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治疗客家晚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2021-07-16张旭明

医药前沿 2021年15期
关键词:阿帕替尼阿帕吉奥

张旭明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内科 广东 兴宁 514500)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呈现出较高发病率,其发生与发展同遗传以及环境背景相互作用,存在相关性。饮食习惯等系列生活习惯均同疾病出现存在相关性。对于胃癌疾病患者于早期,在特异性症状方面较为缺乏,诸多就诊后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并且部分患者在胃癌术后会呈现出疾病复发现象[1-2]。针对转移性胃癌以及晚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化疗属于主要方式,但是因为部分患者肿瘤细胞针对药物表现出较差敏感性,或者因为呈现出严重化疗副作用,使治疗中断,导致无法获得理想化疗效果[3]。近年来,针对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靶向药物治疗获得广泛关注[4]。客家人群作为汉族分支之一,其风俗习惯较为独特。本次研究主要将我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26 例客家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探析采用阿帕替尼药物以及采用替吉奥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可行性,以实现晚期胃癌患者预后水平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我 院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 收 治 的26 例客家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阿帕替尼组(13 例):女5 例,男8 例;年龄44 ~86 岁,平均年龄(62.42±5.29)岁;替吉奥组(13 例):女4 例,男9 例;年龄45 ~87 岁,平均年龄(62.45±5.33)岁;纳入标准:(1)晚期胃癌通过病理学检查获得确诊;(2)对于阿帕替尼以及替吉奥药物无禁忌证;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心理疾患以及恶性肿瘤疾病;(2)存在沟通、理解障碍现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替吉奥组:采用替吉奥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对患者体表面积进行观察,结果<1.25 m,控制用药剂量为40 mg/次;结果1.25 ~1.5 m,用药剂量为50 mg/次;结果>1.5 m,用药剂量为60 mg/次;用药频率为2 次/d,分别于早餐后以及晚餐后用药治疗,共实施为期28 治疗;阿帕替尼组:采用阿帕替尼药物完成疾病治疗,采用500 mg 阿帕替尼药物进行口服治疗,频率为1 次/d,用药时间为餐后30 min,治疗1 个周期为28 d;直至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或者病情进展;在治疗期间,如果表现出同药物相关≥Ⅲ度不良反应现象,则需要将阿帕替尼药物应用停止,或者将阿帕替尼药物应用剂量减少,频率为1 次/d,剂量为250 mg;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后恢复,继续选择原剂量展开疾病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糖类抗原(CA199)水平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并且就各组不良反应(皮疹、疲乏纳差、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以及蛋白尿)总发生率进行统计。

判断标准:对于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依据RECIST 完成对应评定,分别包括CR:疾病完全缓解;PR:疾病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RR(缓解率)=CR 与PR 之和;对于DCR(疾病控制率)=CR+PR+SD[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 展开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对比

阿帕替尼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疾病缓解率(46.15%)、疾病控制率(61.54%)均高于替吉奥组(7.69%)、(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临床对比[n(%)]

2.2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

阿帕替尼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69%)低于替吉奥组(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对比[n(%)]

2.3 CA199 水平以及CEA 水平对比

治疗前,阿帕替尼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CA199、CEA水平同替吉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CA199、CEA 水平均低于替吉奥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CA199 水平以及CEA 水平临床对比( ± s)

表3 两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CA199 水平以及CEA 水平临床对比( ± s)

CE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阿帕替尼组 13 76.25±7.15 34.02±3.95 34.93±4.53 11.16±2.65替吉奥组 13 76.15±7.25 43.07±4.52 34.90±4.36 16.62±3.19 t 0.0354 5.4358 0.5046 4.7469 P 0.9720 0.0000 0.6184 0.0001组别 例数CA199

3.讨论

临床针对客家晚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替吉奥运用虽可获得一定效果,但难以获得理想病情控制效果,并且会使患者呈现出较多并发症[6-7]。阿帕替尼药物有效运用,其针对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转移、增殖与血管形成均可获得显著抑制效果,可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将化疗失败患者生命周期有效延长,于肿瘤生长方面可以进行有效抑制,呈现出安全性高以及毒副作用小等系列优势[8]。

本次研究发现,阿帕替尼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CA199、CEA 水平均优于替吉奥组明显,充分证明阿帕替尼药物运用于客家晚期胃癌疾病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阿帕替尼药物有效应用,可使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显著提升,将CA199水平以及CEA 水平显著降低,最终实现晚期胃癌患者预后水平提升。本次观察例数太少,要证实这一结论还需增大样本量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阿帕替尼阿帕吉奥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化疗耐药HER—2阴性胃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变更声明
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替吉奥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