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

2021-07-12王城锋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医院

王城锋

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 浙江 杭州311400

前言

新形势下各领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模式相继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新经济环境中医院面临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挑战。由于很多医院带有公立属性,财务管理长期处于僵化的状态,思想观念保守,资金的使用、监管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这一工作受关注度较低,无法从根本上发挥效用。但医院在承担社会职能的同时还兼具经济职能,要不断地获取经济效益,所以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探究一定的方法进行完善,以此保证医院在总体上提升竞争力。

一、财务管理意义

在医院运行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极为重要的管理模块。其中容纳了财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财务队伍管理、成本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内容。对于外部而言,政府、社会往往需要凭借财务管理了解医院的发展和经济状况,而对于医院自身而言,首先财务管理是内部经济平稳、和谐运转的关键,高质量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使医院赢得较好的口碑,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在新的形势下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医院稳定的成长和持续性的发展。另外,在市场环境中,医院尽管属于特殊的组织形态,但在多元经济发展模式下,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态[1]。财务管理可以引导医院强化风险和法律意识,根据市场规律和法律等调节机制,让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效益不断增加,促使医院的资本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得到有效调节,逐步获取更大的效益。

二、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观念落后。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带有公立医院的属性,职责是服务人民,提供好的医疗服务。那么其性质决定了资产的国有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因为这一特征而放松了运行效果,比如医疗费用支出、医疗设备购置中忽视成本的控制。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高昂的医疗收费难以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但实际则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可见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及时更新观念,调整财务管理的模式和系统性的机制构建,从而影响了资金的正常运转[2]。在新的形势下,部分医院在职能变化、医疗体系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逐步走向市场,但是财务管理的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的转变,观念缺乏先进性,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方面缺乏有效的储备,更多将资源、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了医疗技术的研究中,从而制约了财务管理的发展,导致这一工作难以灵活、高效地应对新环境中公开竞争和资源运作的需求。

(二)缺乏有效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根据涉及内容和职能的运行,在不同层面存在管理问题。在债务管理方面,医院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医疗设备和药品,日常的运营会因为大额的资金支出而受阻碍,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得到有效资金的保障。医院则需要通过贷款或者筹资来应对,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医院出现高额的债务问题。这反映在财务管理缺乏长远的目标规划和数据信息的分析,并没有为资产的购置等决策提供准确财务信息分析结果和有效性意见支持;在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的意义在于成本的控制和风险的防范,在财务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但很多医院并没有形成针对性的预算管理制度和体系,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监督力度较弱,致使流动资金难以得到高效应用,医院的资金统筹规划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很多医院在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管理不足,对信息化管理体制的投入力度较小,从而导致财务人员处理信息效率很低,部分工作难以找到高效的解决办法,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常常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3]。

(三)资金使用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在资金使用上的问题、在成本核算、监督以及审计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针对医院的资产和资金来实行,很多医院仅是简单地清算账面上的资源,很少去考虑资产折旧和医护人员的成本等项目,使得成本的核算缺乏全面性和专业性,难以对医院资金流转情况做出真实地反映;其次,在医院运转过程中,预算是极为重要的财务规划部分,但目前很多医院并不具备科学的预算编制制度和刚性的预算执行计划,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很多时候依靠主要负责人的主观意识,在没有相应内控指标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失衡的问题。另外,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是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但实际运行中的管理面非常狭窄,仅仅停留在账户和资金的管控上,对于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严格的核查与监管,从而形成了假账和腐败等问题[4]。

三、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找出审计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审计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但由于认知淡薄,一些医院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审计更多处于虚设的位置,无法从根本上发挥效用。但就医院管理状况而言,很多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知识素养参差不齐,缺少对新知识的更新,所实行的审计工作多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从而导致内部获取的财务数据出现了遗漏或者是不准确的问题[5]。除此之外,医院建立的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明确严格的制度规定,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明确的依据参照,各项审计工作混乱,阻碍重重。为此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特别针对审计来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并推出合理、清晰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分类。针对不同科室设立审查点,并建立规范、专业的审计模式,对各审查点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和分析,得出完整、系统的审计报告。

(二)提升人员素质,扩大审计影响力。在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强化和完善这一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必须重视人员培训和培养工作。首先要从医院层面着手,定期组织财务培训活动,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学习财务和法律知识,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确保他们可以及时更新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在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认真执行,依法办事,维护财务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6]。其次要从个人层面出发,形成主动提升的意识,凭借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拓宽财务知识结构,熟练并且强化财务工作程序,在职业素养和业务活动上严格要求自己,从而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要特别注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按照法律独立实施内部监督权利,扩大审计的影响力。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接受上级和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另外还需要特别审计医院独立经营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发现财务处理上缺乏规范性的问题,进而编制审计报告,向医院领导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三)做好财务监管,杜绝腐败滋生。国家财政部以及卫生部在2010年对《医院财务制度》做出了修订,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本、收入、支出、固定资产、负债、财务清算、财务监督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这一工作有了具体的管理方向。但很显然,医院财务管理在各个方面仍旧存在不足。所以,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完善医院财务监管机制,以杜绝腐败滋生行为,保证医院财务活动和经济往来中的各项业务可以规范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监管制度针对的是内部控制制度,要从自身的财务工作状况和发展动态来健全监管机制,使组织结构内部的岗位、人员之间可以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并且相互监督。同时要提高财务工作监督力度,对医院资源的流通强化管理,规范且约束医院日常运行中的经费支出,实行全过程监督。要形成系统性的财务管理体制,使财务收支核算、财务规章制度、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得到统一性的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达到层层管理的模式。

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日常经济活动的运转、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在观念和技术上进行创新,确保财务活动和经济关系能够有效执行。并且要通过培训活动和培养计划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医院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萌萌兔医院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