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哥特动画电影《鬼妈妈》的造型设计研究

2021-07-19孙韵岚

戏剧之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哥特罗兰动画电影

孙韵岚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动画电影的造型设计往往凝结了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一般来说,同一类型的动画电影会表现出相似的造型旨趣,而造型中的细微差异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作用,进而以一种无声的隐喻话语向观众述说着剧情的发展,描摹出影片中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导演亨利·塞利克创作的哥特动画电影《鬼妈妈》(2009 年上映)改编自英国作家尼尔·盖曼的中篇小说《卡罗琳》。导演不仅保留了原著中通过剧作技巧呈现出的奇幻构思,并且还延续了个人的创作风格——以一种幼儿自语式的呢喃述说或带有荒诞色彩的言说方式来关注角色心理的成长变化,通过这种看似与大众认知相悖的途径揭示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也向观众抛出了较之以往有所不同的理解方法。例如,其执导的定格动画电影《圣诞夜惊魂》(1993 年上映),讲述了身为万圣节总指挥的骷髅王子杰克十分厌恶原本的邪恶生活,渴望能够像圣诞老人一样为人们提供欢乐,于是绑架了圣诞老人并带领着各类鬼怪开始生产圣诞礼物的故事。杰克内心的变化并没有被他手下的其他怪物所理解,它们还以为这些圣诞礼物是杰克精心密谋的一项整蛊计划。在怪物们的努力“配合”下,本应喜乐祥和的圣诞节又变成了弥漫恐怖氛围的万圣节。又比如其后创作的《飞天巨桃历险记》《影子之王》《鬼妈妈》等皆是基于儿童的视角展开的奇妙幻想。本文基于哥特类型电影的风格范式,结合《鬼妈妈》影片的创作特点,旨在从场景、色彩以及元素等方面解读作品中视觉造型的设计思路及蕴含的隐喻功能。

一、哥特艺术的兴起

(一)从民族范畴到艺术范畴的概念嬗变

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关于“哥特”(Goth)的词源认识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韩笑教授指出,“这个词汇起源于3-5 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族。因此对推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人来说,哥特意味着野蛮。”肖明翰教授对此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他提到“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是如何在文化同一性的作用下逐渐消亡的过程,其指出“在公元7 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但是由该民族带来的旷日持久的残酷战争在意大利人的内心深处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且使其对“哥特”一词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心理感受。随后,意大利艺术评论家法萨里将那些“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统称为“哥特”。此后,原本作为民族概念的“哥特”就成为了象征野蛮、怪异等带有贬义色彩的艺术称谓。法萨里所称的“哥特建筑”是相对于古典建筑而言的,这些建筑具有相似的外形特征,即通过高耸的尖形棚顶或拱门、修长的束柱,辅以飞扶壁,营造出与构成建筑的石质材质有明显视觉反差的轻盈感,往往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内心感受。沃尔夫林对比分析了哥特风格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差异,从时代精神的角度对此加以解释,“哥特式的举止肌肉僵直、动作刻板;什么都是尖利的,没有一点松弛。也没有一点柔软。在这种最明确的形式之中,处处都表现出一种意志……与此相反,文艺复兴时期则表现得宽松大方了,形式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生气,无论形式是在运动中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说,相对于哥特风格而言,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倡的作品风格与形式大多是以柔和的线条,较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指向观者对有机生命力的心理需求,更容易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因此有利于移情的产生。相反,哥特风格呈现出了一种有悖于自然状态的反作用力,因形式而导致观者在情感上产生距离感,这使哥特风格增添了更多的神秘与幻想力量,当其再次复兴时便逐步与黑暗、恐怖、颓废、超自然等词汇产生关联,呈现出了与主流艺术相悖的风格倾向。

(二)哥特电影的美学基础

如果只是将哥特电影的艺术特点等同于迷恋“死亡”,就会显得有些草率。肖明翰教授就曾将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归纳为审美上的“壮美”,同时又判断这类文学作品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内心的恐惧感。“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特征,故将哥特小说称为“黑色浪漫主义”。哥特小说在情节或主题上以一种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组织方式强化观念的差异性表达,甚至有意强调与常人相悖的观点与看法,以此来刺激观众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跳出生活的虚幻假象,直抵现实中隐匿的黑暗与未被关注的矛盾。因而创作者需要找寻的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以一种特殊的“平静”——带有颓废状态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思考体验。“游离”成就了逃离痛苦现实的冥想世界,被作者赋予最绚烂的色彩,而现实时空常常被表现为毫无生气的、冰冷的深渊。

二、动画电影《鬼妈妈》的造型设计及其功能分析

(一)依凭场景设计推进叙事进程

《鬼妈妈》主要通过平行时空中场景造型的反差完成影片的叙事。角色的表演空间也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女主角卡罗兰的母亲在影片中第一次亮相时就被安排在象征着女人的天堂的厨房场景中,但这个厨房场景的空间设计无论在陈设装饰还是色彩搭配上都看不出一丝一毫家的味道。原本应该是家人围坐在一起的聚餐场所被母亲临时征用为工作间,甚至当小卡罗兰为了吸引母亲的注意力谈到了自己差点掉到水井被淹死的事情时,妈妈还是敷衍地回应着。不仅如此,父女对话环节也同样刻画出了冷漠的亲情,作者巧妙地借助电脑屏幕上映射出的人影完成了卡罗兰与爸爸的“隔空交流”。父亲的工作室里堆满了还未开封的行李箱,整个房间中唯一被妥当安置的物品就是办公桌旁的公文包,以便于父亲随手拎起就能去工作,这表明不同空间的转换是以忙碌的工作为链接的,唯独把卡罗兰“排挤”在了情感观照之外。现实的空间都保持着低饱和度的灰冷色调,让观众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压抑与沉闷。而现实时空对应的“另一个世界”则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在跳跳鼠的引诱下,卡罗兰穿过隧道来到了与现实时空平行的奇异世界,眼睛镶嵌着纽扣的“鬼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餐,厨房里各类用品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并且在暖色调的灯光烘托下显得格外温馨。吃饭环节被设计成了一场盛大的游戏,餐桌上摆放着各式珍馐美味,还有专门用来配送调料的“酱汁火车”,而装有不同口味的奶昔机器如同被施加了魔法一般,作好了随时待命的准备,只要卡罗兰发出指令它就开始工作。当一切真相揭露之时,原本热闹温馨的“另一个世界”瞬间瓦解,变为既没有空间维度也没有色彩倾向的纯白之境,这种视觉上的反差与叙事有相同的作用,均给人留下了转瞬即逝的虚幻遐想。

(二)借助色彩强化角色的性格特征

影片注重借助色彩来区分角色的性格特征。例如,主角卡罗兰·琼斯是一位具有独到见解的女孩,有别于以往动画片中女主角常见的金发碧眼的形象,蓝色的齐耳短发表现出其倔强与果敢的性格。全片只有她喜欢穿着如同太阳般明媚的黄色雨衣雨鞋,穿梭在颇有历史沧桑感的古老建筑之间。而卡罗兰的“母亲”又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形象。首先,现实中的母亲身着灰白色的毛衣与简单的黑裤子,不仅与场景色彩相统一,而且当妈妈在电脑前工作时,这种无彩色在屏幕的映衬下呈现出偏冷的色调,与母亲对待卡罗兰的态度一样冰冷。其次,平行世界的另一个“妈妈”总是面带关爱的笑容,角色的主色调以饱和度较高的红色和哥特风格常用的黑色为主。最后,恢复骷髅模样的“鬼妈妈”则使用了象征着毒药和女巫身份的绿色。

三、哥特动画电影元素所蕴含的隐喻话语

影片伴随着轻盈怪诞的音乐开场,从远处飘来带着纽扣眼睛的娃娃,暗示了被禁锢的灵魂与封闭的精神世界。一双如蜘蛛爪一般细长而尖利、泛着金属光泽的机械骷髅手,奠定了全片的影调氛围——残酷、坚硬与爱的缺失。纽扣无疑是《鬼妈妈》中的重要元素,它标识出现实空间与平行世界的差别,同时也象征着危险的来临。另一个空间的“妈妈”以纽扣来换取孩子的自由,这种情节构思和《千与千寻》中用姓名做抵押具有相似性,但相较于后者而言,前者依托纽扣这种可见的物象,能够更好地区分两个不同时空之间的区别。另一个重要的电影元素是“门”。经历了乔迁新居、远离老友之后,小卡罗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而父母因工作忙碌很少能陪伴其左右,这使得卡罗兰急切地要为自己禁锢的内心找一个可以释放的窗口。卡罗兰在“迷你的我”的引导下找到了一扇通往梦幻与憧憬的小门,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她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切梦想:珍馐美味、温馨可爱的房间、各类玩具、最重要的是还有父母的陪伴……穿过一条蓝紫色的狭长隧道,墙上的小门连接了现实与平行的世界。蓝色与紫色的搭配会让人联想到“神秘”“魔力”“享乐”等一系列词汇,吸引着主人公的好奇心,引导着其走向“美好的乌托邦”。“猫”常常寓意着敏锐的直觉,在影片中如影随形的黑猫象征了卡罗兰的潜意识,而“老鼠”代表了紊乱的精神、贪婪与破坏力。在黑猫的提醒下卡罗兰找回了自我,也体会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在自己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让她看清了纽扣眼睛背后是一张邪恶的脸——另一个“妈妈”设置了一张大网,伺机等待着卡罗兰坠入网内。

整部影片在环环相扣的紧张氛围中落下了帷幕,前后呼应且主次分明。导演不仅遵循着哥特电影的常规创作方法,还注重影片细节的塑造,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爱是需要相互尊重与经营的观点。在影片结束时,象征着迷失的浓雾也终于散去,卡罗兰及她的父母都找寻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归宿。

猜你喜欢

哥特罗兰动画电影
曼罗兰中国有限公司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罗兰·巴尔特自述》:“反自传”的自写实践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