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岩在蓬莱东南区金矿探矿中的应用思路探讨

2021-07-21郭庆海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矿脉探矿斑岩

郭庆海

(山东金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蓬莱 265600)

蓬莱区境内的东南部地区是胶东三个集中区之一的栖霞-蓬莱金矿带的核心部位,区内的主要矿体的带内或其上下盘,常有煌斑岩脉作不规则穿插,石英闪长玢岩脉也比较发育,平行构造蚀变带出现多条,部分具有绢英岩化蚀变,蚀变与矿化均较弱,构不成工业矿体,但对金矿体有较大破坏作用,往往造成工程量增加、矿石损失、资源量负变等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结合生产实际,重新研读脉岩对矿体起切割或破坏作用,期望对脉岩在矿区的影响做出重新评价、重新思考。

1 区内脉岩的研究情况

该地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多家地质勘查与科研单位在此开展地质找矿与科研工作,在金矿类型、形成时期、成矿模型、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都有连续深入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该区的矿山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也积极提炼总结各矿区的规律认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很好的验证。

胶东地区脉岩的成岩时间集中发生在100Ma~140Ma[1-3],代表性定年有李俊建等[4]。根据本区脉岩与胶东地区其它矿区的类比,结合区内观察到的脉岩同时或切割矿体的现象,成岩时间与金矿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推断区内脉岩属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

脉岩在找矿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5,6],岩脉在形成过程中都会造成一定的蚀变或矿化现象。根据孙永联、谢旭光等人的研究,中基性脉岩甚至可以作为本区的直接找矿标志[7-9],其蚀变程度及在成矿构造内的形态、分布变化又是矿体贫富变化的间接标志;部分地段的煌斑岩蚀变程度与矿体品位大致呈正比关系,蚀变程度越强烈,煌斑岩颜色越浅,与其紧邻分布的矿化体随脉岩蚀变程度的加深,矿体中多金属硫化物含量增加,自然金、银等出现概率增大,品位呈上升趋势。

2 区内脉岩的特点

作为已经生产二三十年的采矿区,随着探矿工作向深部和外围的展开,也随着区内矿山工作者更多研究资料的总结,区内脉岩在深部和外围的存在出现了新情况,各种地质现象也更加复杂多变。

有的脉岩在浅部产状比较缓到深部倾角变陡,自浅部的50°到深部变为80°。

有的脉岩在走向上存在明显的岩相变化特征,如矿区南翼的脉岩与矿体密切相关,矿脉与煌斑岩共生,作为同一矿脉的矿区北翼矿则是矿脉与闪长玢岩共生;

有的脉岩在走向和垂向上的密度呈现较大的变化:同一矿区的同一勘探线的生产探矿工程揭露,深部较浅部的脉岩数量明显增加;同一矿区在同一水平在相距350m 的向上盘各施工一条500m 探矿穿脉,南部的穿脉内各类脉岩近50 条,北部的穿脉内各类脉岩不足10 条,且位置基本无对应关系。

有的脉岩在深部的规模也较浅部有极大的变大,在矿区的某中段在坑道施工中,揭露发现的脉岩已经30m 宽,后又以坑内小钻施工,岩芯揭露钻孔方向还有57 米宽的闪长玢岩,合计脉岩宽度近百米,这是在浅部工程中所未见的。

3 区内脉岩附近的探矿应用

区内工作者谢旭光等人的研究,中基性脉岩甚至可以作为本区的直接找矿标志[9,10],其蚀变程度及在成矿构造内的形态、分布变化又是矿体贫富变化的间接标志。区内后期煌斑岩闪长玢岩对矿体的穿切现象明显,对此造成的影响,矿山在实际探矿工作中都有明确的应对方案,下面以两个例子作为说明。

(1)平面上脉岩穿切矿体,导致矿体左移,施工工作在遭遇脉岩时,向左施工探矿工程,一般都能重新揭露矿体。

图1 闪长岩与矿脉关系平面图

(2)垂向上脉岩穿切矿体,一般采用在脉岩下部沿脉探矿,穿透闪长玢岩后直接与上部中段贯通点贯通,施工中重新揭露中揭露矿体,天井贯通后增加水平探矿工程揭露矿体。

图2 穿透闪长玢岩平面示意图

图3 脉岩与矿脉关系图

(3)区内脉岩影响导致相关资料的重新解读:矿区原有资料,尤其在钻孔资料中,编录及最终成图过程中忠实记录了脉岩情况,但在资料整理中基本未考虑脉岩对矿体的影响。

实际在施工上盘穿脉时发现脉岩与矿体多数倾向一致,但倾角较矿体陡30°(矿体50°,脉岩80°),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矿体赋存深度每下降100m,脉岩和矿体的距离减少70m;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加,脉岩和矿体势必会相交,矿体呈现垂向上的错动。

所以在未来探矿施工中,则可能影响钻孔的施工效果,在钻孔布设时需充分考虑脉岩的影响;而在资料整理时或对原有资料进行解读时,如不考虑脉岩影响的钻孔资料则是不完整的,不准确的,结果则会呈现更多种的可能性。

3 讨论与总结

蓬莱东南区域内脉岩和矿体关系密切,在实际施工中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通过实际生产中各种规律的总结,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走向错动、垂向错动等规律比较明确,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探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区内脉岩在深部和外围的存在出现了新情况,各种地质现象也更加复杂多变,给地质探矿等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区内过往钻孔、坑探资料的解读、认识是否考虑的不够全面,未能正确考虑估算脉岩尤其是深部脉岩变化对带矿脉赋存、规律总结的影响,相信随着对原有资料的重新研究和评估,对区内探矿会带来更加全面的认知,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探矿突破[11,12]。

猜你喜欢

矿脉探矿斑岩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在我行走的地方没有灰尘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地质探矿工程中地质勘探技术的运用及安全问题研究
矿山地质探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在生活的“矿脉”里“淘宝掘金”
地质探矿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3M透明胶带和便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