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态度的几大因素

2021-07-11蒋德兴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态度因素学生

摘要: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以及学习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时,不仅是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文就影响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态度的几大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生;态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4-0072-02

0 引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将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对某课程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时,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反之,学生对某课程抱消极的学习态度时,他就会被动地去学习,花的时间也很有限,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肤浅。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性,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1 基于态度结构的态度因素

社会心理学把态度视为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具有认知的因素、表达情感的因素和行为倾向的因素三个方面,并认为人们努力在各种态度之间、特定态度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之间保持一致,某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某一个因素着手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的变化。

(1)认知改变因素。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会在心理产生许多与此相关的认识和信念,这些认识和信念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内容的,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形式的,也可能是关于该课程结果的,还有可能是关于该课程与其他人或物的关系的,每种认识和信念在重要性上和在其效果上是有差异的,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同的态度。任课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知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持有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这就是认知改变因素。认知改变因素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改变学生对课程应用的认识,也就是改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信念,受某些原因的影响,少数学生会觉得学习该门课程没有多大用处,上课就显得很无聊,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不断提醒学生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或未来职业高度相关,在举例题时,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偏好来选择;二是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相对认识,学生对课程的不同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常常会认为这个内容比那个内容更有用,改变学生对这些重要性的认识,就是认知改变因素的另一种方法。大学课程有些是专业基础课,有些是专业课,还有些是通识课,有些侧重知识,有些倾向能力,有些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强调这些方面;三是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重新认识,比如告诉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中,平时成绩包括哪些方面,占多少比例,卷面考试的内容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等,以提醒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四是换个角度认识课程,比如告知学生本课程是精品课程,是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看法,以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从职业、经济、消费等角度看待本门课程。

(2)情感转移因素。任课教师利用学生对某事物或人的积极情感并把他们转移到对课程内容的喜好上来,方法有:多给学生不同的肯定,形成学生的学习热忱,就会使学生喜爱本门课程,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本门课程的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课件的色彩、图案、动漫、音乐的选择会让学生爽心悦目,从而吸引学生把情感转移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上来。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简练的语言、不同的节奏和语调、讲课的激情等方法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使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积极情感,进而学生就会把这种情感带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中去,增加了他们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行为参与因素。行为参与就是指任课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一些实训类或参观类的课程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就在于学生的行为参与,通过学生亲历亲为的参与,他们的印象是深刻的甚至是难忘的。学生行为参与的具体做法除了实训、参观等方法外,还可以是做课堂笔记并老师予以检查,也可以是让学生举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并老师帮以分析,最后也可以是布置多样形式的课外作业并给予及时指导。

2 基于态度条件的态度因素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也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改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

(1)学习目的和动机因素。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主要取决于该课程能否满足自己将来工作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认知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以及其他的需要等。认知需要就是想了解要掌握的知识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自身就是根据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的相应地位的需要,其他需要指的是学生为了保持教师或家长的赞许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原因引导因素。学生对自己学得怎么样有不同的看法或信念,这些看法或信念构成他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任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做出合理、积极的原因总结。在原因总结时,既要考虑内因和外因,也要考虑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差异化的评论,并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使学生乐意接受这些原因并努力学好该门课程。

(3)认知失调理论因素。当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矛盾的想法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或失调,这将使得他们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这种失调的状态,使之变得比较协调。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他的学习行为不一致时,当他们不得不做着无趣的作业时,就会产生失调,这时候教师就要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方法来达到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的目的。

(4)榜样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要受周围人的影响,其中榜样的影响是最大的,所谓近朱者赤便是这个道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提供榜样。教师在讲解内容或案例时,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人物,有意地把这些人物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向学生传达这些人物所传达出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也对该门课程形成正面影响。就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了事,是热爱教学工作还是为了完成任务,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同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行为,用自己对课程内容的专业与权威、执着与热爱来为学生树立榜样,产生正面、积极的榜样力量。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非易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成功;二是发现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的短处,取长补短;三是给每位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我;四是步步为营,巩固已取得的教学成果;五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多与同学谈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2]。

4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

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好本领,将来才能为国家作贡献。光有专业知识和能力也还不够,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不能单打独斗去完成某项任务。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就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处理好国家、团体与个人的利益,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做好赡养父母、夫妻和睦、教育好下一代的重任。

5 结语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能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做法,用进取的心态去追求,用坚持心态去等待,成功不再是空灵的守望。成功需要执着的心态。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也必然会有“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高跃红.浅谈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J].软件(电子版),2013(7):222.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蒋德兴(1966—),男,四川广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与施工测量的教学、生产和科研。

猜你喜欢

态度因素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学生写话
态度决定一切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提升秘游逼格态度
聪明的学生等