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部分到整体
——基于完形理论的绘本创作

2021-07-14张振波博士常熟理工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整体星星绘本

文/图:张振波 博士 常熟理工学院讲师

吉鸿方 常熟理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

一、引言

观看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所谓‘观看’,就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1]因为大脑无法一次整体的处理所有内容。“当眼睛看到图像时,大脑便将图像分解成多个组成部分,并分别处理,最后再将这些分解开的成分重新合成图像。”[2]阿瑟·阿萨·伯杰认为,大脑把图像的颜色、构造、棱边、光线、阴影等成分进行分别处理,再合成图像。显然部分是相对于整体而言的部分,整体同时也是由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因此正确处理图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于观看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基于以上观点,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本文尝试藉由个案研究,探讨在绘本创作中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基于完形理论的处理办法会对观看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为绘本创作者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部分与整体

1.部分

阿恩海姆在阐述“部分”的含义中指出:“单纯从量的角度来说,整体中的任何一个段落都可以成为‘部分’,然而只有当我们面前的整体是一种均匀同质的物体时,上述定义才能成立。”[3]但他还补充说在多数结构中,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分离的。所以说部分绝非整体的任意组织成分,而且部分还是整体中特殊的组成。因此阿恩海姆将构成整体的成分分别以“段落”和“部分”定义。他以雕塑为例,随意将一个雕塑拆解为多个部分,即段落,相形之下部分则不是可以随意分割的,这个“部分”是由整体结构决定的。“在一个‘完形’中,整体的结构取决于各个部分的结构,而部分的结构又依赖于整体的结构。”[4]

2.整体

完形心理学派认为整体并非部分的加总。“完整的知觉不是把每个部分合在一起而已,整体应大于部分之和,也比部分之和更重要。”[5]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活动是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的过程。”[6]人将这种感官上的刺激转换为讯息知觉的历程,会遵循这套完形原则。也就是在知觉整体与部分的组合关系中,遵循完形原则。如图与底、相似性、连续性、接近性、封闭性、共同命运等原则。“各特质多半着眼于人们视知觉的群化原则,即视觉场中的众多元素彼此间的形、尺寸、色彩、属性、动作、方向或意义十分近似,且具有视觉上的平衡感及完整性,可综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并影响它们知觉意义上的关联性。”[7]

在认知过程中,一个高度有机整体所发挥的效能,是构成其组成的部分无法比拟的。局部永远无法发挥整体的作用,相反局部替代整体的主张越强,其消解整体的倾向也越强。因此,在强调图像叙事的绘本创作中,不能孤立地探讨插画或文字等作为部分的设计,而是基于绘本整体去探讨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三、绘本创作中部分与整体关系

在本研究中,以绘本《梦境之旅》为研究对象。首先,鉴于绘本书籍的结构特征,从书籍多页面信息结合的整体上讨论。其次,研究主要基于跨页讨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再次,讨论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最后,选取部分典型页面的图像予以探讨。

1.书籍整体结构中的部分与整体关系

图1.主人公在绘本中的视觉动线

基于传统的书籍设计流程,首先创建落版单,以显示印张的配置与内容在页面中分布的情况。由于绘本页数较少,且以图像为主,通常在落版单的基础上创建情节串流图——将绘本所有页面以跨页为单元并置排列在一起,以便统揽图像叙事的结构。具体做法就是在跨页上画出比较详尽的编排预想图,这些图可被称之为“情节串流图”,其目的等同于电影的分镜故事板。在《梦境之旅》的情节串流图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作者对整体情节进行梳理并依情节起伏做整体布局,其中主人公在每个跨页中的位置,是在整体规划基础上,基于不同跨页内容来布局的,目的是让绘本体现完整性和叙事节奏变化。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线在不同跨页(部分)间流转,主人公随着阅读进程呈现有节奏的位移。

“同时思考每一段落该用什么图去表达,图与图之间的连贯,如何转折,如何制造高潮和韵律……”[8]叙事结构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了一个绘本的成败。《梦境之旅》分“现实—梦境—回到现实”三段叙事。场景从小小(主人公)的父亲在门外道晚安开始,镜头水平移动,切换到小小的房间……(见图2和3)叙事徐徐展开。以图2为例,一扇门从内外两个视角并置对比,两页一明一暗,一方面交代了两个物理空间的特征,同时也暗含小小与父亲之间的隔阂。有了图2的色调铺垫,当把书页翻到下一个跨页(图3)时,我们发现,页面完全是前一页的延续,统一的色调、相似的要素造型,以及再次出现门的形象,自然将读者的视线带入到小小的卧室中。以上手段主要运用了完形理论的相似性原则,这样的塑造不仅便于读者理解内容,且有利于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图像叙事的连贯节奏。

2.书籍跨页的部分与整体关系

图2.一门之隔的两个视角对比

图3.相似性色调与图形的视觉延续

跨页是阅读中书籍所呈现的基本形态,跨页范围内设计要素的部分与整体关系不仅关乎审美,同时其结构特征还将影响图像叙事。如图2所示,左右两页以相似的图式,建构二者的联系。再以不同的色调处理表现差异。以绘本订口为轴线,让门里门外两个空间并置呈现。在两个部分的处理上,既强调联系又表现差异,从而达成局部对比和整体统一。以一门之隔的两个视角来暗示小小内心与外在双重世界的冲突。

图4.同一类且接近的对象倾向于被视作一个整体

在“部分与整体”关系探讨中(图4),将跨页做水平分割,把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由各种动物的脚组成,基于相似性与接近性法则,在知觉中同一类,且彼此接近的脚更倾向于被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结合色彩的对比差异,上半部分画面的“多”与下半部分的“少”形成对比。残缺图形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当读者视觉思维对残缺图形展开心理上的完形时,画面将产生更大的张力,不同动物的脚让人联想到外面世界的多种可能性,以此衬托此刻主人公的孤单落寞,以及无视外部环境的心理特征。

完形理论认为整体的简单纯化有利于实现整体统一,欲求局部脱离整体,则加强局部的简化程度。“整体的简化程度愈是比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化程度高,就会显得愈统一。”[9]以图5为例,表现老虎在林边喝水的场景。森林以简单重复的样式、统一的色调建构跨页整体关系。老虎因其色调与森林高度统一,客观上归为森林这一整体中,色彩的差异将跨页水平分割为森林与河水两个部分。与此同时因为老虎被设置在森林边际的位置,又突出森林边缘,且造型高度概括简化,使老虎又从整体中脱离出来,成为视觉焦点。

图5. 整体的简单纯化有利于实现整体统一

图6. 星星作为现实与梦境的纽带

在《梦境之旅》的创作中,作者借用“星星”这一形象,作为现实与梦境的纽带,当小小睡不着,趴在窗前眺望夜空中的星星时,星星是现实世界的物象。小小睡着以后,再次出现星星的形象则完全进入小小的梦境中了。星星成了指引小小行进方向的道具,也是主人公心中的一盏明灯。在图6这一跨页中,作者沿用前文中的星星,但环境完全脱离了室内的装饰,画面局部中心位置出现了植被形象,与周围乃至前几页都形成强烈对比。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与前页整体关系,使场景转换得自然,画面两端使用暗色调,并以烟雾的意象弱化中心位置的植被,客观上也是对明暗衔接的温和处理。

翻转书页至图7的跨页,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页面整体完全明亮,由于前页已经有铺垫,茂密的丛林与淡淡的雾气,完全在情理之中,探出头的小小告诉读者,它刚刚从另一面穿越过来。该跨页整体呈青绿色调,跨页右半部分出现了体型硕大的熊和象,但因为与丛林色调统一,二者并不突出,相反,作为局部一点的小小和星星,却因为使用了冷暖对比,构成画面的焦点。

3.插画与文字的关系

图8. 视线引导发挥版面平衡作用

图9. 图文的布局对视觉流的控制

图像与文字是绘本两个最基础的要素,虽然“图像的创作围绕如何再现和生动表现文字内涵而展开”[10],但在绘本中图像语素的意义越来越为创作者所重视。从占据版面的比例上讨论,绘本《梦境之旅》也是以图像构成其主要部分,而文字似如在书页间跳跃的符号。同为部分的图像与文字,文字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像的结构和位置。当把整本书作为整体,图文的布局也体现了对视觉流的控制。二者又要同时考虑跨页间的整体结构。必要的时候图像也会依循文字的位置做适当调整。如图8所示,文字设置在与小小同一个页面,加重了右页的视觉重量。与此同时将星星安置在左页,且星星与小小的视线联系形成向左上方漂移的引导方向(共同命运原则),从而又促成了跨页视觉平衡。在内容传达上,因为星星和文字被小小面前的一棵树,分割为两个方向,暗示躲在树后的小小迟疑和迷惑的心理状态。再如图9所示,左右两页的场景呈轴对称的特征,小小、乌龟与文字构成三角形。小小与乌龟(星星在龟背上)的关系明确了小小的行进方向,乌龟身体的朝向与文字的关系引导视线向右移动。文字与小小之间在背景路径的影响下,又形成视线从文字流向小小的趋势。在三角形构图稳定特征的同时,也隐含了逆时针方向流动阅读趋势,打破版面过于稳定的特征。

图10.文字在绘本中的视觉动线

此外,在以上两个跨页的插画设计中,都同时运用了相似性原则,使同一类元素趋向一个整体,如条状树干、卵曲形地面以及扇形的树木。同一类图形和同色系色彩处理,让画面更为整体且饱满,形成一种开阔的效果,反衬主人公孤寂、弱小的存在。

在审视图像与文字关系的过程中,除了基于以部分为单位考查插画这一构成要素,还包括文字的位置及其与插画的关系。书籍不仅是形态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读者翻阅绘本的过程是有时间轨迹的,时间的流动在阅读过程中具体反映在将绘本诸多页面作为整体观看,从而构成视觉流。如图10所示,文字在绘本中所构成的视觉流。图中红色区域显示文字所在页面的位置,读者在阅读绘本过程中将再现这种视觉动线。

四、结语

阅读是一件复杂的活动,眼睛无法同时聚焦到所有部分,客观上呈现了阅读从部分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再回到部分的动态过程,其中也包含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读者就是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与分离的转换中,产生的视觉统一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一个刺激样式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11]。也就是阿恩海姆所言:一眼就抓住物体的粗略的结构本质。即,在对图形与线条的辨识中,以简单容易了解的部分优先知觉。因此绘本创作中,非常有必要基于完形理论对这些部分予以强化、限制或削弱。基于绘本的客体形态,通过控制书页之间视觉要素的局部与整体关系、跨页的局部与整体关系,以及绘本图文之间的关系,对读者理解绘本内容乃至绘本的艺术呈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1][3][4][6][9][1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0,95,97,55,90,64.

[2] [美]阿瑟·阿萨·伯杰.眼见为实,视觉传播导论(第三版)[M].张蕊,韩秀英,李广才,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9.

[5]谢嘉恩.图解认知心理学[M].台北:易博士出版文化,2015:66.

[7]林家华,等.交流道出口标志设计对驾驶者认知之影响[J].设计学报.第21卷第1期:22.

[8]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台北:格林文化,2006:20.

[10]李楠.以图像“叙事”谈插图和插画概念界定[J].设计艺术研究.2020,10(03):38.

猜你喜欢

整体星星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星星洗澡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