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微空间”绿起来
——无锡市盘活城区闲置土地复绿打造城市美景

2021-07-14李安国

国土绿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无锡市城区造林

◎ 李安国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江苏省无锡市针对城区闲置用地种类多、面积小、不规整的情况,围绕中心城区居民密集区、主要道路节点、城市出入口和河道节点等重点区域,立足“枕山抱湖、滨江环河”的自然生态环境,以让“生态环境更美好,让城市形象更亮丽”为目标,通过盘活社区、站点、道路周边等“小微空间”,着力打造“四季有花开、处处有色彩”的城市美景。今年以来,无锡市已复绿闲置用地3195 宗、面积3499.58 亩,其中种植草花1192.1 亩、草坪(乔灌木)1256 亩、成片造林617.01 亩,建设小游园392.47 亩、体育功能(场地)42 亩。无锡市这座山水之城、全国文明城市,正在向“颜值高”“气质佳”的活力之城迈进。

打赢一场战役,确保疫情防控与城区绿化双胜利

2021年春,面对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江苏省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防疫条件下积极有序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江苏省和无锡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有序地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和城区闲置土地复绿工作。一是创新宣传形式。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各地还利用标语、宣传车、咨询、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全民绿化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浓厚氛围。二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林活动。各地广泛开展了“抗疫林”“公仆林”“巾帼林”“记者林”“家庭林”“青年林”“亲子林”等纪念林活动,倡议全社会认建认养城区绿地树木,既丰富了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又增强了绿化造林的尽责率。三是启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把“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与身边增绿结合起来,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部门绿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参与国土绿化的新格局。完善和提升沿江、沿河、沿湖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平,全面构建以林涵水、以水养林,林网化、水网化和路网化为一体的森林生态廊道。四是开展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绿美村庄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无锡湿地宣传周等重要节点,突出用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等载体,大力营造全民动手、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理清一个思路,多种形式“复绿”闲置用地

复绿后的锡山大道

按照“政府组织、板块实施、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坚持以充分利用土地为核心,以植绿增绿为重点,以适地适树为要求,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复绿”工作思路。一是要把握好复绿范围,对待具备复绿条件的闲置地块,进行补绿、复绿;对重要道路、重点区域的门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地区所有零星地块进行复绿。二是要制定好复绿方案,各城区要根据地块性质和开发利用计划,将具备绿化条件的闲置用地,按照“临时性复绿、半永久复绿和永久性复绿”三种类型,并分别采取草花、草坪(乔灌木)、小游园、体育功能(场地)、成片造林等措施,逐地逐块制定复绿方案,明确完成时限。三是要建立好信息管理档案,对梳理的每个地块编制地块档案卡,设立专人负责地块复绿工作。

下活一盘大棋,“见缝插绿”挖潜力

一是突出因地制宜,深挖造林潜力。实行规划造“林”,以植树造林为契机,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地方特色文化等因素,把造林工作与村庄规划、旅游度假区规划、绿地绿道规划、河湖景观提升工程、西气东输项目以及绿美乡村、城市公园建设结合起来,合理规划造林区域,在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中提升造林能力,努力构建城市森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水系林带化的一体化生态格局,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绿岛和绿色福利。实行见缝插“林”,对2020年已建成验收小区、2021年将建成未验收小区造林情况进行排查,对高铁、高速公路、沿河、沿湖、国道两旁绿化图斑与最新遥感影像进行比对,最大限度挖掘存量小地块和已有林边缘造林潜力。实行整治补“林”,将绿化造林工作特别是营造林工作纳入市区各分局和国土所日常工作,强化局、所上下联动,从营造林面积、面积合格率、成活率等方面对营造林实绩进行核查,对核查不合格的营造林,及时督促街道整改补种,确保高分通过省级验收。二是强化抢抓时机,提前谋划部署。绿化造林工作具有较强的时令要求,无锡市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发动,牢牢抓住工作主动权。早在去年9月,无锡市就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对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通盘谋划,要求对今年造林地块进行全面摸排梳理;今年1月初,又对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确定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增强工作氛围。三是突出栽管并举,强化日常管护。三分栽,七分管。坚持栽管并举、以管为重的指导思想,做到“严”字当头,严守生态红线,严抓监督管理,严把验收标准,严格行政执法,严防森林火灾,不断加大林木管护工作力度,建立往年和新增营造林图斑电子数据库,定期与最新遥感影像比对造林保存情况;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沟通,详细排查项目占用林地情况,确保做到“占一补一”;严格落实督查检查机制,督促城区各街道和相关单位加强对营造林的巡查和日常管护,真正实现造林一处,成林一片。

绿化美化后的惠山大桥

绘制一张蓝图,共奏绿化造林协奏曲

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摸清资源底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无锡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外资源保护和城乡统筹调研等工作,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现有规划成果,通过技术手段对地块进行精细排查、精准定位,切实摸清现有林地资源和未来造林能力真实底数,不仅为完成年度造林任务,更为未来全市林业发展规划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提升工作成效。制作一张年度造林图,明确时间进度,细化目标任务,强化业务指导,制定考核办法,明确奖惩机制,加强跟踪督查,把全市各城区造林任务精准分解落实到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细落实工作要求。三是强化内外联动,凝聚推进合力。切实加强与各地党委政府、地方街道、城管绿办、住建局、绿化集团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广泛听取意见,加强工作联动,着眼市级、区级、街道和部门四个层面,做到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借助地方街道力量、明确部门工作任务,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无锡市城区造林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