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理论在设计扶贫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2021-07-13刘宁付雨桐

设计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精准设计

刘宁 付雨桐

摘要:工业设计是一种智慧型的生产力,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的可靠抓手,以专业性和有效性逐步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新生力量。经过了大量的实践,通过设计赋能的形式,初步形成了设计+产业扶贫模式为主,设计+教育扶贫模式和设计+文化扶贫模式为辅,设计+科技扶贫模式、设计+健康扶贫模式和设计+消费扶贫模式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设计扶贫路径体系,积累了广泛动员、精准对接、因地制宜、推动融合、强化平台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贡献了设计界的力量。未来,设计将会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探索更多的路径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赋能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6-0106-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伟大历史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其中,精准脱贫的脱貧理论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1]。工业设计是一种智慧型的生产力,是创造力与生产力的外在形态载体[2],是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的可靠抓手,以专业性和有效性逐步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新生力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扶贫工作的开展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设计关注贫困的视域不健全、方法单一及相关措施难以精确实施等问题突出[3-4],迫切需要对设计扶贫的模式、经验及路径等开展相关研究,以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设计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

一、文献综述

为了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聚焦“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精准扶贫的行业路径。其中设计通过赋能的形式形成的中国特色设计扶贫模式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和行业机构、协会的充分认可。2018年4月21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等联合发起《设计扶贫倡议》。同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全面落实《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促进设计产业与扶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牵头,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工作,包括总结发布设计扶贫十大模式与十大措施,收集整理全国设计扶贫需求,开展设计扶贫培训、设计扶贫需求对接会、设计专家走进乡村系列活动、搭建设计扶贫线上公益平台、举办全国设计扶贫展览会等,助力设计扶贫工作的开展。

在政府、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的一系列支持下,设计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学术界对于设计精准扶贫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部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如有些学者[5-9]通过特色产品开发、乡村产业升级、传统手工艺设计再造、非遗保护开发、村舍改造设计等多种多样的设计形式介入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路径,探索促使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随着脱贫攻坚任务进入攻坚期,贫困的概念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贫困扩展至“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等多维度的概念,脱贫攻坚不仅要使贫困户摆脱物质或经济领域的贫困,还需要帮助贫困户摆脱健康、认识、生存、发展、文化与精神等多个层面的贫困[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扶贫工作任重道远,设计扶贫依然有充分的扩展可能性。

从设计扶贫的实践方案和成效来看,设计扶贫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1],要千方百计使项目具备多方面造血能力[12],才能真正使扶贫项目行稳致远。基于此,笔者通过推动、策划、发起的多项设计扶贫行动,尤其是通过在2018-2020年期间组织专项工作组,深入十几个省市贫困县村开展的设计扶贫工作,系统性地提出具有可复制性,具备内生性动力的设计扶贫模式和措施,取得多方面成果和经验。

二、设计扶贫的路径、模式及措施研究

设计扶贫是调动现代工业设计的创业创新能力、赋能未来乡村产业振兴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工作。因国情和产业环境等的不同,工业设计工作的方式和实现社会价值的程度已经越来越丰富。未来中国农村的产业振兴,将为工业设计的事业拓展和价值实现提供广阔的天地。现代产业化理念和工业设计理论的运用,将促进中国设计与乡村产业振兴密切融合,充分展现中国设计的巨大价值。为此,结合“精准扶贫”理论,在实际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扶贫实施的模式及相应措施。

(—)设计+产业扶贫路径

其本质主要是通过区域品牌创建模式、美丽乡村风貌模式、低端产业升级模式和特色产业培育模式等增强扶贫项目造血能力,确保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精准脱贫的主要路径。第一,区域品牌创建,创建区域品牌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分散性和弱质性问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也为区域环境改造、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思路等打造了一张培育区域品牌特色创建的“新名片”。设计师是如何以设计助力区域品牌建设的呢?主要是通过工业设计帮助贫困地区重构商业渠道,搭建新的生产消费系统,实现生态、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重塑。例如,针对四川省南充市柑橘产业因产量陡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实地走访调研,创新孵化“果橙1号”品牌,高标准建设生产基地,高起点布局全产业链,构筑了一套以柑橘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深融合度的产业体系,并推动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地方企业等成立了产业品牌创新联盟,打造了南充优质晚熟柑橘企业集群,有效提升了四川优质晚熟柑橘整体产业水平。

第二,美丽乡村风貌,以尊重为基,秉持同理心理念,用最合适的设计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打造魅力乡村。在此种模式下,工业设计可以结合宏观规划、产业发展、乡村特色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设计服务支持。例如,在广州从化良口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当地政府合作,从系统设计的视角整体规划建设生态设计小镇,打造集设计、技术、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逐步形成教学科研、创业创新、投资交易、人才培训等多种区域功能,引入社会资本整治环境、投资兴业、吸纳就业,通过整体的产业规划和环境改造,实现村民收入倍增、乡村面貌焕发新颜,提升区域品牌和知名度。

第三,田园社区建设,通过田园社区的整体设计提升,打造一体化产业生态圈,建设田园综合体,赋予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第四,特色产业培育,因地因户施策,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全面升级。同时,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地方公用品牌宣传推广,提升附加值,打牢扶贫开发工作的产业发展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整合优势资源,运用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引导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例如,在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指导当地政府培育发展梨精加工产业,以梨膏为基础,为医药食品行业提供梨膏工业原料,以梨膏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梨膏酵素、梨膏银花、梨膏枇杷露等系列功能性食品,打造花园式工业旅游工厂,建设雪梨工业设计研究院与产业创新中心。此项目已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纳入设计扶贫帮扶项目库。

第五,低端产业升级,以初级产品的产销为开端,设计创新现有落后产品、物种等,推进产业全链条发展,助力农民创业增收。同时拓展设计多功能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培植优势品牌和集群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拓展贫困户增收空间。一方面可以以设计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引入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贫困地区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例如,在云南普洱,对云南小粒咖啡进行系统设计,引入降脂技术延长咖啡豆储存时间,优化香醇口感,并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推出了以低脂健康为特色的原创品牌“Napa咖啡”,提高了原豆收购价,增加了农民收益。2019年成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循环经济论坛案例。另一方面,以设计催化新产品开发。在地方特色产业基础上,通过工业设计帮助企业研发新品种、引入新工艺、塑造新形象。例如,在贵州正安与当地野木瓜加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系统研究市场需求,规划设计产品体系,协助企业开发出野木瓜SOD冻干粉、野木瓜面膜、护肤霜、牙膏、野木瓜女士低度酒、酱香白兰地、酱香威士忌、野木瓜代餐饼干等系列野木瓜产品,同时对产品包装设计、品牌定位等提出了改进建议。

从实际调研中发现,拓宽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结构、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等多种措施可以助推实现设计+产业扶贫路徑。具体来看,主要包含以下措施:

第一,线上线下结合,促进设计产业走进贫困地区,打造设计扶贫线上公益平台和线下设计扶贫联动模式,整合设计资源,满足贫困地区的设计需求。第二,百校百村联合,开展设计互助行动。推动校企合作,通过高校与贫困地区企业互助,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第三,组织设计义卖,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条件。设计高品质产品,线上线下齐发力,开展义卖活动。第四,打造一村一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设计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紧跟市场变化,提供个性化设计帮扶服务,促进产品换代升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实现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第五,筹募爱心基金,定向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拉动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为主体募集爱心基金,利用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第六,建立飞地链接,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互利共赢。破除城市、乡村之间的行政、地域壁垒,采用科学的分配机制,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共赢。第七,推广公益设计,用设计助力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立设计公益援助服务平台,推动设计扶贫受益人群范围扩大。第八,强化全链整合,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农户发展。深度推进三产融合,厚植发展优势,突出集群成链。

(二)设计+科技扶贫路径

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植入模式,加大推广力度,探索实用技术,让科技成果落地生花,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致富的动力。设计+科技扶贫路径可以通过稳固平台支撑、连接各类设计资源提供技术服务的措施来实现,例如打造设计扶贫对接平台,实现设计机构之间资源、需求等要素的实时共享,促进设计供需双方实现良性互动。

(三)设计+教育扶贫路径

主要包含人才培训赋能和自然研学教育两种模式,实现“扶贫先扶智”的效果。人才培训赋能模式是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育技能型人才是实现我国长效脱贫的重要方式。保留传承传统的同时,让传统产业和手工艺作品更好地适应现代的市场与审美,培育创新“新生代”,为乡村产业注入持久的生命力。自然研学教育模式是指,精准定位,利用乡村地域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优势。走进中国生态人文资源更丰沛的乡村田园、民族聚居地,挖掘当地的自然教育资源,设计更多新颖有趣的产品,打造独特的自然研学教育扶贫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后者也是一种发展体验式旅游产业的路径。设计+教育扶贫路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推动联盟协同、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推进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贫困地区企业多领域深层次开展合作,共同发展。

(四)设计+文化扶贫路径

主要为非遗再造活化模式,是指让非遗活化,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在雕漆、刺绣、竹编、陶瓷等中国传统非遗工艺中,融入设计的力量,实现非遗保护和产品升级,帮助守艺人,挽救老工艺,让更多的人触碰中国文化之美,这是工业设计扶贫在努力的方向。例如,通过工业设计对藏于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再造,赋予新的活力。在云南香格里拉,开展了尼西黑陶保护与创新发展项目,设计形成了梅里雪山和藏八宝两套系创新产品。经过专家团队的持续推进,已解决了传统黑陶从低温工艺向高温工艺的转换难题,导入了模具工艺生产方式,提高了产品强度,解决了运输问题。

(五)设计赋能的其他路径

此外还有设计+健康扶贫路径和设计+消费扶贫路径,体现在特殊人群关爱模式、美丽乡村风貌模式、定点消费模式上。其中,特殊人群关爱模式是设计“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设计师在设计普通大众产品的过程中,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和差异,在产品、公共设施中融入人性化的设计是必然趋势,也更能体现设计者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和照顾。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通过工业设计为贫困地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人群设计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例如,东西元素设计公司针对偏远地区缺电、桌椅与学生身高不适应等问题,专门设计开发了太阳能“心灯”和可调式“心桌(椅)”,解决偏远地区中小学生遇到的缺电和桌椅问题。同时,与设计公司及公益基金会加强交流合作,在网上动员社会募捐。

从实际调研和开展设计扶贫工作的成果来看,经过大量的实践,通过设计赋能的形式,初步形成了设计+产业扶贫模式为主,设计+教育扶贫模式和设计+文化扶贫模式为辅,设计+科技扶贫模式、设计+健康扶贫模式和设计+消费扶贫模式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设计扶贫路径体系,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贡献了设计界的力量。

三、相关经验及未来发展建议

在组织实施设计扶贫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启发。

一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加强与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设计公司、高校、公益基金会等各方面沟通合作,带动各方发挥优势,在各个领域取得实效。

二是精准对接扶贫需求。打造设计扶贫线上公益平台和线下设计扶贫联动模式,整合设计资源,为贫困地区提供设计提升、工艺改进、成果转化、招商引智等服务。

三是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推动设计公司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合作,紧跟市场变化,提供个性化设计帮扶服务,结合特色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品”。

四是推动产业融合与合作共享。推动不同地区优势产业、优势资源跨界融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五是强化平台支撑。搭建连接各类设计资源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设计扶贫工作实时共享,促进设计供需双方良性互动。

下一步,设计扶贫将从设计农村产品转化为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的更为系统的整体创新上来。通过设计支持乡村产业创新发展,一方面要鼓励、对接和培育一群热爱乡村文化的骨干力量,加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鼓励工商资本引流乡村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的创新创业项目由此产生。设计创新还将养老旅游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嫁接,设计社会创新项目和事业体系,由此支持和支撑国家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目标。

从实践成果来看,一方面,它们都高度符合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的指示和要求;另一方面,如何摆脱一厢情愿的赋予设计,如何真正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高度结合起来,依然有很多值得认真思考和斟酌的地方。譬如如何可持续性地管理和维护现有的改造项目。“谁维护、谁管理、谁受益”依然会在问题的源头找到缺陷。

小结

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经济活动和行为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网络完成。工业设计扶贫战略,本质上是能将这些时代的新动能,通过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方式上整合、组织和创造出无数个新应用场景,应用到祖国最需要建设和改善的贫困乡村。设计扶贫在这个维度上大有可为,在执行和落实国家未来乡村振兴的战略上极具贡献意义。

2020年底,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迈进“十四五”时期、开启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设计扶贫下一步的工作重心也将全面转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设计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良,刘巳筠段成荣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研究[J].经济学家,2020(02):25-32

[2]宋建明.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J].装饰,2018(04):23-27.

[3]李宏.设计扶贫精准识别与推进策略[J].包装工程2020,41(14):30-134

[4]朱庆祥,韩恒,郭星设计介入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设计,2020,33(05):114-116

[5]杨勇波,李怡,李茜.设计扶贫视域下十八洞村苗绣产品开发的困惑与对策[J].四川戏剧,2020(08):67-70

[6]赵绍印.基于设计扶贫的农特产包装设计研究[J].创意与设计2020(02):28-32

[7]刘钰舜,李烁,刘金得,陈劲松.艺术品牌设计助力精准扶贫发展[J].包装工程,2020,41(06):262-265+269

[8]王远.扶贫视角下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设计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20(02):144

[9]董晓.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区电商服务设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9.

[10]韩超.为贫困民众而设计——当代中国“设计扶贫”初探[J].艺术评论,2015(12):89-93

[11]汤健.设计进化——从严品设计、产业设计到社会化设计——汤健谈设计与扶贫[J].计2020,33(18):59-64

[12]王庆斌.“设计扶贫”是典型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王庆斌谈設计与扶贫[J].设计,2020,33(18):65-69

猜你喜欢

精准设计
BUBA台灯设计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基于SWOT分析的二轮精准备考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推衍“精准”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