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16曾晓媚

医药前沿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肌瘤腹腔镜子宫

曾晓媚

(巴中市中心医院 四川 巴中 636600)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疾病,广大女性不同年龄阶段均可能发生,由于子宫肌瘤存在一定的恶性率,所以倡导患者确诊后及早进行治疗。近年来微创医学迅速发展,特别是腹腔镜技术的运用为广大子宫肌瘤患者的微创治疗创建了基础条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运用在降低手术创伤、缩小切口长度、缓解疼痛和加快术后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手术应用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应激影响,特别是患者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使得心理压力增加,术前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较重,同时受到麻醉、疼痛等影响患者的舒适度不佳,对于患者的整体医护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所以做好患者的科学护理服务来改善其舒适度、提升依从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以下将分析对于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运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70 例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5 例,年龄22 ~56 岁,平均年龄(39.8±0.3)岁;肌瘤直径2.0 ~10.3 cm,平均(5.2±0.3)cm;体质量43.6 ~76.5 kg,平均(60.5±1.2)kg。对照组:35 例,年龄21 ~57 岁,平均年龄(39.7±0.4)岁;肌瘤直径2.1 ~10.1 cm,平均(5.3±0.3)cm;体质量43.5 ~76.7 kg,平均(60.4±1.3)kg。两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伦理审批号:2020010613)。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遵循医嘱提供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病情观察以及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方法为:(1)组建护理服务团队:主要团队成员包括科室主任、责任护士、护士长、手术医生以及麻醉医生等。全体成员共同对患者的围术期状况进行评估,并相应地制定舒适护理干预方案;(2)术前舒适护理:针对患者术前由于担忧手术效果以及术后疼痛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需要在手术前加强患者的巡视,并详细查阅病历资料,对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通过语言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并相应的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和安慰,利用口头讲解配合图片宣教的方式,向患者介绍子宫肌瘤疾病知识以及腹腔镜手术知识,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安全性和优点,进而消除恐惧、担忧等不良心理。向患者讲解手术体位、术中麻醉方法和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医生患者认知水平等,改善其配合度与依从性;(3)术中舒适护理:注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积极协助体位调整,通常需保持仰卧体位。将患者逐步适当抬高,通过适当的体位调整改善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在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中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缓慢输注气体,并逐步增加压力以及流量,防止发生静脉气栓。手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在术毕前对相关手术用物做好细致的清点,防止发生物品遗留;(4)术后舒适护理:在患者麻醉恢复期,通过进行呼唤姓名以及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唤醒。观察患者产生指令活动以及肌力恢复后,即可及早拔出患者的气管导管或者拔除喉罩,对于相关指标进行评估,若未见异常需要妥善送回至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手术后观察患者的伤口疼痛情况,并通过指导体位调整以及配合深呼吸等方式来有效缓解疼痛感。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并做好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全面评估。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残端出血、切口感染以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3)分别在术后6 h、12 h、24 h 和48 h 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其不同时段的疼痛度进行评估,0 ~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 19.0 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对比( ± 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对比( ± s)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min气管拔管时间/min 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5 52.16±5.18 23.62±3.15 11.61±2.07 6.36±1.18对照组 35 59.95±6.28 30.08±5.06 19.63±3.18 9.25±2.06 t 6.095 9.605 7.017 5.06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对比[n(%)]

2.3 术后各时段VAS 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术后6hVAS 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 和48 h 观察组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 疼痛评分对比( ± 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VAS 疼痛评分对比( ± s,分)

分组 例数 6 h 12 h 24 h 48 h观察组 35 6.36±1.57 4.13±1.13 3.02±1.00 2.03±0.26对照组 35 6.37±1.60 5.92±1.46 4.89±1.26 3.69±0.69 t 1.095 4.083 4.628 4.198 P 0.208 0.002 0.000 0.00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生殖器官肿瘤疾病,以往开腹手术的应用其创伤性高、并发症率高以及术后恢复慢。近年来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势,因此也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青睐[2-4]。然而患者担忧手术疗效以及术后疼痛,再加上缺乏对手术和疾病知识的了解使得负面情绪较重,进一步对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机体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患者手术能够得到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改善其生理、心理状况、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要关注患者术后疼痛度的改善,从而更好地恢复患者的饮食、活动和睡眠。常规护理干预的应用中主要为机器性的执行医嘱进行的各项护理服务,如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和常规环境卫生护理等,护理服务缺乏主动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护理效果并不满意。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对于传统的机械性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实现团队成员各尽其责以及紧密配合,所以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5-6]。采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更加注重组内成员的协作,从而确保护理的全面、细致和科学,在护理中更加关注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的改善,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状况以及需求状况提供多维度护理,包括心理疏导、环境改善、健康知识宣教以及体位护理等,进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思想负担、缓解其躯体疼痛度。例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通过采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患者在手术12 h 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在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等相关围术期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采用团队合作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

猜你喜欢

肌瘤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