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探讨

2021-07-16乔振虎张娴慧

医药前沿 2021年15期
关键词:咪酯丙泊酚胃镜

廖 莎,乔振虎,张娴慧,宁 捷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麻醉科 广西 南宁 53001)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三区 广西 南宁 53001)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消化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1)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 LI)是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动脉管腔堵塞,引起的小范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疾病,坏死病灶的直径一般为0.2 ~15 mm。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通常合并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这部分患者往往因为合并基础疾病,在麻醉实施过程中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因此麻醉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部分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同时合并消化道疾病,这部分患者有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020 年7 月—12 月收治并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42 例,术前经头颅CTA 检查,将CTA 检查诊断存在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分为A 组,无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分为B 组,每组21 例。纳入标准:(1)年龄50 ~70岁,且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头颅CTA 及颅脑MRI 均确诊腔隙性脑梗死。排除标准:(1)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ASA ≥Ⅳ级;(3)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MRI 诊断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5)合并严重的重要器官功能不全;(6)存在药物滥用史。药物:丙泊酚乳状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368,规格:0.1 g/10 mL);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511,规格:20 mg/10 mL)。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患者术前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国械注准20173150907,规格:24 G×19 mm/Z-G)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患者心率,左上臂无创血压,SpO2及BIS,鼻导管吸氧流量:5 L/min。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推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混合液为依托咪酯20 mg 与丙泊酚0.1 g 混合成0.5%丙泊酚注射液共20 mL)[2],以丙泊酚0.5 mg/kg 计算的剂量匀速推注,推注时间1 min。术中控制BIS 数值40 ~60。结合BIS 数值及术中患者体动情况,可再次追加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每次追加0.25 mg/kg 计量的丙泊酚。术中若心率<50 次/分,给予阿托品0.3 mg静脉注射,若收缩压低于基础值的20%,给予麻黄碱1 mg/次静脉注射,SpO2≤95%时,托患者下颌畅通呼吸道,SpO2≤90%时放置鼻咽通气管或嘱内镜医师退内镜,给予麻醉面罩辅助或控制呼吸[3]。术后第3 d 再次予患者行颅脑MRI 检查,与术前MRI 做对比,记录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部位有无增加、病灶大小有无变化。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依托咪酯的最终使用剂量。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胃镜进入及离开口腔时间)、复苏时间(胃镜离开口腔至患者自主睁眼时间)和离室时间(患者自主睁眼至满足麻醉后离院评分标准≥9 分的时间,麻醉后离院评分标准采用PADSS 评分)。记录所有患者术中、术后低血压(收缩压降低超过基础血压的20%)、心动过缓(心率<50 次/min)、低氧血症(SpO2≤90%)、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一位放射科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头颅MRI 平扫的片子进行比对,统计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范围有无增加,病灶的数量有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依托咪酯的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依托咪酯用量比较( ± s)

表2 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依托咪酯用量比较( ± s)

组别 例数 检查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 离院时间/min A 组 21 5.81±1.54 7.62±1.32 9.29±3.72 B 组 21 6.00±1.30 7.05±1.31 10.00±4.06 t 0.433 1.407 0.595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丙泊酚/mg 依托咪酯/mg A 组 21 31.89±8.85 6.38±1.77 B 组 21 34.65±6.28 6.93±1.26 t 1.166 1.166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低血氧、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恶心呕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颅脑MRI 平扫对比,未见新增病灶,原病灶范围未见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病情的变化往往与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呈正相关[4],老年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他们血压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过大,低血压,低血氧等麻醉的不良反应[5-6]。甚至有一部分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7]。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麻醉过程中,不仅要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低血氧,同时还要控制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胃镜诊疗是比较成熟的无痛胃镜的用药方法之一。依托咪酯20 mg 与1%丙泊酚100 mg,按照容量比1 ∶1 混合,能降低麻醉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使用丙泊酚依托咪酯的混合溶液,在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8]。本研究在同样的麻醉深度下,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依托咪酯的用量,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低血氧、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恶心呕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头部MRI 平扫对比,均未见增加新病灶,原病灶大小并无变化。

综上所述,在血压控制平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在麻醉过程中维持收缩压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的[9-10],但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咪酯丙泊酚胃镜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浅谈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