下三策,表明自己思虑周全,考虑到了各种情况,能在君王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水平,彰显自己的价值。有了对比,君王也容易从中选择一策,这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策略被采纳,为自己赢得被重用的筹码。

其次,上中下三策的模式,可以让谋士把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保全自我。谋士提供了上中下三策,而选择哪种策略的决定权在君王手上。所以,谋士可能承担的风险也会部分转移到君王身上。

那么面对上中下三策,君王们一般会怎么选呢?

一般来说,上策是最优选项,然而奇怪的是,君王们却不爱选上策。这是为何?

上策很美好,奈何实力不允许

上策很美好,然而,对一些君王来说,本身的实力不足以采用上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元1122年北宋那场“联金灭辽”之战。

在北宋著名的权宦童贯率领的“灭辽大军”向着“收复幽燕”的目标进军前,北宋制定了详细的军事计划。宋徽宗的谋士们,不但认真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为“灭辽大军”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大军压境,迫使幽燕军民主动投降;中策是招降镇守幽燕的辽将耶律淳;下策就是打,不过也要尽量兵不血刃。

对于谋士给出的三策,童贯将上策、中策全都选了,不但一路拼命造势,动员幽燕军民投降,还派了两名使臣去幽州劝降。他以为上了双保险一定会大获全胜,谁知事与愿违。先是童贯派去劝降的两名官员,到了幽燕后就被耶律淳砍了头。接着是这支“灭辽大军”,在宋辽边境没几天就败下阵来。出兵没一个月,“灭辽大军”便全线崩溃,从雄州到定州的战线上“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

童贯的失败是因为谋士出的计谋有问题吗?其实不是。此时辽国正连战连败,被金人一路追打,燕云以北的国土几乎都要丢光了,正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北宋如果想趁机灭辽,胜算很大。但前提是要有实力,而北宋当时的状况是多年文恬武嬉,军力衰退严重。“灭辽大军”往北走了两步,就露出了虚弱的花架子,这样的军队怎能打赢辽国?

所以,谋略再好,上策再诱人,没有实力,都是镜花水月。

政治环境也是一大原因

与实力不允许类似的情况,就是政治环境不允许。这一典型案例,就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

公元1567年,是39岁的戚继光事业如日中天的一年,他与亲手打造的戚家军,一洗明军多年来孱弱无能的耻辱,以数场低伤亡的经典战役,彻底肃清了十几年来窜犯东南的日本倭寇。但此时明朝的边防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北方的鞑靼、土蛮等部落持续侵扰,作为北京“家门口”的蓟州,也时常被鞑靼骑兵“光顾”,新即位的隆庆皇帝忧心如焚,终于下了决心:调戚继光。

对于这次工作调动,戚继光信心满满。在他看来,镇守北方,击退鞑靼,于他只是一个小目标。用他的话说,此去一定要“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也就是书写汉朝霍去病那样的辉煌功业。

为了这远大志向,戚继光给皇帝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给我十万大军,不仅能防御边关,还能北伐,一战定乾坤”;中策是“给我五万大军,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出几十年的和平”;下策是“给我三万人,把边疆守好”。

以明朝当时的国力,给戚继光十万大军是可以做到的。以他的能力,“直欲捣祁连”的伟大功业也是指日可待。但这个上策,皇帝没有选。此时的明朝,重文轻武已成风气,武将被猜忌是常事。戚继光的计策一提出,就招来非议,之后便被“闲置”起来。

后来,在首辅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下,戚继光先做了蓟辽保定昌平练兵总兵官,而后长期担任蓟镇总兵。虽然“练兵十万”的上策一直没实现,但获得充足支持的戚继光,至少还实现了下策——打造了三万多人规模的十二座车营,修起了稳固的长城防线,逼得北方鞑靼部落投降。曾经战火纷飞的蓟镇,获得了长期的和平。而戚继光苦心打造的铁军,也打出了明朝的军威、国威。

可以说,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戚继光不得不执行下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張居正过世后,戚继光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围骂。这位一生不败的战神,晚年竟然要靠焚毁自己的诗稿避祸,明明穷困潦倒,却还为“安然退休”庆幸不已。

(中国新闻网2021.6.18等)

猜你喜欢

谋士戚继光君王
戚继光点兵“机灵的不要”
戚继光剪鞋子
戚继光剪鞋子
舍小节成大事
扣子里的智慧
姜太公钓鱼
成语巧连线
烽火戏诸侯
老子与治国
艺术加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