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寿生: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2021-07-17

老区建设 2021年9期
关键词:插秧机耕种纯收入

“收入增加了,日子更有盼头了!”大余县池江镇团结村脱贫示范户钟寿生正在稻田里忙碌着,望着身后耕作好的稻田,钟寿生充满了干劲。

钟寿生今年42岁,勤劳朴实的他早些年一直种着5亩水稻,农闲时间,在周边打打零工。自从两个小孩开始上学后,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全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钟寿生的肩上,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那段时间,钟寿生时常一个人默默地站在门口,望着门前的那片稻田思考着如何让家庭走出贫困。2015年钟寿生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大余县审计局干部谢光胜对他进行结对帮扶。

在帮扶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钟寿生流转耕地40余亩,加上自家的耕地,当年种植水稻50亩。但因为技术不过关,管理不善,加上天气原因未能及时收割而倒伏,水稻严重减产。

帮扶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组织钟寿生参加镇里举办的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技专家到实地指导。同时,钟寿生潜心钻研,查阅相关资料琢磨如何才能把稻子种好,他还经常向当地种植能手请教。通过学习,他在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上有了很大提升。

“穷,不怕!现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自己肯干,脱贫致富不是梦。”敢想敢干的钟寿生认为想要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光靠一个人种几亩田是不够的,想要致富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说干就干。2016年,钟寿生申请了8万元产业信贷通,自筹2万余元,加上农机补贴,购买了插秧机、收谷机、起垄机等,种田全部机械化。当年6月,他与当地四个种植能手合伙成立了绿丰水稻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了从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租种100多亩地的转变。如今,他们的水稻种植面积达600亩,合作社一年纯收入20余万元,带动40多户贫困户就业。

“现在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工作,很多良田无人耕种,还有一些贫困户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耕种,我要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钟寿生告诉记者。最近又传来好消息,小额免息货款可以续贷,这让他可以继续大展拳腳。

采访当天,钟寿生高兴地带着记者参观他购买的插秧机、耕种拖拉机等。接着,他又带着我们参观他新建的一座占地110多平方米的仓库。他站在仓库旁边一台设备前说:“这是我刚买的烘干机,今年就能投入使用,从此稻谷再也不怕下雨了。”

随后,他晒出了自己的“脱贫账单”:过去一年,种植水稻收入4万余元,为农户耕地、收割水稻等务工收入1万多元,农业产业补助4000多元,光伏发电一年收入4000多元。他算了算,这两年他每年的纯收入都不少于5万元。收入增加了,钟寿生把他家一楼进行了装修,添置了家具、家电等,日子越过越红火。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钟寿生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插秧机耕种纯收入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耕种者
浅谈水稻插秧机的使用维护及故障排除
超智能插秧机
稻田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前沿趋势
二爷和酒(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