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头画中的藏式传统服饰之美
——谈西藏县域中学石头画社团课程研发

2021-07-14张婕高级教师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藏戏卓玛藏族

文/图:张婕 高级教师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指出:“材料资源是美术学科的独特课程资源,因为材料是创作美术作品的重要载体,必要的美术材料是有效实施美术教学的基本前提。”在过去的一年中,笔者带领高寒边境县洛扎县石头画社团的学生完成了西藏题材的系列创作,如藏式门窗、藏靴、洛扎壁画、雪山和牦牛、藏式服饰人物等。洛扎县因为地处古河床,校园里也有着随处可见的鹅卵石,非常适合进行石头画创作。支教结束后笔者回到了贡嘎县任教,贡嘎县城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也不乏一些造型各异的奇石,同时笔者任教学校附近的甲日普水库附近也发现多种造型的石块。于是笔者决定继续利用这种随处可见的石头,带着学生一起以西藏传统服饰人物在石头画中的创作。之所以进行传统服装的人物创作,就是因为如今西藏的中学生也和内地的孩子一样,崇尚张扬的现代生活方式,他们喜欢穿流行服饰、唱流行歌曲、过西方节日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价值认同危机,本地的西藏传统项目也会后继无人。所以希冀学生通过参与从石头画的选材、构思、设计到绘制的完整过程,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藏族服饰的种类和特点

在社团开课之前,教师可以在当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拉萨的图书馆和书店都有大量的藏式服装图片。藏族自古就在雪山环绕、江河奔腾的“世界屋脊”上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服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除了特有的民族服装,藏族帽子、藏靴、藏族发饰、佩饰等都有着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构成。选择藏式人物为本学年的主要创作题材,一是因为平时上课的人教版教材中也完成了人物写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二也是学校里全部是藏族学生,他们自幼对藏族服饰耳濡目染。和内地的家长一样,每年藏历新年时父母都会给他们做一身漂亮的藏式服装。如今的藏装随着时代变迁,也在款式上进行了简化,如长袍换成了上下分段的裁剪,但是传统藏族鲜艳的色彩搭配和独有的民族图案在服装中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们选取的传统服饰人物还是具有鲜明民族服饰特征的。

与学生网络沟通找石头

石头画——藏戏

二、石头的选择与处理

西藏各地都有各种造型的石头,学生在石头里发掘它的艺术内涵,是一个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美化环境与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推动着创作欲望,并将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品。它是一种立体的表现载体,石头上呈现的立体效果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可是,石头上粗糙的肌理质感,不像平面的纸上那么好完成勾形,这个过程中师生尝试了多种绘画工具来勾绘。对于表面光滑且色泽较浅的石头是可以直接用铅笔勾形,然后用国画中的勾线笔进行描绘。对于色泽较重的石块,我就用白色等较浅色系给其打底。西藏的日照较强,且空气非常干燥,如时间充足可以很快就自然风干。如果准备的石头不足,也可以用电吹风进行吹干加快风干速度,然后再上铅笔打形。后面的绘画步骤都是和前面一致的,就是多了一道浅色打底的步骤。有些表面就坑坑洼洼、凹凸的石头,未来我也准备利用其肌理和纹路来进行创作风景系列,但是对于人物创作来说,要求表面细腻而光滑,所以暂时我是不给学生用这些石头进行石头画创作的。本学期大多数石头都是笔者去甲竹林镇的水边去挑选的,后期学生也会在周末家长的带领下去附近找合适的石头,如住在甲日普水库的阿旺旺久同学利用周末回家的时候给我们带来了整袋的石头,他也都是按照课堂上统一的要求去挑选的。

三、人物题材的选择

让学生在石头上画人物,而且是画繁琐复杂的藏族服饰,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尝试和实践。西藏由于专业的美术培训机构匮乏,所以学生可能没有那么扎实的人物造型基础,但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的民族文化让他们对绘制西藏传统题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专业画家到西藏来短期写生,可能画不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神韵。所以教师需要本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发挥藏族学生的生长环境优势开展各种创作。

石头画—文成公主

石头画—松赞干布

1.教师范画

在石头画社团开课之前,教师需要创作一系列的藏式服饰的范画。除了周末去附近的村庄拍摄人物,还在抖音平台上寻找身着藏装的妇女和儿童题材。绘画的主体人物创作完成后,再配上西藏的雪山、湖泊、花卉、建筑和牛羊。在上课时,这些范画中的背景素材给学生背景的搭配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参考。如小卓玛人物表情一个生气、一个高兴以外,衣着也有着现代简约和传统藏装的区别,背景也有着秋天和春天的区别,另外让小羊羔、格桑花、雪山等西藏特色元素也呈现于画面之上。通过这两幅的构图变化,让学生感受通过对画面物象主次的安排,达到构图完整的目的。藏装人物、意境、空间及疏密关系运用得当,就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

2.藏戏人物

在西藏各地的中学都开设了藏戏社团的课程,在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时都会让学生们戴上面具、身着藏戏表演服装来一段精彩的表演。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本学期为了传承西藏民族文化,我们石头画社团的开篇之作就是藏戏人物。在讲解了基本的人物构图后,我注重讲解了西藏服装的色彩组合。藏服多选锦缎为袍面, 白羊羔皮作里皮,纯黑、紫青、墨绿、碧蓝、咖啡等色为上乘。袍边、袖口常用橙、黄、绿、蓝、靛五色氆氇镶成一寸宽的花边,犹如彩虹叠绕,色彩明快艳丽。靴子由氆氇制成,靴头、靴帮都用不同色线装饰,在色线中又夹杂着十字纹作为装饰,不同的色块区划分单元,图案十分耐看。藏戏的面具也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有着一席之地,造型和色彩都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第一次在石头上作画的学生初拿勾线毛笔还略显吃力,人物轮廓容易勾得粗细不匀。除了几个运笔较轻松的学生,美术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尝试了粗黑记号笔来勾边,但画面效果比毛笔勾出的效果要差很多,后期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他们也都学会了用细腻的毛笔线条来勾勒了。

3.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说起西藏历史,自然绕不过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这段千古佳话。如今的拉萨还有大型歌舞剧《文成公主》的表演,吸引了国内外游人前来观看。石头画社团建立之初正是要用西藏的石头来画西藏故事,所以这两个人物题材对于我们宣传中华民族团结这个主旋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常开长盛。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种植技术落后。文成公主实验性地把带来的五谷种子和菜籽,如玉米、土豆、蚕豆、油菜等成功地适应了高原的水土。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后成了高原的主粮青稞。说起西藏老百姓的脱贫,文成公主可谓功不可没。学生们对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也能够提出画青稞、雍布拉康等作为背景来绘画,这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非常有意义,更是有利于祖国的和谐与稳定。有了这样的历史故事的情感铺垫,他们也是带着对文成公主崇敬的心情完成了这组题材的创作。

4.卓玛系列创作

想必很多国人都听过动听的歌曲《卓玛》,优美的歌词让大家对美丽的卓玛和西藏的美景都充满了期待和神往。卓玛的在西藏代表着神圣的仙女,意为度母,是一位很美丽的女神,所以女性都喜欢用这个吉祥的名字。抖音短视频app里只要输入卓玛两个字,就能跳出来各个年龄段的卓玛。这些卓玛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在生活中展现着藏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资源丰富的抖音上有很多网红卓玛,学生们选取了各种服饰风格的卓玛照片,让学生在照片写真的基础上加上西藏四季的美丽风景。孩子们传作的卓玛系列石头画每次发到网络平台上,都能得到众多美术专家和同行的一致称赞,也有很多陌生的网友也给了各种祝福和点赞。西藏孩子画藏族服饰人物,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情感大有益处,对加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积极健康民族情感的建立、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幼在高原长大的小卓玛们画起大卓玛也是兴奋不已,也学会了在网络上查找自己喜欢的藏族服饰作品,准备寒假回家继续创作美女卓玛系列的石头画。

四、培养学生对石头画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因为西藏地处高原,处处是奇山峻石,各种江河湖泊也多,所以石头也成了西藏各学校和民间艺人的创作对象。每一幅石头画作品完成后,学生从中所获得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家长群中的家长看到学生的作品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自我欣赏和师生们的夸奖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可是石头画的教育意义还不止于此。走在拉萨街头,也随处可见精美的石头画作品。不管是去网红打卡地八廓街,还是去万达广场都能看到标价不菲的石头画。将这些商品拍成照片做成课件给学生看,学生们从价值的高低还能分析出评价的标准,他们总结出了人物类题材比风景类创作价值更高,而布达拉宫等地标性建筑可能更受游客的青睐的结论,这比老师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可能效果好得多。他们看了这些石头画的画面后,也纷纷表示要向这些手工艺人学习,争取用自己的画笔和颜料创作出精彩的西藏故事,来回报生育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国内的教育对于谈金钱的价值都是避之而不及的,所以也导致了很多美术创作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研究大众的欣赏品味,创作了大量只有自己才能欣赏的作品。当谈及长大后的理想时,石头画社团的阿旺旺久同学毫不犹豫地说要去拉萨画画。西藏是国内的旅游大省,即使是疫情期间,也挡不住国人对西藏这片土地的向往。进藏的游客很多都会选购自己喜欢的西藏特色文创产品带回去留念。石头画社团的办学目标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专业画家,就是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传承西藏文化。

石头画—卓玛

从美术学科发展来说,美术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笔者除了使社团的学生感受到石头画的发展成果,还在近两年的西藏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和全区七个地市的老师进行分享,如今很欣喜地看到我的很多学员老师也在自己的学校开展了石头画教学,美术老师们结合西藏和地域特色带领学生进行了各种石头画题材创作。未来希望西藏的美术老师能合作开发一套中小学的《石头画》校本课程教材,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编写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内容,使之有更大的推广价值。让西藏学生画他们熟知的家乡美景、文化和风土人情,必将创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这也是每一位在藏工作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希望未来这些藏族孩子的美术作品能开发成西藏旅游文创产品,这样会激发更多的西藏青少年来传承弥足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藏戏卓玛藏族
藏戏文学文本研究述评
卓玛,卓玛
仓央卓玛
藏戏面具
琼英卓玛的诗
The Light Inside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