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结合

2021-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疗防控

李 林

郑州市骨科医院 河南 郑州450000

0 引言

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伴随国家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就诊需求,医院、公共卫生都需要建设信息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院实现信息化建设只能确保医院内部工作效率的提升,而要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公共卫生服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公共卫生服务同样需要实现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就诊的需求,需要将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有效结合,本次研究中将对新时期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结合进行分析。

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1.1 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医疗信息的有效传达 各省市都需要建设属于本地区的信息系统平台,并且各地区医院都需要建设属于本院内部的信息平台,信息平台需要形成清晰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从而构建顺畅的、清晰的医疗信息网络,最大程度上保障信息精确、无误、有效在医院内部实现传递。[1]

(1)对信息的即时接收。我国长期以来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党和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各省、市通过OA 系统接收到文件上百份,这些文件中包括疾病防控工作部署、信息传送、会议、宣传推广,而各省市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处理。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均已具备开展远程会议的条件,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各医疗机构和卫生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国家、省卫健委专家组对医改方案、疾病防控措施等专项工作的实时解读,同时下发各类工作的决策部署。

(2)医院内部的工作部署。各工作组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及时召集人员参加会议,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进行部署,有些系统还支持回放,对于没有及时参加会议的人也能获取详尽的会议内容,对会议过程中漏听、漏记、模糊的可以通过回放加以明确。通过院内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将上级管理部门和医院内部的各类文件发到有关人员的电脑和手机中,通过电脑和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查看文件并给以反馈。上级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工作的进度和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1.2 以“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限制 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与政策导向,医院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各医疗联合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

在党和国家的指示下,各省、市医院需要积极开展在线医院的建设工作,并将在线医院的各科室进行细分,并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生为患者提供在线服务,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院的现场工作压力,也能有效避免患者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可以开设专门的咨询科室,满足市民的医疗咨询需求。

2 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成就

2.1 疾病防控信息系统 自抗击非典胜利以来,我国的疾病防控信息系统经过十余载的建设已经构成了多个子系统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现如今已实现了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科普平台之间信息在大数据的前提下实现交换,强化系统监控的精确性、可靠性、及时性,为人群健康基础数据奠定基础,最大程度上减少医疗机构的疾病报告压力。[3]

2.2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简称EHR。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当中的信息是在人们日常开展相关的健康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保存的健康记录,而这对于我国开展疾病诊断、卫生应急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已经实现了纸质档案信息化动态管理,落实定期质量控制,为日后的健康诊断服务提供数据保障。

2.3 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 对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而言,健康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疾病防控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各省市对各机构的日常报表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除此之外包括一些健康信息常识的发布,进而实现全省范围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对于各省高校而言,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健康状况定期监测,若发现异常有助于及时解决。

3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结合

3.1 加快医疗基础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更好的为疾病决策提供支持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持续推进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2019年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下发《关于印发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通过对各医疗机构组织建设的以电子病历和医院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分级评价技术体系、方法和工具。通过测评促进卫生健康信息标准的采纳、实施和应用,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促进业务协同,为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标准化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供技术保障。[4]

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各地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将持续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加快搭建基于医联体、医共体模式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快医疗基础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的采集效率和质量,形成完善的区域医疗大数据。在保障人民健康和疾病防控工作中,对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人员监测,再到趋势的研判,为做好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对外宣传 以官网、公众号、微博为依托,对医院、公共医疗服务中心的疾病防控举措进行深入报道,记录医护人员的辛苦奋斗工作历程,对疾病防控的最新政策进行解读,传播疾病防控知识,及时辟谣,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疾病,打造积极的、健康的疾病舆论氛围。

3.3 对内宣教 以医院、公共医疗服务中心的公众号、微博作为主要的宣传途径对开展医院、公共医疗服务中心内部开展培训工作,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全员覆盖。

医院、公共医疗服务中心通过OA系统建立线上培训模块,在线上培训模块当中,及时更新最新的疾病防控常识、政策。

4 大数据云计算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结合的作用

无论是医院还是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数据的处理工作都存在较高的要求。对于医疗服务事业而言,其数据处理具有诸多特点:数量庞大、诞生速度快、结构复杂多样。

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价值密度相对较低,基本符合大数据的固有特征。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医疗服务数据进行挖掘,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使得信息的价值、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云计算,以大量的计算机服务器作为资源池,以互联网作为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多种应用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获取计算力、储存空间。凭借大数据云计算强大的性能,为用户节约大量的硬件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工作的便捷性。

疾病防治期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而医院、公共卫生在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快速传递是确保疾病防控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大数据、云计算是现阶段最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基础上开展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信息的获取的精确度更高、速度更快,为有效落实疾病防控奠定基础。

结论

在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的保障人民健康的基础上,在加强疾病防控工作过程中,明确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医院、公共卫生都是人民群众需要依靠的医疗屏障,因此医院、公共卫生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以紧密结合,效率大大提升,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医疗防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