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流程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航天企业的应用

2021-07-20张墨涵王雪英沈学东吴茂永卢康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6期
关键词:航天精细化流程

◆张墨涵 王雪英 沈学东 吴茂永 卢康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76)

1 引言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智联网时代,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新兴科技的推动下,带来了第三波数字革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赋能。近年来,流程管理成为各大企业的关注热点,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航天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具有涉及部门多、业务复杂的特点。传统的工作模式中,业务办理存在审批周期长、效率低的难题,极大增加了时间成本。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子流程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航天企业中,通过应用电子流程平台,实现业务的在线审批与快速流转,有效解决跨部门业务办理沟通协调的难题,深化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大幅提高航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效率,成为促进“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科研生产工作的有力武器。

2 面临问题分析

管理流程是企业管理能力构成的最基本单元和最直接展现,它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程度直接决定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果,管理流程建设是所有管理活动中最基础、最前提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航天企业如何在人力资源和研制时间周期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完成多型号研制任务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借助管理流程的力量[1]。由于航天工作有涉及部门多、业务复杂的特点,传统的管理流程执行与审批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2.1 业务审批流程复杂,跨多个部门,审批周期长

场景一:科研人员A 加班加点完成了一篇论文,在发表前需要对论文进行保密审查并开具证明,该流程涉及申请人所在部门、保密处等共5 个部门、7 道审批,由于不同部门的领导无法保证同时都在办公室,科研人员经常需要跑多趟,一个流程甚至需要走一个星期,严重分散了科研精力,导致科研人员身心俱疲,影响科研进度。而如此繁杂的手续只是发表论文的其中一个流程,令员工对走审批“望而却步”。

2.2 流程归档和事后查询困难

场景二:某机关管理人员A 需要找科研人员B 两年前走的《固定资产领用申请》去查询一些设备的重要信息,但由于平时走的申请单很多,也没做好分类归档,全混在一起了,想从众多纸质申请单中筛选出来非常困难,无奈只能一张张翻找。

以上两个场景在日常办公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也是困扰管理者和员工长久以来的“痛点”问题,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能使航天企业的工作和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3 总体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电子流程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该方案融合了航天工作的特性,基于自主研发的流程平台,实现业务的在线申请、审批与办理,通过电子流程快速驱动业务,有效解决了跨部门审批与业务归档的难题,促进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提升了航天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

该流程平台整体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2],通过“电子流程标准化中心、流程执行与处理中心、流程管理监控中心、流程优化与数据分析中心”四个中心的建设,构建完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1 流程平台整体功能模块架构图

3.1 电子流程标准化中心

电子流程标准化中心是一个规划、梳理、构建电子化流程的体系平台,所有流程都是管理制度的电子化表达,通过与ARIS 流程梳理平台的联动,构建管控执行落地,是标准化电子流程平台的落地实践。

3.2 流程执行与处理中心

流程平台通过简洁的表单设计,可以使流程申请人方便提交流程,并通过字段控制、必填信息、流程说明、流程图、流程步骤、流程日志等手段,让用户可以严格、清晰、高效地处理、跟进和查看流程状态,实现个人对流程信息的实时掌握。

3.3 流程监控管理中心

流程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流程管控中心中了解和看到所内已发起流程的所有基本信息,通过流程代理、委托、查看、退回、终止等多种方式进行流程的执行过程管理,方便流程管理员对运行中的流程进行监管和按需实时调整,提高了流程平台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3.4 流程优化与数据分析中心

流程平台经过近四年的数据积累,电子流程使用数据量突破5万条,为深度挖掘流程数据的价值,我们设计与开发了数据分析统计中心,以大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流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展现流程整体运营情况,归纳总结流程平台与流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电子流程的优化与重组,为流程建设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

4 应用案例与效果

4.1 构建以流程为驱动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航天企业的全局业务不仅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中交叉,也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穿越,需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与分工,考虑全局业务流程的穿越,实现统一管理和分析。以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例,涉及设备相关的五个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设备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2 表明了设备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的驱动源来自设备本身的采购、领用、借用、维修、退还和报废流程。从设备外部来看,员工入职流程、员工密级变更流程、员工部门调动流程、员工离职流程等业务方面虽然不会直接面向设备本身,但这些流程的流转过程会触发设备相关流程的启动或直接影响设备信息的变更,如员工入职流程必然会触发设备领用流程,员工部门调动也会影响到“设备存放地点”、“IP 地址”等设备属性的变更。

以上五个流程构成了一个闭环,从设备申请开始,设备管理系统就为设备创建了一个对象,在流程完成时,系统会根据流程信息自动变更设备对象的信息,实现流程驱动设备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维护,有效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4.2 让数据发声,利用大数据挖掘流程变化趋势

流程平台经过近4年的数据积累、沉淀,价值意义凸显,如何利用业务数据推进今后流程的优化与建设[3],从而提升流程运行效率,减少无意义的审批环节,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与参考至关重要。鉴于此,我们对流程平台进行了数据挖掘模块的集成开发,持续对流程业务数据、访问行为等开展分析工作。例如,从2020年流程月度使用频次这一维度分析,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业务流程使用在今年2月份滑到了最低点,这主要是受到1、2月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由于隔离的要求,我所的科研生产并未进入到正常状态;而3、4、5月份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科研生产逐步趋于正常化,流程使用量逐月回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三季度因上线多个新业务流程,业务增多也使得流程使用量相比二季度有了一个较大的增幅。

图3 2020年月度流程数量统计

通过开展数据挖掘工作,对流程数据隐藏的规律进行识别,让数据发声,不断梳理、完善和改进管理流程,以数据驱业务,以流程促管理。

5 结束语

流程建设是制度的体现,是基础工作的一部分,不显山不露水,基于电子流程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发工作,推进了航天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对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成为我所智慧发展理念的切入点、落脚点与着陆点,其建设和实施经验可以复制到所有航天企业集团院所,以此产生巨大的效率收益,在军工企业内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猜你喜欢

航天精细化流程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逐梦航天日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