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鸟兽的初步研究

2021-07-13梅中海叶文晶章书声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兽类高山自然保护区

梅中海,叶文晶,章书声

(1.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浙江 温州 325500)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开展过多次植物与植被调查研究[1-2],但在动物生态保护研究上比较薄弱,目前野生动物资料仅限于2006年浙江大学诸葛阳教授等在保护区建立之初完成的本底资源调查,并且当时主要采用的是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所采集的动物信息存在滞后性、偶然性及不确定性等问题。利用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技术是一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技术,能昼夜不间断地工作,而且劳动力成本低、无创伤、环境干扰小、抗环境变化,特别是能够获得高度隐蔽物种和地形复杂区域的信息[3]。本文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提供的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鸟兽照片建立红外相机拍摄鸟兽名录方式,以期为保护区野外巡护监测方案和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1 研究区概况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南部,属洞宫山脉的罗山支脉,东与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连,南与福建省寿宁县李家洋接壤,西和北与景南乡相邻,地理坐标为119°34′20″~119°38′06″ E,27°40′00″~27°44′09″ N,由懵懂垟和渔际坑两区块组成,面积为1 194.8 hm²。地貌类型属山岳地貌,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高峰山垟尖,海拔为1 636.7 m,其次为白云尖,海拔为1 611.1 m,分别为景宁县第二、第三高峰,拥有海拔1 500 m以上山峰14座。境内高山湿地为浙江省内罕见的山地沼泽群,较典型的沼泽湿地主要有望东垟、见头垟、茭白塘、双桥圩、白云坪、畚斗团6处,总面积为54.2 hm2,其中以望东垟面积最大,达40 hm2,且其以乔木树种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组成湿地群落,特色十分鲜明。境内山地植被以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林为主。在渔际坑区域,尚保留着较大面积(200 hm2)林相保持相当完整的天然次生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8.8%。

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满、四季分明、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2.0℃,极端最低气温为-12.3℃,年平均降水量为2 066.7 mm,≥10℃年积温为3 136℃。

据2006年6月本底资源调查,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7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云豹Neofelis nebulosa nebulos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猕猴Macaca mulatta、穿山甲Man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秃鹫Aegypius monachus、鸢Milvus Korschun、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等39种。而植物则以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等珍稀植物为主[4]。

2 研究方法

2.1 红外相机技术设置步骤

(1)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分望东垟、渔际坑、白云区域进行野生动物痕迹普查,选择有野生动物粪便、足迹和取食痕迹的地点为巡护监测路线。

(2)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保护区内按选定的4条巡护监测路线以2~3台为一组放置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TL6210MC红外相机,每组相机放置4个月以上。4个月后将相机沿监测路线上移或下移,2次放置相机相距至少300 m,累计68个监测点位。放置时将同组红外相机相距5 m(视地形)固定于距地面为40~100 cm的树干上,相机镜头与地面平行或与地面呈 < 5°的俯视角,尽量保持拍摄地点的开阔性,但不能破坏拍摄地点的原始构造,增加拍摄动物的成功率。

(3)统一红外相机的设置,每次拍照3张并拍摄一段20 s的视频,连续2次拍照最短时间间隔为2 min等参数,采用24 h监测。同时记录每一台相机在每个位点上放置的日期、GPS位点、植被类型、优势种、海拔、坡度、坡向、动物痕迹及人为干扰等信息。

2.2 数据分析

将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下载到计算机后,按照生境表编号建立文件夹,分别将每台相机每个位点上所拍摄的照片存入对应的文件夹,以使照片与生境表相对应将照片按兽类、鸟类、其他动物、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归类[5]。

对地点或时间相近连续拍摄到的物种照片采用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属同一次数。采用动物的拍摄率作为其相对多度的指标,将拍摄物种定义为:常拍种(> 10%)、较常拍种(> 1%~10%)、偶拍种(0.1%~1.0%)和罕拍种(< 0.1%)[6]。按以下公式计算拍摄率(Capture rate,CR)[7]:

式中,N为各模式内兽类(鸟类)个体独立照片总数;T为总有效监测日。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组成

调查发现,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及兽类共有24种,隶属8目16科。兽类中,灵长目Primates有1种,兔形目Lagomorpha有1种,啮齿目Rodentia有4种,食肉目carnivora有3种,偶蹄目Artiodactyla有5种,分别占鸟兽总物种数的4.17%、4.17%、16.67%、12.5%和20.83%;鸟类中,鸡形目Galliformes有5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 有4种,鸻形目Charadriiformes有1种,分别占鸟、兽总物种数的20.83%、16.67%和4.17%%。以上结果表明,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以偶蹄目、鸡形目、鸽形目Columbiformes、啮齿目、雀形目5类目为主,占95.83%,见表1。

表1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野生兽类和鸟类名录和区系划分Table 1 Wild animals and birds captured by infrared camera in Wangdongyang Alpine Wetland Nature Reserve

表1(续)

3.2 区系分析

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根据张荣祖[8]的划分标准,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0种,占83.33%;古北界种类有4种,占16.67%,主要表现出以东洋界物种为主。从分布型来看,东洋型有11种,南中国型有9种,古北型有3种,季风型有1种,其中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占83.33%)。

3.3 珍稀物种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中的珍稀兽类资源较丰富,共拍摄到国家Ⅰ、Ⅱ级保护鸟兽有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颈长尾稚、黄腹角雉和黑麂3种,占拍摄物种的12.50%;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鬣羚、白鹇和勺鸡4种,占拍摄物种的16.67%。列入CITES附录的鸟兽有5种,其中列入附录Ⅰ的有4种,分别是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和黑麂和鬣羚;列入附录Ⅱ的有1种,是猕猴,见表1。

3.4 相对数量

以1台红外相机在野外工作24 h算作1个有效监测日,本次监测共计9 180个总有效监测日(有3台红外相机因各种原因实际投入监测时间不足将其折算为1台)。共拍摄个体独立照片有1 322张,其中无效照片有262张,鸟类有584张,兽类有476张,分别占总体个体照片数量的19.82%、44.18%和36.01%,见表1。

鸟类与兽类分类相对独立,故鸟类与兽类的相对数量分类比较。兽类中的小麂属于较常拍种,有43个位点被拍到照片,占所有相机位点数的63%;猪獾、野猪、毛冠鹿等属于偶拍种。鸟类中白鹇、黄腹角雉属于较常拍种,其中,白鹇在52个位点被拍到照片,占所有相机位点数的76%;其次是黄腹角雉,在24个位点被拍到,占所有相机位点数的35%;白颈长尾雉属于偶拍种。见图1。

图1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所拍摄的兽类和鸟类代表照片Figure 1 Representative photos of animals and birds taken by infrared camera in Wangdongyang Alpine Wetland Nature Reserve

3.5 植被类型分析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共有7类,红外相机布设时考虑了其所占面积,按比例配置。按拍摄率分析,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拍摄率最高,占16.41%,在针阔混交林中的拍摄率次之,占13.56%;按拍摄到的物种数分析,在针阔混交林中拍摄到的物种数量最高,占79.17%,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拍摄到的物种数量次之,占75%。可见鸟兽动物习性均喜欢天然林分,见表2。

表2 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鸟兽与植被类型分析Table 2 Relation of birds and animals with vegetation types

4 结论与讨论

本次监测发现,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中的鸟类及兽类共有24种,隶属8目16科;以东洋界物种为主,并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体;共拍摄到国家Ⅰ、Ⅱ级保护鸟兽7种,其中国家Ⅰ级野生动物保护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稚、黑麂3种;较常拍种有小麂、白鹇、黄腹角雉等。印证了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人为保护及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珍贵野生动物资源。

红外相机技术以其能24 h不间断监控野外动物记录,被动物生态学者所重视及应用[8]。但此法亦有不足之处,此次在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无效照片有262张,有部分是夜间拍摄不清而无法鉴别,大部分为一些未发现目标动物或人员的空照片。

根据保护区的科考报告,兽类鸟类种类丰富,但本次研究监测到的兽类和鸟类仅为24种,与已有动物名录相比相差很多,可能是由于红外相机数量不够多,不能全面监测,且监测期不长,相机随小路边缘或防火线边架设。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采取激励措施、培训架设技巧等多措施并举解决;还可以将红外相机放置在动物痕迹(粪便、足迹和取食痕迹等)较多的地点等处及向密林深处架设,以拍摄到更大的范围,拍摄得更为全面。

通过一年多的监测应用,可以看出,红外触发式相机技术在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动物监测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具有一定设备和人员的前提下,通过持续的监测能够获得更多直观、准确的野生动物物种信息,为制定适宜的保护策略提供充分的依据。

猜你喜欢

兽类高山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分析*
高山从何而来?
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高山台防雷实践
阅读理解
鸟类、兽类和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